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23-05-中国全科医学
P. 22
2023年2月 第26卷 第5期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535·
济负担和卫生资源消耗。全科医生团队对社区慢阻 检查项目的前 5 项中均无肺功能检查 [19] ,在我国经
肺患者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延缓 济相对发达的上海市,情况也不容乐观,131 家社区
肺功能恶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 卫生服务中心中仅有 27 家配备了便携式简易肺功能
年)》建议,对重度以上慢阻肺患者(FEV 1 占预计 仪 [20] 。由此可见,诸多因素制约了肺功能检查对呼
值 <50%)每 6 个月检查 1 次,对轻度、中度慢阻肺 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作用,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患者(FEV 1 占预计值≥ 50%)每年检查 1 次 [12] , 在慢阻肺防治方面做得不尽人意。为此,本团队建议:
检查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肺功能检查,客观的肺 (1)加强便携式肺功能仪及峰流量计在基层医疗卫
功能检查数据结合患者主观症状,能帮助全科医生 生机构的普及;(2)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慢性呼吸
早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有的放矢地调整治疗药物, 系统疾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3)常规开展门诊肺
评价肺康复效果以及优化家用无创呼吸机参数 [13] 等。 功能检查,制订相关检查制度、标准和规范;(4)
1.5 相关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家对慢阻肺的基层 主动对辖区慢阻肺高危居民进行筛查;(5)主动对
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对基层肺功能检查技术的推广给 接慢阻肺患者,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完善建档、管理、
予了大力支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18 年, 随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慢阻肺纳入第二批国家分级 3 讨论
诊疗试点疾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医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中强调:
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党的二十大报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科医生团队
告进一步明确,发展和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 应当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维护和促进居民健康的重任。
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回顾 2020 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全科医生
中特别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配备肺功能检查 团队作为社区疫情联防联控的执行者,在核酸采样、
设备;《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隔离管理、心理干预、双向转诊等环节均发挥了重
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逐步提供简易肺功能测定 要作用,也使居民对全科医生团队更加支持和信赖。
服务;在《“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 [14] 中,肺 随着吸烟率升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罹患慢性呼吸系
功能检查更是被纳入常规体检项目。此外,呼吸界专 统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多,呼吸慢性病管理重心下移、
家也在全国多地广泛举办肺功能检查技术的学习班 关口前移势在必行。全科医生团队推动肺功能检查
和专题讲座,并创建了全国肺功能检查质控总中心, 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用,既是当前慢性呼吸
以切实提高肺功能检查的规范化水平,提升基层慢 系统疾病防治的客观需求,更是我国全科医生团队
性呼吸系统疾病筛查能力。 的历史责任。
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功能检查现状 目前,全科医生团队推动肺功能检查在基层医疗
与慢阻肺所表现出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社 卫生机构的应用过程中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会经济负担极不相称的是,我国慢阻肺防治面临着 (1)慢阻肺尚未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公众知晓率低、基层医生防治意识差、肺功能检查 缺乏相应的政策和经费支持;(2)基层医疗卫生机
设备缺乏、肺功能检查技术应用不足的现实挑战。 构呼吸疾病体系建设尚不完全,慢阻肺的建档、管理、
上海市崇明县受调查的农村人群中只有 4.19% 知晓 随访缺乏考核机制及相应的绩效激励政策;(3)慢
[15]
肺功能检查,远低于血糖检查的知晓率(74.42%) 。 阻肺筛查的界值仍采用的是西方的标准,缺乏对我
另一项针对慢阻肺患者的研究表明,只有 16.63% 的 国基层慢阻肺筛查界值的研究;(4)缺乏对慢阻肺
患者知道自己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 [16] ;同时,许 筛查方式的卫生经济学统计与评价 [21] 。
扬等 [17] 研究指出基层医生对慢阻肺防控意识淡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慢阻肺防治的主战场,推动
具体表现在对疾病相关知识、药物的使用和作用评 肺功能检查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用刻不容
价、肺功能检查及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治疗和管理 缓。全科人必须下定决心,脚踏实地,助力健康中
方面的认识不足。钟南山院士团队在对 7 个省市城 国战略,做呼吸给力的中国人。
乡人群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只有 35.1% 的慢阻肺患 作者贡献:胡奕卿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文献 / 资
者曾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或慢阻 料收集及整理,撰写论文,对文章整体负责;胡奕卿、
肺,所有的慢阻肺患者中,不到 7% 的人做过肺功能 方继伟进行文章的可行性分析及论文的修订;刘焕兵负
检查 [18] 。首诊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慢阻肺患者, 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