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3
P. 1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1549·
分开设,而且诊疗收费过低、多学科人员配备不足等因 病共病患者的药物自我管理水平十分重要。
素也限制了整合门诊的开设。但多学科整合团队模式所 2.4 满足患者药物信息需求 对于老年慢性病共病患
倡导的对患者实施“以患者为中心”、全面、个体化的 者而言,由于受自身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影响,其在
干预这一理念,既是现代老年医学的发展方向,又与我 获取、评估和理解药物信息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55] ,但
国老年患者的需求完美贴合,故我国需加快推进老年医 考虑到慢性病共病患者对药物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 [56] ,
学多学科整合团队模式的高质量发展、实施 [50] 。建议 如何更为有效地传递药物信息来帮助患者科学、安全、
我国各地:(1)在借鉴国外多学科团队组建和运行机 合理用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非住院患者多自
制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本土的老年慢性病共病多学科 行管理、服用药物,且药品说明书或药品标签为其获取
整合团队模式;(2)以家庭医生团队建设为基础,以 药物信息的常用途径,故保证其能够准确地理解药品说
患者为中心,以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管理为突 明书或药品标签内容,对于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破口,通过明确团队分工、加强内部协作与配合,加快 至关重要。MARTIN 等 [57] 采用配有插图的药品说明卡
基层医疗环境下的老年慢性病共病多学科团队建设,以 片来对患者进行用药干预后,发现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得
期为优化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用药管理奠定基础。 到明显提高。因此,根据患者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2.3 革新患者药物管理产品技术 在充分分析老年慢 设计符合其认知特征的药品说明书十分必要。美国食品
性病共存患者用药特征及用药管理实践中的难题的基础 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以老
上,可考虑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革新患者药物管 年人的平均阅读能力为依据,采用药物信息标签(drug
理产品技术,提升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用药管理的效率 facts label)这一形式,为 10 万多种非处方药制定了专
和效果。APP 具有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适用性强等特 用药品说明书,用简洁的语言和易读的形式呈现出非处
点,并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特点,可结合图片、文字、 方药的药物信息,旨在帮助老年患者正确认识药物、合
音频、视频、动画等方式展现用药提醒信息,以提醒患 理使用药物 [58] 。为患者提供符合其认知水平的药品说
者按时、按量服药,进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保证 明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药物自我管理水平,满
药物治疗效果。MediSafe 是由 MediSafe 公司开发的一个 足患者的药物信息需求。因此,我国药品制造商在设计
药物管理 APP,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手表和平板电脑提 药品说明书时,需融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可
醒患者服用药物 [51] 。但是对于慢性病共病患者而言, 借鉴国外药品说明书设计经验,使药品说明书能够真正
频繁地提醒其服药不仅容易使其产生信息疲劳,也无法 满足患者的药物自我管理需求,进而助力提升患者药物
真正实现对患者是否用药及用药准确性的有效监督。另 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外,有研究者研制了一款智能化服药提醒装置——电子 3 小结
药丸监视器,以用于提醒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服药。此 综上所述,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管理是复
装置安装在药瓶内部,能够将数据信息传输至医疗保健 杂且富有挑战性的。为了达到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的
系统,并可在患者服药剂量有误时向医疗保健提供者发 目标,不仅需要各级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并确保政策
送信息提醒,使医疗保健提供者能够及时、高效地掌握 顺利实施,还需要由全科医生、药师、护理人员等医务
患者的服药动态,从而增加用药安全性和患者的服药依 工作者组成的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管理团队对
从性 [52] 。但该产品的缺点是药瓶内可容纳药物的数量 其进行个性化的全程用药管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及
有限,并且需要患者或他人手动添加药物 [53] ,其功能 远程医疗来提高患者用药管理的效率,多途径满足患者
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其次,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常需要 的药物信息需求并提高其用药依从性,是目前提高患者
同时服用多种药品,由于许多药品名称或外观较为相似, 药物自我管理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今后应大力倡导整体
其易对药品产生混淆,进而引发用药安全问题。制药行 性医疗理念,加强以老年科医师、全科医生为主导的多
业须结合老年人的自身特点,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在 学科团队建设,鼓励药师、护士等参与多学科协作诊疗,
确保包装易于开启、识别的基础上,创新药品包装形式, 积极开展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的预防和管理工
以期减少用药差错 [54] 。例如:(1)对于名称相似但 作。从系统角度出发,需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为在药物
作用不同的药物,在其包装上采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 自我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提
(2)采用不同字体或加大字号的方式将药品名称标注 供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进而使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这
在产品包装的醒目位置;(3)将药品名称以文字凸出 一特殊群体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各级行政部门和社会
的效果呈现,来方便患者区分不同药物。鉴于保障老年 的关心和支持,从而从根本上减轻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
慢性病共病患者用药安全是开展药物治疗的前提,设计 的用药负担。本文的不足之处为:在进行文献检索时,
出易于老年人识别的药品包装方式,对于提升老年慢性 由于无法获取某些灰色文献的全文,且检索语言限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