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2023-03-中国全科医学
P. 69
·318·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Jaunary 2023, Vol.26 No.3
表 5 中文版学龄前 SDSC 报告的睡眠问题发生率
Table 5 Frequencies of parent-reported sleeping problems in 3-5-year-
old children
偶尔(每月 有时(每 经常(每 总是(日常
条目 无
少于1~2次) 周 1~2 次) 周 3~5 次) >5次/周)
D3 32.70 40.30 13.50 8.60 4.90
D4 40.50 36.20 11.10 8.90 3.20
D5 7.30 10.50 6.80 12.70 62.70
D6 19.70 17.00 9.50 11.10 42.70
M7 55.90 29.50 9.50 3.00 2.20
M8 74.10 19.20 5.70 0.30 0.80
M9 15.40 22.70 15.10 25.70 21.10
H10 36.50 27.80 11.90 13.80 10.00
H11 41.40 29.20 10.80 13.20 5.40
B12 88.10 7.30 3.20 0.80 0.50
B13 94.30 2.70 2.20 0.50 0.30
B14 54.10 33.20 5.90 5.40 1.40
P15 60.00 34.90 4.10 0.50 0.50
P16 51.10 38.10 8.60 1.60 0.50
P18 39.50 51.40 7.60 1.10 0.50
P19 67.60 22.70 7.00 1.90 0.80
N20 50.50 26.50 9.70 8.90 4.30
N21 70.00 21.60 5.70 1.60 1.10
N22 77.80 16.50 3.20 2.20 0.30
N23 71.90 21.10 5.40 1.40 0.30
N24 77.00 20.00 2.40 0.30 0.3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文版学龄前 SDSC 量表中的各
维度与总分的 r 均 >0.5,呈正相关,表明各因素与总
体概念一致。除了条目 1 外,各条目与相应维度的 r 均
>0.5,说明条目所在维度合理,提示该量表有较好的内
图 1 模型路径分析图 部一致性信度。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出 7 个特征
Figure 1 Diagram of model path analysis 根 >1 的公因子,可解释的总变异度为 65.125%。基于
临床概念和既往研究采用 6 因子分析的可解释总变异度
100 [7]
为 60.539%,与法国学者 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高于
国内学者 HUANG 等 [28] 、意大利学者 ROMEO 等 [6] 研
80 [28]
究结果。各条目载荷值 0.324~0.843 与 HUANG 等 研
[7]
究结果0.37~0.85以及LECUELLE等 的0.26~0.91相似,
6 个公因子的结构与中文版学龄前 SDSC 所设计的 6 个
60
频率(次) 维度理论构相吻合,表明该量表的结构效度较好。根据
拟合指数的判断原则,中文版学龄前 SDSC 的验证性因
40
子分析显示理论模型的拟合程度相对良好并可接受。
目前国际上的睡眠障碍分类以 2014 年的“国际睡
20
眠障碍分类第三版(The Third Ed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ICSD-3)” [29] 为标准,
0
20 40 60 80 100 120 包括 8 类疾病:(1)失眠;(2)睡眠相关呼吸障碍;
转换后总分(分)
图 2 中文版学龄前 SDSC 的转换后总分分布图 (3)中枢性睡眠增多;(4)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
Figure 2 Distribution of the total score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SDSC in (5)异态睡眠;(6)睡眠相关运动障碍;(7)独立
preschoolers after conversion
症候群,正常变异及尚未明确的问题;(8)其他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