Page 100 - 2022-36-中国全科医学
P. 10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4575·
染也是不可忽视的病因之一 [8] 。阴道菌群中的微生物包括链 断要点:大部分缓慢起病,腰骶部疼痛,休息平卧无法缓解。
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与 PID 的发生也 实验室检查中,红细胞沉降率和 C 反应蛋白被广泛应用于椎
有关 [2,9] ,多为混合感染。有文献报道因盆腔炎引起脊髓硬 间盘炎的初步诊断 [21] ,而白细胞计数的敏感性较低,仅在
膜外脓肿的病例 [10] ,其病原体为阴道加德纳菌和羊膜普雷沃 42.6% 的患者中升高 [22] 。影像学检查中早期 X 线检查常无明
氏菌,显示了与 PID 相关的厌氧菌群的致病潜力。宫腔化脓 显异常,CT 扫描灵敏度为 67%,特异度为 50%,但其对软组
性感染是由子宫内膜炎发展而来,是 PID 的一种特殊而严重 织的评估有限 [23] 。MRI 是诊断椎体骨髓炎的金标准成像方式,
的表现形式。此患者因宫内节育器嵌顿合并黏膜下肌瘤,使 因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高(96%、92% 和 94%)而被
得取环困难,宫腔手术操作时间长,造成子宫内膜损伤后发 推荐 [24] ,MRI 可在 X 线、CT 检查阴性或难以确定时早期诊
生子宫内膜炎,又因同时合并子宫黏膜下肌瘤,炎性渗液引 断 [25] 。PET-CT 依据不同细胞的葡萄糖代谢情况差异,炎性
流不畅,造成宫腔内化脓性感染。正常女性生殖道有一定的 细胞葡萄糖代谢旺盛呈“热点”显像,诊断脊柱感染的灵敏
自然防御能力,此患者阴道流血时间长使得生殖道的防御功 度可达 100%,特异度为 87% [26] ,特别推荐在不能进行 MRI
能和自净能力降低,容易出现阴道菌群异常并发阴道炎,加 时,PET-CT 可作为替代诊断成像方式,在鉴别腰椎感染和退
之患者重度贫血、身体虚弱,均促进了宫腔化脓性感染的发生。 行性改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27] 。椎间盘穿刺取样微生物培养
取环术后患者出现高热、寒战,体温最高达 41 ℃,已经出现 是抗生素选择的金标准 [28] ,但其阳性检出率并不高。对于标
感染性休克,此时细菌入血引发菌血症。由于县医院条件有限, 本取样前接受过抗菌治疗的患者,微生物培养结果阴性并不
未行血培养检查,患者病程迁延近 2 个月,期间多次接受抗 能排除感染。本例患者取环术后出现高热、寒战及腰骶部疼
菌药物治疗。前来本院就诊时体温已恢复正常,考虑留取血 痛,曾诊断为感染性休克,存在细菌血源性传播,住院后查
培养意义不大,未再留取血培养化验。PID 治疗以抗菌药物治 红细胞沉降率沉及 C 反应蛋白均升高,但白细胞总数正常,
疗为主,正确、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可使 90% 以上的 PID 患者 仅中性粒细胞计数稍高,考虑与院外应用抗生素有关。PET-
治愈,抗菌药物治疗至少持续 14 d,必要时需行手术治疗 [1] 。 CT 提示腰 5 骶 1 椎体上下缘代谢增高伴骨质呈片状破坏,椎
此患者因院外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且效果欠佳,入院后即给 体形态仍然存在,周围伴发软组织密度影,考虑感染性病变。
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奥硝唑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并进 手术探查发现阴道后壁与直肠之间有一脓腔,宫腔内组织及
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及椎间盘探查术。术中见双侧输卵管 直肠前组织细菌鉴定均为大肠埃希菌,但椎间盘组织细菌培
充血及炎性渗出小泡,剖视宫腔内为化脓性感染,均符合 PID 养为阴性,考虑与术前应用抗生素有关,仍考虑为宫腔化脓
特异性诊断标准 [2,11] 。术后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 性感染引发椎间盘炎。分析其感染途径有可能为细菌通过直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敏感,故未再调整抗生素,给予足疗程 肠周围淋巴管向后蔓延,沿子宫骶韧带到达骶前间隙;也可
应用 14 d,出院前患者复查各项炎症指标及血红细胞沉降率 能为细菌通过损伤的子宫内膜及肌层入血,通过椎旁静脉丛
均已恢复正常。 感染椎体,透过终板发展到椎间隙出现椎体骨质破坏。
椎间盘炎亦称化脓性椎间盘炎、椎间隙感染等,指椎间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目前尚无取环引发宫腔化脓性感
盘间隙和邻近椎体或软骨板的感染性病变 [4] 。其病因主要有 染进而引发腰椎间盘炎的报道。国内有学者报道 1 名女性患
以下 3 种学说 [12] ,血源性细菌感染、无菌性炎症和人体自身 者因异位妊娠行阴道后穹隆穿刺术后出现下腹及腰部疼痛,
免疫反应。多数学者认为椎间盘炎是由细菌感染的血源性传 误诊为腰椎结核,病程迁延约 3 个月,最终确诊为腰椎椎间
播引起的 [13-15]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约占 50%,革兰氏阴性 隙大肠埃希菌感染 [29] 。GENTILE 等 [5] 报道 1 名女性患者因
杆菌如大肠杆菌感染(大多源自盆腔及泌尿系统)占 7%~33%。 “子宫Ⅲ度脱垂”行腹腔镜下 Y 型网片子宫骶骨固定术,术
细菌通常经动脉或静脉途径血行感染侵入椎间盘 [16] 。脊柱椎 后 1 个月患者出现持续性腰骶部僵硬伴腰痛及右下肢疼痛等
体 - 间盘在解剖结构上类似于关节,尤其是椎体前部动脉血 症状,进而症状恶化不能站立及行走,最终诊断为腰椎化脓
管终末支分布丰富,因此血源性感染最先、最常累及椎体前 性椎间盘炎。结合本例患者,提示临床医生,患者接受盆腔
部终板下骨质,炎症随后可突破皮质,向韧带下、椎间盘、 有创操作后出现持续性腰背疼痛,同时伴有红细胞沉降率、C
邻近椎体、后柱及椎管侵犯。静脉途径为细菌通过无瓣膜的 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及腰椎 MRI 的异常改变,应考虑椎间隙感
Batson 静脉丛,是泌尿系统及盆腔器官感染脊柱的主要血源 染的可能。
扩散途径。原发性椎间盘炎可发生于颈椎、胸椎、腰椎,因 综上所述,取环手术为临床常见手术,但因取环致宫腔
腰椎间盘承受的应力较大,又靠近盆腔,更易受细菌侵扰, 化脓性感染引发腰椎间盘炎及行走障碍的病例较罕见。此病
故以腰椎更常见 [17] 。女性盆腔静脉密集,膀胱、生殖器官、 例提示宫腔操作存在感染风险,除应严格无菌操作之外,还
直肠及其周围具有大量静脉丛且相互吻合,使得盆腔静脉感 需动作轻柔,遇取环困难时,应由有经验的医生完成或改行
染易于蔓延 [18] 。女性盆腔淋巴结解剖结构复杂,淋巴结转移 宫腔镜下取环,不能粗暴实施手术造成损伤、感染、穿孔等
途径相互交织,当发生局部感染时细菌可沿淋巴管侵入,引 不良后果。对于临床上遇到腰椎间盘炎的女性患者应详细询
起局部淋巴结肿大,进而病变可沿淋巴管的流注方向扩散和 问病史,警惕盆腔炎症所致的可能,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
转移 [19] 。椎间盘炎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容易诊断 治疗,根除原发病灶,能够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减少
延迟,文献报道确诊时间从 30~90 d 不等 [20] 。椎间盘炎的诊 由其导致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