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中国全科医学2022-30
P. 9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799·
AIDS 患者中,TST 阳性患者 133 例,阳性率为 24.4%, 率参差不齐,且差别较大。
高于黄欢等 [17] (18.3%)、CHUKWUDI 等 [18] (20.0%) 本研究对 HIV/AIDS 患者发生 LTBI 的影响因素分
的 研 究 结 果, 低 于 ALADESANMI 等 [19] (40.6%)、 析发现,已婚患者发生 LTBI 的风险是未婚患者的 0.544
YEN 等 [20] (42.9%)的研究结果,与巴西中部地区 倍。然而 HIV/AIDS 患者的婚姻状况与 LTBI 高度相关
22.2% 的阳性率 [7] 较为接近。LIN 等 [21] 总结了不同地 的原因尚不清楚 [22]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本研究对象比
区 HIV 感染者中 LTBI 的流行情况,发现 TST 阳性率为 较特殊,已婚患者无论身体状态还是心理状态均比未
3.2%~52.7%,说明不同地区 HIV/AIDS 患者的 TST 阳性 婚患者更好,因此发生 LTBI 的风险更低。本研究结果
表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 living with HIV/AIDS with and without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性别〔n(%)〕 年龄 民族〔n(%)〕 学历〔n(%)〕
组别 例数
男 女 〔M(P 25 ,P 75 ),岁〕 汉族 少数民族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非 LTBI 组 413 367(88.9) 46(11.1) 40.0(32.0,49.0) 349(84.5) 64(15.5) 30(7.3) 66(16.0) 81(19.6) 81(19.6) 151(36.6) 4(0.9)
LTBI 组 133 121(91.0) 12(9.0) 37.0(31.0,48.0) 116(87.2) 17(12.8) 7(5.3) 20(15.0) 20(15.0) 31(23.3) 55(41.4) 0(0)
检验统计量值 0.474 a -0.488 b 0.587 a 4.360 a
P 值 0.491 0.626 0.444 0.499
婚姻状况〔n(%)〕 户口类型〔n(%)〕 户口所在地〔n(%)〕 本地居住时间〔n(%)〕
组别
未婚 已婚 同居 分居 离异 丧偶 城市 农村 本地 外地 <1 年 ≥1年
非 LTBI 组 190(46.0) 141(34.1) 2(0.5) 4(1.0) 74(17.9) 2(0.5) 291(70.5) 122(29.5) 308(74.6) 105(25.4) 21(5.1) 392(94.9)
LTBI 组 74(55.6) 25(18.8) 0(0) 0(0) 31(23.3) 3(2.3) 102(76.7) 31(23.3) 97(72.9) 36(27.1) 11(8.3) 122(91.7)
检验统计量值 16.621 a 1.937 a 0.142 a 1.851 a
P 值 0.005 0.164 0.706 0.174
家庭人均年收入〔n(%)〕 职业类型〔n(%)〕
组别
0~999 元 1 000~4 999 元 5 000~9 999 元 ≥ 10 000 元 机关 / 事业单位 企业 商业 / 服务业 在校学生 农业劳动者 离退休 其他
非 LTBI 组 12(2.9) 117(28.3) 196(47.5) 88(12.3) 12(2.9) 67(16.2) 42(10.2) 10(2.4) 26(6.3) 30(7.3) 226(54.7)
LTBI 组 6(4.5) 34(25.6) 72(54.1) 21(15.8) 2(1.5) 25(18.8) 13(9.8) 2(1.5) 12(9.0) 6(4.5) 73(54.9)
检验统计量值 3.513 a 3.799 a
P 值 0.319 0.704
BMI 吸烟情况〔n(%)〕 饮酒情况〔n(%)〕 居住情况〔n(%)〕 慢性病患病情况〔n(%)〕
组别 ( ±s,
2
kg/m ) 是 否 是 否 独居 两人及以上 是 否 不清楚
非 LTBI 组 22.4±3.2 237(57.4) 176(42.6) 256(62.0) 157(38.0) 104(25.2) 309(74.8) 42(10.1) 341(82.6) 30(7.3)
LTBI 组 22.6±3.0 97(72.9) 36(27.1) 101(75.9) 32(24.1) 38(28.6) 95(74.4) 16(12.0) 111(83.5) 6(4.5)
检验统计量值 -0.636 c 10.238 a 8.655 a 0.601 a 1.494 a
P 值 0.525 0.001 0.003 0.438 0.474
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情况〔n(%)〕 卡介苗接种情况〔n(%)〕 HIV 确诊—治疗间隔 HIV/AIDS 确诊时长
组别
是 否 不清楚 是 否 不清楚 〔M(P 25 ,P 75 ),d〕 〔M(P 25 ,P 75 ),月〕
非 LTBI 组 3(0.7) 376(91.0) 34(8.3) 66(16.0) 47(11.4) 300(72.6) 24.0(8.0,223.5) 47.5(21.2,69.9)
LTBI 组 10(7.5) 111(83.5) 12(9.0) 17(12.8) 14(10.5) 102(76.7) 31.0(11.5,204.0) 47.5(21.4,74.7)
检验统计量值 20.217 a 0.967 a -0.600 b -0.045 b
P 值 <0.001 0.617 0.549 0.964
抗病毒治疗时长 合并其他感染情况〔n(%)〕 近期 CD 4 HIV 病毒载量〔n(%)〕
组别
〔M(P 25 ,P 75 ),月〕 是 否 〔M(P 25 ,P 75 ),个 /μl〕 未检测到 检测到 不清楚
非 LTBI 组 40.7(17.1,63.9) 7(1.7) 406(98.3) 593.0(398.5,814.5) 273(66.1) 64(15.5) 76(18.4)
LTBI 组 41.3(19.3,61.5) 10(7.5) 123(92.5) 672.0(492.5,913.0) 99(74.4) 22(16.6) 12(9.0)
检验统计量值 -0.726 b 11.311 a -3.314 b 0.019 a
P 值 0.468 0.001 0.001 0.890
a
+
2
注:LTBI= 结核潜伏感染,BMI= 体质指数,HIV= 人免疫缺陷病毒,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D 4 =CD 4 T 淋巴细胞计数; 为 χ 值,
b c
为 Z 值, 为 t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