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2022-19-中国全科医学
P. 1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23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医院大多可提供住院和门诊安宁疗护服务,社区卫生服
           强调要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                            务中心则可能提供住院、门诊和居家在内的全模式的安
           障,全面维护人民健康,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                            宁疗护服务。医养结合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开展常离
           强安宁疗护等医疗机构建设             [14] 。2017 年 10 月,我国       不开远程医疗的参与,如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探
           启动了第一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2019 年 5 月,                        索出“社区 - 居家 - 门诊 - 病床”及三级医院远程医疗
           我国启动了第二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要求试点                             技术支持于一体的临终关怀服务工作途径,创建并完善
           地区将安宁疗护工作纳入区域卫生规划                 [15] 。2017 年,     了一种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身心照护的多层级临终关怀
           国家卫生计生委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服务模式    [21] 。因此,对于安宁疗护的服务模式,将服
           (1994-08-29 卫生部令第 35 号发布,2017-02-21 国家              务提供主体和服务模式适当分离,基于患者获得安宁疗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 12 号修正),将安宁疗护                          护服务方式的视角,将其总结为“住院 - 门诊 - 居家”
           中心作为医疗机构的类别之一,并下发《安宁疗护实践                            模式更为适宜。目前,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地区多
           指南(试行)》和《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国                          形成了“住院 - 门诊 - 居家”的多元服务提供模式。
           卫医发〔2017〕7 号)等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安宁疗护                         2.4 部分地区建立“指导中心 - 示范基地 - 专业机构”
           中心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2019-12-28 通过的《中                       的安宁疗护组织体系 各地区在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中,
           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简称《基                            开始探索成立安宁疗护指导中心或示范基地等来承担
           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 36 条第 1 款明确规定:                       安宁疗护指导、示范、组织的功能。以北京市为例,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分工合作,为公民提供预                            2020-12-21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下发《关于确定北京市
           防、保健、治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等全方位全周                            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和首批安宁疗护示范基地的通知》,
           期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一卫生健康领域的综合性、基                            确定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为“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
           础性法律明确了安宁疗护作为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                            中心”,确定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等 9 家医院为“北京市
           生服务组成部分的法律地位,也标志着安宁疗护服务正                            首批安宁疗护示范基地”           [22] 。2020-05-13 江苏省南京
           式被纳入国家医疗卫生体系。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南京市级安宁疗护指导
           2.2 多主体安宁疗护供给局面初步形成 经过多年发                           中心建设标准(试行)》《南京市安宁疗护机构设置基
           展,尤其是两次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以来,“医院 - 安                         本标准(试行)》《南京市安宁疗护医疗服务机构评审
           宁疗护中心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护理院 - 医养结合                       标准(试行)》(宁卫办老龄〔2020〕1 号),明确了
           机构”等多主体安宁疗护供给局面已初步形成。除安宁                            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建设及安宁疗护机构设置与评
           疗护中心这一独立的安宁疗护机构之外,综合医院或专                            审的基本标准      [23] 。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济
           科医院老年医学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院、宁养                            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南市教育局等印发《关于加
           院等医养结合机构也可以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如北京协                            快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济卫发
           和医院自 2012 年起开展安宁缓和医疗,并于 2022 年开                    〔2021〕19 号),也提出要建设安宁疗护技术指导中心,
           诊“安宁缓和医疗门诊”,为重病 / 痛苦 / 末期患者提                        选取 30 家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开展安宁疗护业务指导
           供治疗共同决策、功能和生活质量维护、意向沟通及家                            及支持   [24] 。
           属支持等服务      [16] 。北京同仁医院老年医学科也于 2018                3 健康老龄化视角下我国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存在
           年正式成立安宁疗护团队,开始系统且规范地在临床工                            的问题
           作中开展安宁疗护工作。上海市截至 2018 年底共有 76                           我国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
           家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200 余家医疗机构注册                          但由于起步相对较晚,现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也在不断
           临终关怀科,共有安宁疗护机构床位 900 余张,居家床                         改革、完善之中,因此在覆盖面、系统性、整合性及标
           位 700 余张  [17] 。时至 2021 年,上海市 246 家社区卫              准化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尚处于安宁疗护服务整合
           生服务中心全部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实现安宁疗护社区                            入主流医疗服务的初级阶段            [21] 。
           全覆盖   [18] 。湖南省长沙市则将护理院纳入安宁疗护试                      3.1 安宁疗护服务供给难以满足需求 自 2017 年安宁
           点单位范畴,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19] 。                  疗护试点工作推进以来,我国安宁疗护体系建设初见成
           2.3 “住院 - 门诊 - 居家”的多元安宁疗护服务模式                       效。以北京市为例,截至 2021 年底,北京市开展安宁
           初具雏形 2017 年 10 月,我国在北京市海淀区、吉林                       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有74家,开放安宁疗护床位901张,
           省长春市、上海市普陀区、河南省洛阳市、四川省德阳                            较 2019 年底的 647 张增加了 39.3%     [25] 。但是,由于该
           市启动第一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初步构建了市、                            项工作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尚未在全国推广开来,加
           县(区)、乡(街道)多层次服务体系,形成医院、社                            之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
           区、居家、医养结合、远程服务 5 种模式                [20] 。其中,       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国家,恶性肿瘤、心脑血管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