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中国全科医学2022-30
P. 85

·379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毒治疗后 INR 的发生率较高。                                        本文无利益冲突
               本研究表明,随访第 1、2 年女性发生 INR 的风险                     参考文献
                                   +
           均低于男性;随着基线 CD 4  T 淋巴细胞计数的降低,                       [1]DE LIMA L L P,DE OLIVEIRA A Q T,MOURA T C F,et al.
           发生 INR 的风险增高,随访第 2 年,年龄 >40 岁、第 3                       STING and cGAS gene expressions were downregulated among HIV-
           年年龄 >50 岁的患者发生 INR 的风险较高,这一结果                           1-infected persons after antiretroviral therapy[J]. Virol J,2021,
           与既往研究一致      [19-20] ,原因可能与女性患者依从性更好,                   18(1):78. DOI:10.1186/s12985-021-01548-6.
                                                               [2]ERIKSTRUP  C,KRONBORG  G,LOHSE  N,et  al.  T-cell
                                                +
           老年 HIV/AIDS 患者的胸腺功能弱化,CD 4  T 淋巴细胞
                                                                   dysfunction in HIV-1-infected patients with impaired recovery of
                             +
           再生减弱,基线 CD 4  T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患者,免
                                                                   CD 4  cells despite suppression of viral replication[J]. J Acquir
           疫系统已受损严重等因素有关。此外,本研究发现经血
                                                                   Immune  Defic  Syndr,2010,53(3):303-310.  DOI:
           液途径感染的 HIV/AIDS 患者在随访第 2、3 年更容易发
                                                                   10.1097/QAI.0b013e3181ca3f7c.
           生 INR。随访第 2 年 HIV 阳性时间为 3~6 年、HAART                 [3]ENGSIG F N,ZANGERLE R,KATSAROU O,et al. Long-term
           治疗时间 >3 年的患者更容易发生 INR。先前研究同样                            mortality in HIV-positive individuals virally suppressed for >3 years
           发现感染途径、HAART 治疗时间会对 INR 的发生产生                           with incomplete CD 4  recovery[J]. Clin Infect Dis,2014,58(9):
           影响,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魏秀青等                [21] 的研究发现,            1312-1321. DOI:10.1093/cid/ciu038.
           与感染途径为性传播、输血及血制品和其他的患者相比,                           [4]赵清霞,孙燕,刘春礼,等 . 2009 年至 2013 年河南省艾
           静脉注射吸毒的患者发生 INR 的风险更高。一项大型                              滋病患者二线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回顾性研究[J].  中华传
           队列研究发现男性异性恋和注射吸毒传播是 INR 的危                              染  病  杂  志,2015,33(3):142-145. DOI:10.3760/cma.
                                                    +
           险因素   [2] 。蒋春云等    [22] 认为在治疗前期 CD 4  T 淋巴              j.issn.1000-6680.2015.03.005.
           细胞计数增长较快,随着时间的延长,增长速度下降,                                ZHAO Q X,SUN Y,LIU C L,et al. Retrospective study 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second-lin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for acquired
           发生 INR 的患者大多是经过 HAART 治疗时间较长的人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patients in Henan Province from 2009 to
                         [23]
           群。而梅馨尹等           的研究发现 HAART 持续治疗时间
                                                                   2013[J]. 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5,33(3):
           ≥ 24 个月与治疗时间不足 24 个月的患者相比,发生
                                                                   142-145. DOI:10.3760/cma.j.issn.1000-6680.2015.03.005.
           INR 的风险更低。HIV 确诊时间对 INR 的影响研究较少。
                                                               [5]LENG X B,LIANG S J,MA Y L,et al. HIV virological failure
           不同研究结果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地域差异、生活
                                                                   and drug resistance among injecting drug users receiving first-line
           方式不同、种族不同以及诊断标准不一致有关。因此,                                ART in China[J]. BMJ Open,2014,4(10):e005886. DOI:
           感染途径、HAART 治疗时间及 HIV 阳性时间对 INR 的                        10.1136/bmjopen-2014-005886.
           影响仍需进一步探索。既往研究显示中医药在治疗 INR                          [6]曹丕,吴建军,苏斌,等 .  艾滋病患者更换二线抗病毒药物
           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中医药可以降低 INR 患者的                              的治疗效果[J].  中国热带医学,2018,18(4):387-390.
                       +
           VL、提高 CD 4  T 淋巴细胞计数、提升免疫重建的有效                          DOI:10.13604/j.cnki.46-1064/r.2018.04.20.
           率 [24] ,但本研究并未发现中医药与 INR 发生率之间的                         CAO P,WU J J,SU B,et al. Treatment outcomes of HIV-infected
           关系,原因可能与本研究中仅有 15.45% 的患者参与中                            patients switched to second-line therapy[J]. China Tropical
           医项目有关。                                                  Medicine,2018,18(4):387-390. DOI:10.13604/j.cnki.46-
               综上所述,男性、年龄 50 岁以上、经血液传播途                            1064/r.2018.04.20.
                          +
           径感染、基线 CD 4  T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 HIV/AIDS 患                 [7]金永梅,李玉叶 . 艾滋病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进展[J]. 中
                                                                   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7,34(1):108-117,10.
           者接受二线抗病毒治疗后更容易发生 INR。本研究为回
                                                                   JIN Y M,LI Y Y. Advancement of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顾性队列研究,一些与 INR 相关的基线变量没有完整
                                                                   for HIV/AIDS[J]. China Medical Abstract of Dermatology,2017,
           记录,可能存在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同时,由于未限
                                                                   34(1):108-117,10.
           制一线、二线抗病毒治疗中的核苷类抑制剂的种类及组
                                                               [8]孙涛,王江蓉,陈军,等 . HIV 感染者中唐草片对洛匹那韦药
           合方式,也无法获得与依从性相关的有效信息,因而不                                动学的影响[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33(9):1119-
           能推论 INR 发生率较高的原因来自蛋白酶抑制剂。今                              1123. DOI: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16.09.006.
           后尚需要加强对二线抗病毒治疗后 INR 的研究。                                SUN T,WANG J R,CHEN J,et al. Study the pharmacokinetic
               作者贡献:金艳涛负责文章的构思、研究的设计、                              effect of Tangcao Tablet on lopinavir in HIV-infected patients[J].
           实施与可行性分析,对论文整体负责、监督管理;袁君、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2016,33(9):
           马秀霞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王东利、艾艳珂、金艳涛                                1119-1123. DOI: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16.09.006.
           进行统计学处理、论文撰写;郭会军、许前磊对结果进                            [9]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家免费艾
           行分析与解释,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                                       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M]. 4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