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3
P. 123

·165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年人群的 HDL-C 水平。                                      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对
               追溯原文未找到异质性来源,进一步行亚组分析。结果                        照组相比,抗阻运动可以明显降低中老年人群的 LDL-C 水平
           显示:在慢性病人群中,抗阻运动组 HDL-C 的水平高于对                       〔SMD(95%CI)=-0.89(-1.60,-0.18),P=0.01〕,见图 7。
                                                                                            2
           照组〔SMD(95%CI)=0.45(0.03,0.86),P=0.04〕。运动            敏感性分析剔除 2 项研究       [26,31] 后,I =2%,改用固定效应模
           周期≤ 12 周和 >12 周时,抗阻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改                     型进行合并,合并效应量〔SMD(95%CI)=-0.37(-0.67,-0.06),
           善 HDL-C 水平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SMD(95%CI)=0.28                 P=0.02〕,结果具有稳健性。
           (-0.02,0.58),P=0.07;SMD(95%CI)=-0.18(-1.28,
           0.93),P=0.75〕。在高强度的抗阻运动中,抗阻运动组
           HDL-C 的水平高于对照组〔SMD(95%CI)=0.41(0.07,0.75),
           P=0.02〕,见表 5。



                                                                  注:平均值 = 干预后平均值 - 干预前平均值;LDL-C= 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
                                                                    图 7 抗阻运动组与对照组 LDL-C 水平比较的森林图
                                                               Figure 7 Forest plot of the 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and
                                                               control group on LDL-C

              注:平均值 = 干预后平均值 - 干预前平均值;TG= 三酰甘油                 2.4.6 发表偏倚 CRP、TC、TG、HDL-C 和 LDL-C 的偏倚
                  图 5 抗阻运动组与对照组 TG 水平比较的森林图                    检验结果均为 P>0.05 且 95%CI 包含 0,表明纳入的研究不存
           Figure 5 Forest plot of the 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and   在发表偏倚,见表 6。
           control group on TG
                                                                             表 6 纳入研究的发表偏倚
                                                                       Table 6 Publication bia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
                                                                研究指标       文献篇数        SE  t 值  P>|t|  95%CI
                                                                 CRP     12 [15-17,21-28,30]  3.26   0.63  0.55  (-5.22,9.29)
                                                                  TC     8 [15-16,22,26,29-32]  4.21   -1.15  0.30  (-15.14,5.47)
                                                                  TG    10 [15-17,22,26-27,29-32]  2.88   -1.25  0.25  (-10.24,3.03)
                                                                 HDL-C  10 [15-17,22,26-27,29-32]  3.60   -1.22  0.26  (-12.65,3.91)
              注:平均值 = 干预后平均值 - 干预前平均值;HDL-C= 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                                                  LDL-C   8 [15-16,22,26,29-32]  5.39   -1.29  0.25  (-20.13,6.26)
                图 6 抗阻运动组与对照组 HDL-C 水平比较的森林图
           Figure 6 Forest plot of the 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and   2.4.7 不良反应 只有 2 项研究 [16,29] 报道了干预期间发生
           control group on HDL-C
                                                               的轻微不良事件,包括与抗阻运动相关的肌肉损伤、后背痛、
               表 5 抗阻运动组与对照组 HDL-C 水平比较的亚组分析                   关节炎。总的来说,抗阻运动是安全的,训练期间未发生重
           Table 5 Subgroup analysis of HDL-C levels in resistance exercise group   大不良事件。
           and control group                                   3 讨论
                                观察  异质性检验       合并效应量              炎性反应作为CVD的危险因素之一,参与疾病的进展                [33] ,
              亚组     文献数量(篇)    对象  2
                                (例) I(%) P 值  SMD(95%CI)  P 值  大多数中老年人群均存在较高的与年龄相关的促炎标志物水
           人群特征                                                平 [34] 。有研究指出,CRP 的升高与冠心病 10 年风险增加相
                                                               关 [35] 。CRP 可通过增强氧化应激反应直接导致 CVD          [36] ,还
                    [15,17,22,26,29,31-32]
            健康人群   7            216  83  <0.01 -0.11(-0.8,0.58) 0.75
                                                               可引起内皮功能障碍       [37] ,或通过上调血管紧张素Ⅱ 1 型受体
            慢性病人群     3 [16,27,30]  92  0  0.56  0.45(0.03,0.86) 0.04                          [38]
                                                               和增加氧化应激加剧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                 ,同时还会促进
           运动周期(周)
                                                               其他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参与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病过程。
            ≤ 12     5 [15,17,26,27,32]  177  0  0.54 0.28(-0.02,0.58) 0.07                      [39]
                                                               血脂异常与 CVD 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                。我国一项全
            >12       5 [16,22,29-31]  131  88  <0.01 -0.18(-1.28,0.93) 0.75
                                                               国性调查显示,≥ 45 岁人群中血脂异常者占 42.84%,且以低
           运动强度                                                               [40]                        [41]
                                                               水平 HDL-C 为多见      。HDL-C 与 CVD 的预后强相关         ,
            低中强度     5 [16-17,22,30-31]  123  88  <0.01 -0.21(-1.34,0.92) 0.71               [42]
                                                               高 LDL-C 是心肌梗死的强烈危险因素             。因此中老年人群
            高强度       4 [26-27,29,32]  137  0  0.74  0.41(0.07,0.75) 0.02
                                                               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减轻慢性炎性反应、维持脂代谢平衡
                                                               对于降低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2.4.5 LDL-C 纳入 8 项研究  [15-16,22,26,29-32] ,241 例观察对象,
                                                                   2016 年欧洲临床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将运动训练作为降
                                           2
           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存在较高异质性(I =84%,P<0.01),                                            [43]
                                                               低 CVD 风险的 1A 型干预措施         。运动训练作为 CVD 风险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