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2023-04-中国全科医学
P. 80
2023年2月 第26卷 第4期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465·
我国全科医疗服务具备为人民健康托底的公益属性,须
全科疾病诊断处理
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常规药物合理使用 着重强调全科医生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服务能力。本研究
就医指导和转诊
构建的签约服务情景下全科医生胜任力模型将公共卫生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
维护;常见病的预防 服务能力这一胜任特征归纳于全科服务维度下,该胜任
全科服务能力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与控制;突发公共卫 特征中涵盖的概念与韩颖等 [7] 的研究成果高度一致;
生事件处理;疫苗接 [8]
种宣传与组织 模型中的其他维度和胜任特征与方金鸣等 通过综合
签约服务情境下全科医生胜任力 常见慢性病管理能力 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形成的全科医生胜任力指标存在异
健康管理能力 保健指导能力 曲同工之处,其特别指出的“以患者为中心”这一胜任
个性化服务能力
要素在人文执业能力维度也有所体现,在一定程度上验
以患者为中心 证了本研究构建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
医学人文关怀 医患沟通能力
医疗控费能力 与此同时,本研究发现全科医生在签约服务情境中
人文执业能力 的胜任要求,与平常社区医疗服务工作中的有所区别。
心理适应能力
职业态度与素养 遵守职业道德 一方面,全科医生需要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以
职业奉献精神
外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并维护好居民的健康档
团队组织与领导能力 案;另一方面,全科医生要组织、协调好所带领的团队
组织协调能力
沟通与合作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为签约居民落实服务项目,在转诊、会诊等特殊情形下
信息资源共享能力 更应为签约居民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并完成医疗信息交
资源利用能力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能力
接等签约服务。因此,综上所述,签约服务情景下全科
自主学习 定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医生胜任力本质上是对全科医生胜任自身岗位的动态要
求,是全科医生顺应时代变化和签约政策导向、满足居
积极参与培训
学习发展能力 培训进修 进修学习与学历提升 民切实需要的能力。随着“健康中国 2030”战略、分
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和相关政策的提出,全科医生要不断
科研学术 基本科研学习能力
强化自身在全科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团队协作能
图 2 签约服务情境下全科医生胜任力结构维度
Figure 2 Structural dimensions of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 competency 力和学习发展能力 4 个维度的综合能力,从各项胜任特
model for assessing general practitioners' competencies to deliver contracted 征出发,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签约服务。
services
3.2 对策建议 作为分级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升学历与职称;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基本医学统计调研, 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提供的签约服务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前
进行基本科研学术等。 提条件,全科医生胜任力更是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有
3 讨论 效供给的基础。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构建的签约服务情
3.1 本研究结论与贡献 本研究为基于扎根理论的质 境下全科医生胜任力模型,针对模型的结构维度,分别
性研究方法,对提供签约服务的全科医生进行深度访谈, 从全科医生接受高等教育和获取从业资格的培养阶段、
通过科学且规范的三级编码程序,从访谈材料中归纳、 签约服务工作情境等方面提出以下提升胜任力的对策和
提炼出经验模型,并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最终构建出 建议。
由全科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 3.2.1 全科医生培养阶段的胜任力提升对策 我国现阶
发展能力 4 个维度、10 项胜任特征构成的签约服务情 段全科医生培养的主流模式是“5+3”模式(5 年本科
景下全科医生胜任力模型。 教育 +3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根据模型构建结果,
目前,国外学术界已对全科医生胜任力开展了卓有 全科医生胜任力的人文执业维度和团队协作维度都属于
成效的研究,欧美主流国家的相关行业组织均已构建出 胜任力模型的内隐层,对应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水面以下
较为成熟的全科医生通用胜任力模型,如世界家庭医生 的部分、洋葱模型中的偏核心层部分。在签约服务情境
组织(WONCA)提出的 WONCA 树模型 [19] 、美国医 中全科医生在胜任力的内隐部分已经基本定型,相对外
学研究生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能力模型 [20] 。本 显部分的胜任力较难提升。因此,在全科医生正式走上
研究构建的签约服务情景下全科医生胜任力模型与其存 工作岗位前的培养阶段,就应该分别对其胜任力的外显
在一定的共通之处,全科专业知识与技能、沟通能力、 和内隐层面的维度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职业素养等维度都受到了重视 [21] 。但由于医疗体系的 一方面,要丰富全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可以通过
差异,国内外全科医生胜任力要求中存在相似属性的对 增设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交叉融合的专业课应对“生
应维度,其内涵并不一定完全等同。相较于西方国家, 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的挑战,帮助全科医学生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