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22-19-中国全科医学
P. 2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2323·


           的介护给付服务。                                            下发展安宁疗护服务(尤其是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仍
           4 日本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对我国发展社区居家安                            然缺少可操作性的制度设计。因此,为应对不断加深的
           宁疗护的启示                                              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应该及时制定更为具体的卫生服
           4.1 以健全的立法为居家安宁疗护提供法治保障 日                           务体系改革框架和措施,明确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功能
           本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也是居家安宁疗                            与地位,建立健全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护立法不断健全的过程。日本虽未制定居家安宁疗护单                            4.3 建立并强化居家安宁疗护中的协作机制 建立居
           行法,但通过《医疗法》《癌症对策基本法》《健康保                            家安宁疗护机构之间、人员之间的协作机制,是日本居
           险法》《介护保险法》《社会福祉士及介护福祉士法》《医                          家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特点。其中,居家安宁
           疗介护综合确保推进法》等多部法律,对居家安宁疗护                            疗护中的机构协作,大致可分为水平的协作和垂直的协
           的主体、地点、方式、费用等事项做了明确规定,为居                            作,前者是指本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或医疗介护
           家安宁疗护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目前,                            机构之间的合作,后者是指区域外的医院与本区域内的
           我国社区居家安宁疗护也面临着多元法律困境,如收治                            诊所、居家疗养支持诊所等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                     [13] 。
           对象与程序缺乏明确规定,上门服务面临着执业地点的                            如2006年日本对《医疗法》进行第5次修改时,规定了“出
           合法性隐患,部分居家安宁疗护中所必须开展的医疗行                            院调整”制度,医院或诊所的管理者在让患者出院时,
           为面临合法性危机,居家安宁疗护性质不明、政府责任                            应尽力制作、交付记有出院后疗养所需保健医疗服务或
           不清引发社区安宁疗护的经费危机,尤其是社区安宁疗                            福祉服务相关事项的书面文件,即居家医疗计划书,并
           护服务中的社会照护服务缺乏明确的经费来源等。这一                            予以适当说明。在制作该书面文件时,必须尽力与该患
           方面导致我国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提供能力较弱,另                            者出院后提供疗养所需的保健医疗服务或福祉服务的人
           一方面也使得我国目前的社区安宁疗护与以医疗关怀、                            员进行合作     [6] 。患者出院转为居家安宁疗护之前,常
           护理关怀、心理关怀、社会关怀与灵性关怀“五位一体”                           会召开由院方代表、居家主治医师、调剂药局的药剂师、
           和全人、全家、全程、全队“四全服务”为特征的现代                            患者及其家属等多方参加的“出院前会议”,居家医疗
           安宁疗护相去甚远。我国应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通过制                            计划书上应写明紧急联络的条件、程序和联系方式                      [14] 。
           订单行法,或者修改《医师法》《社会保险法》等现行                            日本居家安宁疗护协会制定的《居家安宁疗护基准》还
           立法,并推进《医疗法》《医疗保障法》等立法进程,                            明确规定,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应遵循“团队进路”
           多渠道实现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提供机构、提供人员、服                            的原则:(1)组队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确定团队的中
           务内容及费用保障等的法定化,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                            心人员。居家安宁疗护团队的最小单位是医生、护士和
           系的构建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介护人员。家人是照护的对象,同时也是照护的重要承
           4.2 在卫生服务提供体系框架下实现居家安宁疗护的                           担者。(2)照护管理人、介护人员、康复训练相关专
           稳步发展 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是居家医疗的重要内容,                            业人员、药剂师、牙科医生、志愿者,以及心理 / 精神
           也是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通过医疗计划                            照护的专业人员等,在必要时参与进来。(3)团队内
           和“地域医疗构想”等制度实现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体                            部建立联系,共享信息。另外,团队内建立24 h联络体制。
           系化发展。我国对于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量较大,                            (4)定期举行团队会议。相关法律也为团队合作提供
           数据显示,2005—2016 年,中国居民的离世地点主要                        了保障,如 2012 年 4 月日本修改了《社会福祉士及介
           在家中(73.1%)     [12] 。我国已经开始了社区居家安宁                  护福祉士法》,规定接受过必要知识、技术研修的介护
           疗护的试点工作,2019 年在上海市、北京市西城区等                          从业人员,可以在医师和护士等的协作之下,在确保安
           地区启动的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要求试点地区                            全性的范围内从事吸痰及经管营养等医疗照护活动。我
           探索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2019-10-28,国家卫生健                       国也应注重不同类别、不同级别的安宁疗护服务提供主
           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                            体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强调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安宁疗
           系的指导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1 号),指出                         护团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宁疗
           要积极开展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探索建立机构、                            护服务,尤其是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指导与支持功能,
           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形成畅通、合                            形成科学的安宁疗护“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机制,同
           理的转诊制度。2021-12-30,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                      时也应坚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安
           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国发〔2021〕                         宁疗护服务提供的主体性、基础性作用,结合家庭病床、
           35 号)中明确指出,发展老年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                           家庭医生签约等制度,调动街道 - 社区范围内可利用的
           疗护服务,支持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建立机                            所有资源,包括诊所、药店等医疗卫生资源,以及社区
           构、社区和居家相衔接的安宁疗护服务机制。但是,安                            志愿者、家庭照护人员等多方力量,探索建立灵活、多
           宁疗护与传统医疗服务的关系如何,应该在何种框架之                            元的社区,尤其是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新模式。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