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3
P. 2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277·
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 学意义(P>0.05);不同肌层侵犯深度子宫内膜癌患者
署知情同意书。 MSI-H、MSI-L、MSS 发生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术前未行辅助放、 义(P<0.05)。见表 1。
化疗;(2)临床、病理资料齐全;(3)完成基因芯片
表 1 MSI 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n(%)〕
MSI 表型检测。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肿瘤;依从性差;
Table 1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and
既往有子宫或宫颈手术史。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1.3 MLH1、MSH2、MSH6、PMS2 表达情况 收集所 临床病 例 MSI-H MSI-L MSS χ 值 P 值
2
有患者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MLH1、 理特征 数
年龄(岁) 6.257 0.208
MSH2、MSH6、PMS2 表 达 情 况。MLH1、MSH2、
≤ 45 69 15(21.7) 28(40.6) 26(37.7)
MSH6、PMS2 中任一项表达缺失判定为 MSI-L,2 项及
>45 179 38(21.2) 68(38.0) 73(40.8)
以上表达缺失判定为 MSI-H;MLH1、MSH2、MSH6、
肿瘤分化程度 11.226 0.136
PMS2 均呈阳性表达则判定为 MSS。 高 36 5(13.9) 7(19.4) 24(66.7)
1.4 生存情况 通过查询病历、门诊随访及电话随访 中 135 34(25.2) 46(34.1) 55(40.7)
等方式获得所有患者生存情况,分析其总生存期(overall 低 77 17(22.1) 23(29.8) 37(48.1)
survival,OS) 和 无 病 生 存 期(disease free survival, 肌层侵犯深度 15.204 0.003
DFS);随访截止时间为 2020 年 12 月,终点事件为患 <1/2 166 25(15.1) 38(22.9) 103(62.0)
者死亡。 ≥ 1/2 82 11(13.4) 27(32.9) 44(53.7)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 淋巴结转移 7.294 0.183
2
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 χ 检验;绘制 有 94 22(23.4) 25(26.6) 47(50.0)
无 154 27(17.5) 35(22.7) 92(59.7)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以分析不同 MSI 发生频率的子宫
注:MSI-H= 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SI-L= 低微卫星不稳定性,
内膜癌患者 OS、DFS,采用 Log-rank 检验;采用 Cox
MSS= 微卫星稳定性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MMRP 表达情况与子宫内膜癌患者
预后的关系。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生存情况 248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访时间为
2 结果 32~60 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 49 个月,共 5 例患者失访。
2.1 MLH1、MSH2、MSH6、PMS2 表达情况 子宫内 MSI-H、MSI-L、MSS 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位 OS 分别为
膜样腺癌患者 MLH1、MSH2、MSH6、PMS2 表达缺失 39、46、48 个月,中位 DFS 分别为 32、42、43 个月,
率分别为32.6%(78/239)、22.2%(53/239)、2.9%(7/239)、 但 MSI-H、MSI-L、MSS 子宫内膜癌患者 OS、DFS 的
65.7%(157/239);子宫内膜鳞癌患者 MLH1、MSH2、 Kaplan-Meier 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MSH6、PMS2 表达缺失率分别为 5/5、3/5、5/5、4/5; 值分别为 12.293、9.382,P 值分别为 1.204、1.735),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 MLH1、MSH2、MSH6、PMS2 见图 1、2。
表达缺失率分别为 4/4、2/4、3/4、2/4。不同病理类型 2.5 MMRP 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以 MMRP
子宫内膜癌患者 MLH1、MSH2、MSH6、PMS2 表达缺 表达情况(赋值:MSS=0,MSI-L=1,MSI-H=3)、肿
2
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值分别为 8.361、 瘤分化程度(赋值:低 =0,中 =1,高 =2)、淋巴结
11.265、21.142、5.723,P 值分别为 0.032、0.027、0.001、 转移(赋值:无 =0,有 =1)、肌层侵犯深度(赋值:
0.042)。 <1/2=0,≥ 1/2=1)为自变量,以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
2.2 MSI 发 生 频 率 子 宫 内 膜 样 腺 癌 患 者 MSI-H、 情况〔总体生存(赋值:否 =0,是 =1),无病生存(赋值:
MSI-L、MSS 发生频率分别为 19.7%(47/239 )、34.7% 否 =0,是 =1)〕为因变量进行 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
(83/239)、45.6%(109/239); 子 宫 内 膜 鳞 癌 患 者 结果显示,MMRP 表达情况是子宫内膜癌患者总体生存
MSI-H、MSI-L、MSS 发 生 频 率 分 别 为 4/5、1/5、0; 情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但并非无病生存情况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 MSI-H、MSI-L、MSS 发生频 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 2。
率分别为 3/4、1/4、0。不同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患者 3 讨论
MSI-H、MSI-L、MSS 发生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子宫内膜癌和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是常
2
义(χ =0.307,P=0.025)。 见的两种由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及缺失诱导的恶性肿瘤。
2.3 MSI 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不 吴颖虹等 [10] 研究表明,MSH2 和 MSH6 缺失的子宫内
同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 膜癌患者林奇综合征发生率较高;SHIKAMA 等 [11] 研
患者 MSI-H、MSI-L、MSS 发生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 究表明,分析 MMRP 表达情况能为确定子宫内膜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