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8
P. 10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993·


                                      表 3 2005—2016 年中国卵巢癌标化死亡率的 APC 和 AAPC(%)
                            Table 3 APC and AAPC of ovarian cancer 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rates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6
                                                年度变化                                   平均年度变化
              地区       年份(年)
                                     APC(95%CI)        t 值      P 值          AAPC(95%CI)        t 值      P 值
              全国       2005—2016   6.06(2.81,9.42)     4.21     0.002       6.06(2.81,9.42)    4.21     0.002
              城市       2005—2016   7.24(3.93,10.66)    4.97     0.001      7.24(3.93,10.66)    4.97     0.001
              农村       2005—2011   24.87(7.72,44.74)   3.56     0.009      14.71(7.02,22.95)   3.87     <0.001
                       2011—2016   3.60(-1.49,8.96)    1.66     0.140

                                                               升趋势越明显,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 55~ 岁年龄组;而国家
                                                               癌症中心统计的 2003—2007 年我国卵巢癌年龄别发病趋势显
                                                               示,卵巢癌发病高峰为 65~ 岁年龄组          [18] ,提示我国卵巢癌的
                                                               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死亡率趋势分析显示,35~ 岁年龄组以后,
                                                               卵巢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快速增高,在 75~ 岁年龄组达到死
                                                               亡率高峰后又呈逐渐下降趋势,这与已有报道中的年龄分布
                                                               一致 [11,26] 。卵巢癌的发病和死亡与个体自身的身体情况、
                                                               抗肿瘤的免疫能力以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29] ,老年人基础疾
                                                               病多、免疫力低、内分泌功能减退等,可能也是卵巢癌高发
                                                               病率和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2005—2016 年我国卵巢癌的发病与死亡趋势
                                                               仍处于快速上升状态,由于卵巢癌发病隐匿、预后差,提示
               图 3 2005—2016 年中国城乡卵巢癌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                 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对卵巢癌的综合性防控工作。应以中老
           Figure 3 Temporal trends in 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of ovarian cancer   年女性为重点干预对象,以社区为中心,持续有效推广三级
           among women in Chinese urban and rural areas from 2005 to 2016
                                                               预防策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卵巢癌患者
                                                               的 5 年生存率。与此同时,应加大卵巢癌防治的科普宣传工作,
                                                               积极推进相关防治政策的制订与落实(如建立卵巢癌筛查网
                                                               络、开展卵巢癌防治专项项目等多种手段),综合减缓卵巢
                                                               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本文的价值:本研究阐明 2005—2016 年我国卵巢癌发病
                                                               率、死亡率及变化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可为制订人群相
                                                               关防治策略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支持。
                                                                   同时,本研究也具有以下两点局限性:(1)2005—2016
                                                               年期间肿瘤登记点的覆盖范围和肿瘤诊断工具发生了较大变
                                                               化,可能会使分析的准确性降低;(2)研究所采用数据来源
                图 4 2005—2016 年全国卵巢癌年龄别死亡率变化趋势                 未能给出详细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因此无法确定可能影响卵
           Figure 4 The age-specific mortality ofovarian cancer in China from 2005   巢癌预后和复发的特定危险因素。
           to 2016
                                                                   作者贡献:黄海涛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黄海涛、陈
           结构不合理、体育锻炼减少等因素也可能与卵巢癌发病率上                          姝玉负责撰写论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耿旭、万晓、贾瑞英、
           升有关  [22] ;(3)由于卵巢癌缺乏特征性的早期临床症状,                    梁丹丹进行论文修订;陈超然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与审校,
           亦无有效的筛查手段,且发病较为隐匿,故临床上诊治以晚                          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期为主、治疗效果差、生存率偏低,这些因素可能与卵巢癌                              本文无利益冲突。
           死亡率较高有关      [23] ;(4)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可能也是                参考文献
           我国卵巢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的重要原因                [24] 。         [1]TORRE L A,TRABERT B,DESANTIS C E,et al. Ovarian cancer
                                                                   statistics,2018[J]. CA Cancer J Clin,2018,68(4):284-
               从城乡分析结果上看,2005—2016 年城市女性卵巢癌的
                                                                   296. DOI:10.3322/caac.21456.
           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农村,这与以往相关研
                                                               [2]陈洪娜,司秀文 . 血清肿瘤标志物 CA153、CA125、CA72-4 及
           究具有一致性     [18,22,24-26] 。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经济较为发达
                                                                   FIB、IL-6 水平用于卵巢癌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J]. 中国全科
           地区居民暴露于肿瘤相关危险因素的概率增高以及肿瘤早期
                                                                   医学,2020,23(S2):134-136.
           诊断水平较高有关      [27] 。此外,城市地区医疗卫生资金投入较                    CHEN H N,SI X W.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tumor markers
           高,使得卵巢癌更容易被发现          [28] 。从年龄别趋势看,卵巢癌                CA153,CA125,CA72-4,FIB and IL-6 in detection of ovarian
           在各年龄段女性人群中均可发生,35 岁之后,年龄越大,上                            cancer[J]. Chin Gen Pract,2020,23(S2):134-136.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