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1
P. 10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1381·


                      表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疗法和 VR 联合疗法对青少年
           Table 2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response rat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失眠症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adolescents with insomnia
                                                               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且能为未来 VR 在治疗青少
             组别     例数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年失眠症的领域提供理论和操作基础。但本研究目前所
            对照组     32      7        8        8       9
            试验组     30      11       8        9       2        使用的 VR 设备、内容设计与音频质量仍很大提升空间,
                                                               今后将继续研究如何优化 VR 设备以达更好治疗效果,
                     表 3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例)                        也将开展 VR 治疗失眠效果的研究,且增加后期随访,
           Table 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of   观察停止治疗后患者失眠的复发情况,以进一步评价
           adolescents with insomnia
                                                               VR 治疗的近期和远期效果。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对照组       32       8         13         11            作者贡献:徐鸥、祝绮莎提出对青少年睡眠进行认
             试验组       30      15         12         3         知疗法与 VR 干预效果评价研究思路,设计完善联合治
                                                               疗的研究方案,研究命题的提出、设计,负责进行实验,
           夜间睡眠、日间疲劳和嗜睡症状,还可减轻其失眠造成                            研究过程的实施,进行试验和调查、负责对调查对象的
           的痛苦   [9] ,具体包括认知疗法、睡眠限制疗法、刺激                       入组评估、问卷与实验数据的采集,负责最终版本修订,
           控制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放松疗法、睡眠健康教育等。                           并对论文负责;祝绮莎负责数据收集、清洗和统计学分
           睡眠限制疗法、刺激控制疗法、睡眠健康教育被认为是                            析的过程;徐鸥负责论文起草。
           失眠症患者的一线治疗措施,同时也是认知行为疗法中                                本文无利益冲突。
           必须包含的核心组成部分。认知行为疗法无论短期或长                            参考文献
                                                               [1]JOHNSON E O,ROTH T,SCHULTZ L,et al. Epidemiology of
           期使用均有效,并且疗效持久,因此在国内外指南中均
                                                                   DSM-IV insomnia in adolescence:lifetime prevalence,chronicity,
                                           [10]
           被推荐为慢性失眠症的一线治疗方法                    。但传统认知
                                                                   and an emergent gender difference[J]. Pediatrics,2006,117(2):
           行为疗法存在治疗时间长、需治疗师“一对一”与“面                                e247-256. DOI:10.1542/peds.2004-2629.
           对面”心理辅导、临床需求量大、受到患者依从性等因                            [2]LI  S  X,CHAN  N  Y,MAN  YU  M  W,et  al.  Eveningness
           素影响的问题,患者脱落率较高。本研究中有 15 例患                              chronotype,insomnia symptoms,and emotional and behavioural
                                                                   problems in adolescents[J]. Sleep Med,2018,47:93-99.
           者脱落,其中对照组 12 例,试验组 3 例,这也提示未
                                                                   DOI:10.1016/j.sleep.2018.03.025.
           来临床医师或治疗师在开展传统治疗时要在保证治疗效
                                                               [3]马艾华,常战军,杨郁葱,等 . 郑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危
           果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做出治疗方案的调整。                                 险行为现状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5):603,
               近年来,VR 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学领域,在治疗焦                             605. DOI:10.16835/j.cnki.1000-9817.2010.05.045.
           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                             [4]马晓蒙,郝凤仪,蒋晓江 . 儿童及青少年失眠的临床特征及治
           碍、孤独症、注意力缺陷障碍、厌食症等                   [9,11-17] 方面       疗研究概况[J].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9,7(3):164-
                                                                   167.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已有研究证实 VR 治疗可改善
                                                                   MA  X  M,HAO  F  Y,JIANG  X  J.  Overview  of  clinical  and
           患者失眠症状:李佳等          [18] 对 50 例脑卒中失眠患者进                 therapeutic research on insomni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行 VR 治疗,结果表明 VR 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失眠                            Chin J Diagn:Electron Ed,2019,7(3):164-167.
           情况,且对脑卒中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无不                            [5]戚静瑜,阮宗才 . 虚拟现实在自闭症儿童干预训练中的应用及
                                                                   展望[J]. 信息化研究,2017,43(6):7-12.
                           [19]
           良影响;杨明红等           使用多源信息融合交互的三维动
                                                                   QI J Y,RUAN Z C. The application and forecast of virtual reality
           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系统仿真使受试者沉浸到虚拟环境                                 in autistic children intervention training[J]. Informatization
           中,从而改善睡眠质量;高明柯等               [20] 设计了一种沉浸              Research,2017,43(6):7-12.
           式 VR 失眠障碍心理治疗系统,能使患者更快进入催眠                          [6]刘帅,张斌 . 《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J]. 中国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7,17(9):633-638.
           状态,从而提升失眠治疗的效果。以上研究证实 VR 可
                                                                   LIU S,ZHANG B. Interpretation of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为本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
                                                                   and treatment of insomnia disorder in China”[J]. Chin J Contemp
           障。本研究还发现,采用联合疗法治疗者的治疗满意度                                Neurol Neurosurg,2017,17(9):633-638.
           明显高于单用认知行为疗法者,这可能与联合疗法相                             [7]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
           较于单用认知行为疗法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                                 度研究[J]. 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29(2):103-107.
                                                                   LIU X C,TANG M Q,HU L,et 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效果更好有关。本研究将认知行为疗法和 VR 两种方法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J]. Chin J Psychiatry,1996,29(2):
           联合应用于青少年失眠症的治疗,结果提示具有良好
                                                                   103-107.
           的效果,为临床治疗青少年失眠症提供了新的思路与                             [8]MATHESON  E,HAINER  B  L.  Insomnia:pharmacologic
           方法。                                                     therapy[J]. Am Fam Physician,2017,96(1):29-35.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