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中国全科医学2022-30
P. 8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793·
表 4 HIV/AIDS 患者接受二线抗病毒治疗第 3 年发生 INR 影响因素 INR 的定义、机制、治疗方法等仍尚未完全明确 [13] 。
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随着更换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的 HIV/AIDS 患者人数逐
Table 4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mmunological non-response in HIV/AIDS patients in the third year of 渐增多,以往多数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患者更换二线抗病
+
second-line antiretioviral therapy 毒治疗后的 CD 4 T 淋巴细胞计数、VL 及耐药情况 [14] ,
2
项目 β SE Waldχ 值 P 值 OR(95%CI) 有关患者更换二线量病毒治疗后 INR 的发生情况少见
性别
报道。了解患者开始二线抗病毒治疗后 INR 的发生率
男 1
及影响因素,可为临床防治 INR 提供参考。
女 -0.194 0.117 2.770 0.096 0.82(0.65,1.03)
关于 INR 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其界定主要包
年龄(岁)
+
含 3 个要素:HAART 治疗时间、VL 和 CD 4 T 淋巴细
<40 1
胞计数。对 INR 的这 3 个要素界值的界定,学者存在
40~50 0.163 0.157 1.079 0.299 1.18(0.87,1.61)
>50 0.586 0.164 12.806 <0.001 1.80(1.31,2.49) 不同的观点,关于 HAART 治疗时间包括:3、6、12、
受教育时间(年) 24、36、60 个月等;关于 VL 包括:HAART 后一段时
≤6 1 间内 VL 被抑制和 HAART 后某个时间节点 VL 被抑制;
>6 0.041 0.129 0.098 0.754 1.04(0.81,1.35) VL 被抑制的界值包括:<20 拷贝 /ml、<50 拷贝 /ml、
+
感染途径 <60 拷贝 /ml、<400 拷贝 /ml、<500 拷贝 /ml 等;CD 4 T
其他 1 +
淋巴细胞计数包括:CD 4 T 淋巴细胞计数 <200 个 /μl、
血液 0.374 0.159 5.532 0.019 1.45(1.07,2.00)
<250 个 /μl、<350 个 /μl、<500 个 /μl 等,增加数量
婚姻状况 [13,
<50 个 /μl、<100 个 /μl,增长率低于 20%、30% 等
有配偶 1
15-16] 。本研究采用的标准依据 HAN 等 [10] 的研究制定。
无配偶 -0.179 0.150 1.418 0.234 0.84(0.62,1.12)
关于 INR 发生率的计算有两种方式:(1)随访期
HIV 阳性时间(年)
<3 1 发生 INR 的 HIV/AIDS 患者例数 / 随访期所有坚持治疗
3~6 -0.206 0.212 0.940 0.332 0.81(0.54,1.23) 的 HIV/AIDS 患者例数 ×100%;(2)随访期发生 INR
>6 -0.321 0.218 2.167 0.141 0.73(0.47,1.11) 的 HIV/AIDS 患者例数 / 随访期 VL 控制良好 HIV/AIDS
+
参与中医项目 患者例数 ×100% [11] 。本研究将 CD 4 T 淋巴细胞计
否 1 数 <200 个 /μl 同时 VL<400 拷贝 /ml 定义为 INR,以
是 -0.029 0.162 0.032 0.857 0.97(0.70,1.33) VL 控 制 良 好(CD 4 T 淋 巴 细 胞 计 数 <400 拷 贝 /ml)
+
HAART 治疗时间(年)
HIV/AIDS 患者例数为分母计算 INR 的发生率。
<3 1
本研究发现,HIV/IDS 患者接受二线抗病毒治疗后
3~5 0.068 0.183 0.140 0.709 1.07(0.75,1.54)
的满 1、2、3 年 INR 发生率分别为 42.34%、32.31% 和
>5 -0.064 0.175 0.134 0.714 0.94(0.67,1.33)
24.11%。表明 HAART 后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免
+
基线 CD 4 T 淋巴细胞计数(个 /μ L)
疫重建,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INR 发生率下降,与
151~200 1
<50 0.729 0.183 15.933 <0.001 2.07(1.52,2.82) 既往研究结论一致 [13] 。乌干达的一项队列研究发现,
+
50~100 0.762 0.157 23.450 <0.001 2.14(1.57,2.92) 在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的第 1、2 年,CD 4 T 淋巴细胞
101~150 0.398 0.146 7.455 0.006 1.49(1.12,1.98) 计数 <200 个 /μl 同时 VL<400 拷贝 /ml 的患者所占的
比例分别为 42% 和 19% [15] 。在泰国的 1 项基于 375
+
患者心理上的压力,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 例 HIV/AIDS 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中,CD 4 T 淋巴细
负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 INR 的定义、病因、病机、 胞计数 <200 个 /μl 的患者在接受一线及二线抗病毒治
+
临床表现、疾病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案等进行了大量 疗 的 1、2 和 3 年,CD 4 T 淋 巴 细 胞 计 数 <200 个 /μl
+
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发现,年龄、基线 CD 4 同时 VL<400 拷贝 /ml 的患者占比分别 39.7%、19.7%
T 淋巴细胞计数、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染是 INR 和 7.7% [10] 。尽管有研究证明接受二线抗病毒治疗的
的影响因素;骨髓造血功能降低和胸腺输出减少造成的 HIV/AIDS 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免疫重建效果 [14,17] ,
+
CD 4 T 淋巴细胞产生减少、免疫活化和凋亡增加造成的 但本研究得出的 INR 发生率略高于其他研究,原因可
+
CD 4 T 淋巴细胞破坏增多及体内细胞白介素 7(IL-7) 能与延迟启动二线抗病毒治疗有关,部分患者在接受二
等细胞因子水平紊乱是发生 INR 的内在机制。尽早开 线抗病毒治疗前已经存在一线抗病毒治疗失败,继续使
始 HAART 治疗、采用生长激素疗法、免疫抑制剂疗法、 用一线抗病毒药物可能会引起耐药突变的累积,降低二
细胞因子疗法和中医、中药疗法能够促进免疫重建,但 线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 [18] ,导致患者在接受二线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