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2023-03-中国全科医学
P. 67
·316·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Jaunary 2023, Vol.26 No.3
-
表 2 中文版学龄前 SDSC 各条目项目分析(x±s,分)
Table 2 Item analysis for the Chinese version of SDSC in preschoolers
条目 条目内容 高分组(n=106) 低分组(n=113) t 值 P 值
D1 1. 大多数情况,孩子睡眠时间有多少小时 1.79±0.83 1.47±0.63 3.250 0.001
D2 2. 通常孩子上床后要多长时间才能睡着 3.23±1.12 1.90±0.90 9.645 <0.001
D3 3. 孩子不愿意或不想上床睡觉 3.16±1.20 1.39±0.53 13.949 <0.001
D4 4. 晚上孩子入睡困难 / 不容易哄入睡 2.99±1.14 1.19±0.39 15.442 <0.001
D5 5. 孩子睡觉时需要大人陪着 4.69±0.73 3.24±1.64 8.513 <0.001
D6 6. 孩子害怕一个人睡觉 4.33±1.11 2.28±1.54 11.344 <0.001
M7 7. 晚上睡觉中孩子会醒来 2 次或以上 2.24±1.25 1.17±0.38 8.419 <0.001
M8 8. 晚上醒来后,孩子会很难再睡着 1.73±0.90 1.07±0.26 7.227 <0.001
9. 孩子睡着后不安稳,常有肢体运动,如腿经常动或经常改变睡觉
M9 4.12±0.98 2.09±1.21 13.714 <0.001
姿势或踢被子
H10 10. 孩子刚睡觉 / 入睡时会出汗很多 3.45±1.31 1.41±0.64 14.483 <0.001
H11 11. 孩子夜里睡觉过程中出汗很多 3.14±1.29 1.33±0.54 13.406 <0.001
B12 12. 孩子会出现憋气或气急等呼吸困难表现 1.45±0.85 1.03±0.16 5.065 <0.001
B13 13. 孩子睡着的时候会喘不上气或呼吸暂停表现 1.27±0.75 1.02±0.19 3.413 0.001
B14 14. 孩子打鼾 / 打呼噜 2.29±1.15 1.30±0.53 8.122 <0.001
P15 15. 孩子入睡时会有突然吓到或惊跳或抽动表现 1.85±0.80 1.17±0.38 7.958 <0.001
P16 16. 孩子会突然大叫 / 哭闹惊醒,或做噩梦或有被噩梦惊醒的表现? 2.10±0.88 1.19±0.39 9.838 <0.001
P18 18. 孩子说梦话 2.19±0.77 1.37±0.52 9.139 <0.001
P19 19. 孩子睡觉时会磨牙 1.88±1.02 1.22±0.51 5.950 <0.001
N20 20. 孩子早上经常很难自己醒来或起床 2.50±1.35 1.41±0.73 7.402 <0.001
N21 21. 您感到孩子早上醒来后很累或很疲乏 1.94±1.05 1.08±0.30 8.160 <0.001
N22 22. 您感到孩子醒来后身体不爱动或不能动 1.75±0.94 1.04±0.21 7.578 <0.001
N23 23. 孩子会出现白天嗜睡或经常犯困爱睡觉 1.78±0.91 1.08±0.27 7.683 <0.001
N24 24. 孩子会不分场合地突然睡着了 1.52±0.75 1.05±0.23 6.168 <0.001
为 0.87,S-CVI/Ave 为 0.98,均符合要求,量表内容效 2.5 反应度分析 本研究中文版学龄前 SDSC 总分、
度理想(表 4)。 DIS、DMS、SHY、SBD、PARA、NRSES 子 量 表 的 最
2.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中文版学龄前 SDSC 的 KMO 低 分 分 别 是 24 分、6 分、3 分、2 分、3 分、4 分、5
2
值为 0.845,Bartlett's 球形检验 χ =3 013.30,P<0.001, 分,其最高分分别是 106 分、28 分、15 分、10 分、15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经过主成分分析,特征根 >1 的公 分、20 分、25 分。最低分人数占比为:1.7%、0. 5%、
因子有 7 个,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65.125%。但根据既往 11.3%、26.9%、46.2%、18.5%、30.8%, 最 高 分 人 数
研究 [6] ,采用最大旋转正交法进行 6 公因子分析后, 占 比 为:0.2%、0.2%、0.2%、4.1%、0.2%、0.2%、
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60.539%,除了条目 8 在因子 2 中的 0.2%,人数占比均较低。转换后总分 >70 分的比例为
负荷为 0.340(<0.4)以外,其余条目的因子负荷均大 2.0%, 总 分(23~106 分) 呈 左 偏 分 布(ShapiroeWilk
于 0.4。本研究的因子分析结果与意大利研究者 [6] 创建 W=0.954,P<0.001,图 2)。
此量表时的分析结果一致,见表 3。 2.6 其他测量学特征 条目 1 显示儿童睡眠时间中
2.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中文版学龄前 SDSC 的拟合优 54.3% 达到 9~11 h,36.5% 达 8~<9 h,7.8% 小于 8 h,0.8%
2
度统计量分别为:χ /DF 为 2.66,CFI 为 0.835,TLI 为 和 0.5% 不足 7 h 或 5 h。条目 2 显示入睡所需时间中,
0.806,SRMR 为 0.075,RMESA 为 0.079,提示模型拟 16.5% 在 15 min 内,43.2% 在 15~<30 min,23.0% 在
合较好。23 个条目的因子负荷为 0.108~0.890(图 1), 30~<45 min,10.0% 在 45~60 min,7.3% 超过 1 h。剩余
表明模型的基本适配度良好。 条目的睡眠问题发生率为“经常”与“总是”的发生率
2.4.4 条目分析法 中文版学龄前 SDSC 各条目与相应 之和。从被调查者的依从性、量表完成时间等方面进行
维度的 r 值中,除了 D1 条目和 DIS 的 r 值为 0.207 外, 分析显示绝大数儿童父母能认真填写本次研究发放的问
其余为 0.622~0.931,均达到 0.5 的标准;各维度间的 r 卷,并在 10~15 min 内完成,问卷合格率超过 90%,可
值为 0.275~0.514,各维度与量表的 r 值为 0.568~0.801, 认为问卷条目内容通俗易懂且目的明确,具有良好的可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操作性,见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