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2022-31-中国全科医学
P. 11
·384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当前我国偏远地区基层医生的流失率较大,基层 立适用于我国的医疗服务地理分级标准,可使我国
医疗服务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部分偏远地区为 不同地区的医疗政策“有据可依”,推动政策对不
重要的边境区域,其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对驻边人 同地区的“逆向照顾”。适时推进医疗服务的地理
员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如何更好地配置医疗资源, 分级分类标准,能有效推动卫生公平,保障公民更
保证我国偏远地区的医疗服务提供至关重要。参考 公平地享受健康权。
澳大利亚的做法引进地理分级标准并制定相应卫生 此外,建立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地理分级系统后,
政策,或将有利于科学化地改善我国卫生资源分布 也可参考澳大利亚卫生部的做法,建立评估小组,定
不均的问题,更好地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考察各级地区的医疗资源供需情况,并定期更新
5.1 我国目前的地理分级方法和标准 我国的社会 相适应的地理分级系统。在进入高质量发展的今天,
结构呈城乡二元化态势,治理层级较澳大利亚多。 “脱贫攻坚”工作取得较大胜利 [27] ,我国各地区的
我国目前的主流地理分级方式包括:以主城区常住 发展水平和卫生服务能力也随时间不断变化,相关政
人口为衡量标准的城市规模分级,基于自然地理条 策也应与时俱进,需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深化和细化,
件和人文社会发展情况的艰苦边远地区分级,基于 从而更有效地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推动医务
人均收入水平划分的(原)贫困县,基于地理区位 人员的公平与公民健康权的公平。
等划分的“三区三州”等。其中,根据海拔、土被 5.3 完善法律体系和顶层设计,系统化制定相应资
系数、水资源适宜度、地表崎岖度、气候指数、交通、 源优化政策 澳大利亚基于地理分级系统制定相应
通讯等因素的边远性指数,以及财政收入、文化教 的医疗服务政策,来保障各地区居民享受应有的健
育和医疗的人文发展指数等,对艰苦边远程度进行 康权益。我国目前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基于试
量化评估,将艰苦边远地区划分为 6 类,并根据《国 点城市的典型经验,试点工作主要是基于该城市的
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各 实际情况进行微观调配,各试点方案有较大差异,
类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与事业单位在职和离 / 退休人 且缺乏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无法将卫
员给予不同程度的津贴补助,前往该类地区支援的 生资源倾斜至最能产生积极影响的偏远地区。我国
医务人员也依此得到相应补助。此外,对于“三区 可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根据地理分级分类标准,从
三州”〔“三区”指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云 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系统化制定相应医疗政策,
南省的藏区,西藏自治区,南疆的和田地区、阿克 建立涵盖培养培训、评价使用、薪酬激励的倾斜政策。
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三 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卫生的人力资源、物
州”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 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多维度进行卫生资
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医疗服务提供, 源宏观调配。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方面,应在统筹分配、
各地的医疗机构通过“组团式援疆援藏”“师带徒”、 培养教育、培训提升和资金激励等各方面进行政策引
援建医疗设施等形式支援“三区三州”贫困地区, 导。如:根据地区实际需求改革医学教育体系,重
帮助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点培养和扶持相关地区相应层次的医学人才;重点
上述几种地理划分方式之间存在交叉,虽然采取 培养大专层次的农村全科医学人才和偏远地区紧缺
了财政支持等措施为边远地区提供医疗支持,但却 的相关专科医学人才,并设立相应的奖学金政策等。
未制定出针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整体政策,尚无从人 此外,也应重视财政措施的应用,提高偏远地区的医
才培养到人才能力提升的整体策略,无法真正实现 疗补助标准,保证该类地区各项激励与补助的及时、
对需要“逆向照顾(the inverse care law)”地区的全 足额发放。
方位、多维度、长期且可持续的帮助 [25] 。 5.4 完善法律支持体系,发挥现代化与高新科学技
5.2 适时推进与细化医疗服务的地理分级分类标准 术的作用 地理分级系统使综合性澳大利亚卫生政
建设 研究表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医务人员稳定性 策“有据可依”,《澳大利亚医疗保险法案 1973》
不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医务人员流失现象较其他 使国家卫生政策“有法可依”。而我国当前尚无可
地区严重 [26] 。若能借鉴澳大利亚的地理分级标准, 参考的法律保障,因此可考虑借鉴澳大利亚的做法,
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交通可达性、人口数量与结构、 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保障体系,从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等因素,建 国家层面明确偏远地区医疗分级分类支援实施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