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1
P. 10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1385·
有统一规划,街巷多而错综复杂,出入口通道多而不规范, 漏掉一人”为原则,尽快找出所有风险人员,实施风险人员
生活与生产设施比较简陋,实行城乡二元管理制度,土地产 隔离管控,做到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实际工作中发现,在封
权不清晰,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城市规划和管理不规范, 控期间城中村人员聚集更明显,停工停产让熟人之间有了空
生活垃圾、污水未能妥当处理,治安状况较差 [4] 。随着城市 闲串门互访而聚集。此外,由于隔离酒店数量有限,要求实
化的空间扩展,城市周边地区被纳入城市土地规划之内,导 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但部分居民家根本不具备居家隔离的
致大量的农村土地被征用,城中村的改造也纳入了城市规划 条件,摸查中发现有健康码红码、绿码持有者共处同一空间。
的范畴。20 世纪末以来,各地开展城中村改造,使得城中村 3.2 没有严格闭环管理,病毒携带者未被及时管控,存在疫
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相应的改善。但物质空间的改造是粗 情传播扩散风险 凡不具备发热门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
放式的,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虽得到较大改善,然而各地资 律不接诊表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十大“警报症状”(包括:
源投入参差不齐,以上环境问题依然是其普遍的特点。 发热、咳嗽、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
1.3 城中村的人口特征 城中村人口构成较为复杂,本地居 结膜炎、肌痛或腹泻)的患者。但凡表现为发热的患者到基
民与外来人口集中居住,人口密度大,聚集着大量外来务工 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具备发热门诊的机构可以接诊,不具
人员,其中 70% 来自农村,青中年为主要劳动力,其老人和 备发热门诊的就地安排到单人隔离室,并做好相关保护措施,
年幼子女也随迁居住于此。流动人口普遍缺乏经济资本、社 等待接诊车辆接送到指定接诊地点,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
会资本、文化资本,在城市中更多的作为廉价劳动力,从事 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但是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能由于场
经济报酬和社会评价相对较低的工作 [5] ,多为非固定职业, 地受限、人员紧缺,在预检分诊阶段,只是针对发热就诊患
譬如短工、零工且流动性大,难以摸清人口底数。这类人群 者实现了闭环管理,其他 9 项“警报症状”,未给予足够重视,
白天进城务工,晚上回到城中村生活,跨区域的活动很频繁。 并没有对其进行闭环管理而使得潜在的感染者没有被及时隔
1.4 城中村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和健康素养 城中村外来人口 离而导致疫情传播。尤其是城中村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
主要从事低技术体力劳动,工时长、强度大、生活作息不规律, 轻症患者通常更多选择在私人诊所、药店、基层医疗卫生机
加上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损伤、粉尘污染、有毒 构就诊,如果没有严格做到闭环管理,极有可能导致病毒隐
有害气体等危害健康,加之生活条件简陋、居住环境较差且 匿性传播及区域暴发。
卫生设施不完善、跨区域流动大等问题,导致居民罹患各种 3.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感防控工作不到位,容易发生医院
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高 [6] 。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 感染(院感) 院感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基层医
科技的迅猛发展,城中村居民群体对维护健康的诉求日益强 疗卫生机构若缺乏有效的监管将会成为院感重灾区 [9] 。当前
烈,获取健康知识的能力和自我保健的意识也在日渐增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管理组织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明
防病治病的健康观念也在转变。外来人口群体以中青年为主 确,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消毒供应室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
要劳动力,多有随迁老人和子女与其共同生活,物质生活虽 消毒人员无证操作,器械清洗质量差,院感重点部门环节质
较从前富余,但家庭健康素养不高,存在营养摄入过剩,重油、 量控制不到位,消毒剂未按要求索证,手卫生意识缺乏,手
重盐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中老年人多发糖尿病、高血压及 卫生设施、用品配备不全。诊所医务人员着装不符合要求,
相关并发症等,传染病感染个人风险意识薄弱。 无菌物品容器不消毒,无菌操作、紫外线消毒和医疗废物管
2 城中村居民医疗供需和利用情况 理均不规范等情况。此外,院感管理存在主体多元、内容广泛、
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药店、私人诊所均能为 涉及领域众多、知识更新快等问题,需院感管理者掌握丰富
城中村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居民患病后的应对方式可能 的专业知识才能更主动指导临床工作 [10] 。但基层医疗卫生机
与其所受教育程度、环境影响、经济条件、医疗保险保障方 构院感管理专员存在学历层次低、新转岗者多、感控专业能
式等有关,人群就医特点可以概况为“小病上药房,大病上 力不足的情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院感防控对基
医院”,较多居民会选择药店购买药物服用,不见好转的本 层医疗卫生机构来说是较大的挑战。
地居民会优先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动人口与常住人 3.4 属地管理原则排查密切接触者环节存在执行漏洞 《突
口相比收入不高,除去日常生活和养老育幼的开支,能够用 发事件应对法》中的“属地”是以行政区域管辖范围为标准
于医疗部分的收入较少,更多优先选择就医成本更低的私人 来确定的,即通常所说的“块”的管理,体现着一种新的应
诊所就医 [7-8] 。 急管理体系与应急管理模式,即以“块为主型”应急管理体
3 城中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现状及存在问题 系与“全过程主动式”应急管理模式 [11] 。流行性疾病调查(简
3.1 摸底排查量大面宽,是城中村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难 称“流调”)可以从患者追溯到传染源,从而形成传染源 - 患
点 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感染潜伏期较长且多为无症状感染 者 - 密接人群闭环管理,不盲目扩大,实现精准防控。对确
者或表现轻症,极容易造成病毒在人群中隐匿传播。核酸检 诊患者活动区启动大规模、多次核酸检测能筛查出潜在患者,
测是及时发现病毒感染及使得疫情防控达到社会面清零目标 从而切断传播的链条。然而在排查密切接触者过程中,流调
最有效、最关键的手段。城中村本地居民和外来租户掺杂、 侧重在患者和 / 或密切接触者生活区域,而忽略或是受阻于其
人员流动频繁、人口结构复杂,在实现人口清点的困难面前, 与生活场所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工作场所接触群体的同时排
封控期间采取“敲门行动”,即挨家挨户敲门落实人员数量 查,存在疏漏。
摸底、查阅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的行动,以“不漏掉一户、不 3.5 超负荷工作成常态,凸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力缺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