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2023-05-中国全科医学
P. 19
·532·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February 2023, Vol.26 No.5
·问道全科·
肺功能检查技术如何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更好地应用
——附重点问题专家解答
扫描二维码
1
胡奕卿 1,2 ,方继伟 ,刘焕兵 1* 查看原文
【摘要】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危害我国国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肺功能检查是慢性呼吸
系统疾病重要的筛查和诊断技术,但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什么要重视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的肺功能检查:(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发病呈现高态势,预测至 2060 年死于慢阻
肺及其相关疾病的人数将超过 540 万人 / 年,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肺功能检查是
“金标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肺功能检查,并通过早期强化治疗,可以延缓肺功能下降。那么全科医生团队
进行肺功能检查的优势及可做工作有哪些呢?(1)全科医生团队扎根基层,给慢性病的长期随访管理带来了诸多便利,
且“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更有利于其对患者进行健康照顾;(2)全科医生可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增强居民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意识,从而提高居民进行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3)全科医生可发挥主观能动
性,主动对辖区居民,特别是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肺功能筛查,把握最佳治疗时机而从降低疾病负担;(4)
开展家庭医生签约,为患者建立呼吸健康档案,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慢阻肺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做到慢性病管理流程科
学高效、随访及时到位、管理持续规范。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功能检查现状不容乐观,因此特邀专家对部分重点
问题进行解答。陈燕教授指出对于有以下危险因素的慢阻肺患者要考虑进行肺功能检查:存在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
咳痰史、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慢阻肺家族史或儿童时期因素(如低出生体质量、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有任
意慢阻肺危险因素暴露史(如烟草烟雾、燃料燃烧和可吸入粉尘等)及年龄 >40 岁;对于具有以下危险因素的哮喘患
者要考虑进行肺功能检查: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病、慢阻肺、支气管扩张、吸烟、接触过敏原等环境触发因素和
肥胖等;此外还要关注支气管扩张、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宋元林、盖晓燕教授在如何评价和改善
肺功能质控方面指出:肺功能检查操作过程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干扰,凡是能影响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和气体流速的
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影响肺通气功能,而这些因素亦有可能来源于仪器设备、受试者或操作技术人员;并建议未来尽
量采取智能化技术,内置定标和质控标准,以降低肺功能检查操作的复杂程度,使得基层医务人员能较快掌肺功能检
查操作的要领。陈亚红教授对慢阻肺社区专病特色科室在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中如何发
挥示范作用指出:基层呼吸规范化建设项目、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提升项目在推动基层呼吸疾病规范
化防治、提升照护能力以及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功能仪配备数量、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果。期待本文可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肺功能检查推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 肺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全科医生;呼吸功能试验;肺功能;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危险因素;质量控制;社区
【中图分类号】 R 563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669
胡奕卿,方继伟,刘焕兵 . 肺功能检查技术如何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更好地应用——附重点问题专家解答[J].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5):532-540. [www.chinagp.net]
HU Y Q,FANG J W,LIU H B.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application of lung function examination technology in
grassroots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expert answers to key questions[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23,26(5):
532-540.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Application of Lung Function Examination Technology in Grassroots Medical and Health
1
Institutions——Expert Answers to Key Questions HU Yiqing 1,2 ,FANG Jiwei ,LIU Huanbing 1*
1.Department of General Medicin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06,China
2.Department of General Medicine,Qingshanhu District Subdistrict Community Health Center,Nanchang 330096,China
*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Huanbing,Chief physician,Professor;E-mail:liuhuanbing6911@sina.com
1.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疗科
2.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塘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疗科
*
通信作者:刘焕兵,主任医师,教授;E-mail:liuhuanbing6911@sina.com
本文数字出版日期: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