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中国全科医学2022-30
P. 8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791·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河南省中医药治 同时 VL<400 拷贝 /ml 定义为 INR [10] 。INR 缺失定义
+
疗艾滋病项目地区 HIV/AIDS 患者更换二线抗病毒治疗 为 CD 4 T 淋 巴 细 胞 计 数 或 者 VL 缺 失。VL<400 拷 贝
方案后随访 3 年,分别观察其满 1、2、3 年免疫重建情 /ml 表示 VL 控制良好 [10] 。INR 发生率 = 随访期符合
况,了解更换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 3 年内 INR 的发生率, INR 的患者例数 / 随访期 VL<400 拷贝 /ml 的患者例数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100% [11] 。
1 对象与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R 4.1.1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
1.1 研究对象 以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和 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计数资料以相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选取河南省某 对数表示。分别计算接受二线抗病毒治疗满 1、2、3 年
AIDS 高发区常规治疗库中 2009 年 1 月至 2015 年 12 月 HIV/AIDS 患者 INR 发生率。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
更换为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的 HIV/AIDS 患者 3 016 例 析探究 HIV/AIDS 患者发生 INR 的影响因素。以 P<0.05
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数据库中有患者信息;(2)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年龄 18~65 岁;(3)更换为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前或 2 结果
+
后 6 个月有 VL 记录,前或后 3 个月有 CD 4 T 淋巴细胞 2.1 患 者 基 线 资 料 3 016 例 HIV/AIDS 患 者 中 男
+
计数记录;(4)接受二线抗病毒治疗起始基线 CD 4 T 1 638 例(54.31%),女 1 378 例(45.69%);平均年
淋巴细胞计数 <200 个 /μl。排除标准:基线信息有缺 龄(46.8±8.4) 岁,<40 岁 647 例(21.45%),40~50
失的 HIV/AIDS 患者。本研究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 岁 1 408 例(46.69%),>50 岁 961 例(31.86%); 有
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HL-068),免除患者知 配偶 2 383 例(79.01%),无配偶 633 例(20.99%);
情同意。 受教育时间≤ 6 年 864 例(28.65%),受教育时间 >6
1.2 方法 年 2 152 例(71.35%);血液途径感染 2 357 例(78.15%),
1.2.1 资料收集 收集 HIV/AIDS 患者的基线资料, 其他途径感染 659 例(21.85%);HIV 阳性时间 <3 年
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时间、感染途 532 例(17.64%),3~6 年 1 067 例(35.38%),>6 年
径、HIV 阳性时间、更换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前接受 1 417 例(46.98%);参与中医项目 466 例(15.45%),
HAART 治疗时间(简称 HAART 治疗时间)、二线抗 未参与中医项目 2 550 例(84.55%);HAART 治疗时
+
病毒治疗时间、接受二线抗病毒治疗起始基线 CD 4 T 间 <3 年 1 042 例(34.55%),3~5 年 776 例(25.73%),
+
淋巴细胞计数(选取距离更换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前后 >5 年 1 198 例(39.72%);治疗起始平均基线 CD 4 T
3 个月内最近一次检测结果)和接受二线抗病毒治疗时 淋巴细胞计数(118±55)个 /μl,其中 151~200 个 /μl
是否参与中医项目。收集接受二线抗病毒治疗满 1、2、 1 044 例(34.62%)、101~150 个 /μl 871 例(28.88%)、
+
3 年时的 CD 4 T 淋巴细胞计数、VL,以及随访期间是 50~100 个 /μl 635 例(21.05%)、<50 个 /μl 466 例
否死亡及死亡时间。 (15.45%)。
1.2.2 治疗方法 纳入患者均接受以 LPV/r 为基础的二 2.2 随 访 情 况 及 INR 发 生 率 3 016 例 HIV/AIDS 患
线抗病毒治疗,具体治疗服药方法见《国家免费艾滋病 者随访第 1 年死亡 232 例(7.69%),INR 缺失 566 例
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 [9] 。参与中医项目的患者另外 (18.77%);第 2 年累积死亡 341 例(11.31%),INR
服用中成药益艾康胶囊(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豫药制 缺失 462 例(15.32%);第 3 年累积死亡 447 例(14.82%),
字 Lz05002,成分:人参、黄芪、炒白术、茯苓、当归、 INR 缺 失 540 例(17.90%), 见 表 1。 第 1、2、3 年
川芎、白芍、黄芩等),服用方法:3 次 /d,5 粒 / 次, INR 发生率分别为 42.34%(774/1 828)、32.31%(608
温开水送服,患者一旦参与中医项目会长期服用益艾康 /1 882)和 24.11%(421/1 746)。
胶囊,除非自愿退出。
表 1 HIV/AIDS 患者随访情况〔n(%),N=3 016〕
1.2.3 随访方法和结局事件 随访起点:以更换二线抗
Table 1 The three-year follow-up information in HIV/AIDS patients
病毒治疗方案时间为随访起点,末次随访时间是接受二 switching to second-lin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线抗病毒治疗满 3 年,以死亡或者 3 年随访结束为随访 随访时间 累积死亡率 INR 缺失 VL ≥ 400 VL<400
+
终点。CD 4 T 淋巴细胞计数取每年随访时间点前、后 3 (年) 拷贝 /ml 拷贝 /ml
1 232(7.69) 566(18.77) 390(12.93) 1 828(60.61)
个月内最近一次检查结果记录,如无,则为缺失;VL
2 341(11.31) 462(15.32) 331(10.97) 1 882(62.40)
为随访时间点前、后 6 个月内最近一次检查结果记录,
3 447(14.82) 540(17.91) 283(9.38) 1 746(57.89)
如无,则为缺失。
注:INR= 免疫重建不良,VL= 病毒载量
1.3 INR 及 INR 发生率 关于 INR 的定义目前尚无统
+
一标准,本研究以 CD 4 T 淋巴细胞计数 <200 个 /μl 2.3 二线抗病毒治疗后 HIV/AIDS 患者发生 INR 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