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2022-22-中国全科医学
P. 11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2801·


           数为 0.329~0.564,见表 5。                                限制了临床结局测评工具的推广和应用。因此,有针对
                                                               性地开展修订工作显得尤为必要。测评工具修订的途径
              表 4 mESQ-COPD 各条目与所在领域的相关性分析(r s 值)              主要包括引进国外测评工具和优化现有测评工具,理论
             Table 4 Item-domai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mESQ-COPD
                                                               与方法学基础则包括经典测量理论和现代测量理论(概
               条目         所属领域         条目         所属领域
                                                               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概念框架修订、条目分析与
                A1         0.720       A11         0.667
                A2         0.705        B1         0.882       筛选及测评工具测量学特性评价是测评工具修订过程中
                A3         0.764        B2         0.855       的重要环节。
                A4         0.798        B3         0.876           概念框架是指在某一领域的条目之间或某一概念的
                A5         0.795        C1         0.870       领域之间所预期的关系,构建概念框架过程的实质就是
                A6         0.766        C2         0.907
                                                               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测量的具体指标的过程,是测评
                A7         0.750        C3         0.795                               [14]
                                                               工具研制与修订的关键步骤                。概念框架一般为“概
                A8         0.762        D1         0.857
                                                               念 - 领域 - 方面 - 条目”结构,即概念由若干领域组成,
                A9         0.738        D2         0.934
                                                               领域由若干方面组成,方面由若干条目组成                   [23] 。
               A10         0.754
                                                                   ESQ-COPD 包括工作生活能力、临床症状、治疗效
              注:P 均 <0.01
                                                               果、治疗方便和总体疗效 5 个领域,涉及 18 个方面。
           表 5 mESQ-COPD 及各领域与 COPD 评估测试、mMRC 的相关性分            mESQ-COPD 包括临床症状、工作生活能力、环境适应
           析(r s 值)                                            能力和治疗效果 4 个领域,涉及 9 个方面、19 个条目。
           Table 5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total score and domain scores of the
           mESQ-COPD with CAT score and mMRC score             与 ESQ-COPD 相比,mESQ-COPD 变化主要表现在:
                 领域          COPD 评估测试           mMRC          (1)增加“环境适应能力领域”。“人与天地相参也,
                总问卷              0.488           0.476         与日月相应也”,人体生理病理与自然界变化相适应,
              临床症状领域             0.371           0.385         昼夜晨昏的变化、季节的交替及地域的差异等必然对
            工作生活能力领域             0.538           0.564         人体产生影响。鉴于 COPD 生理病理特点,增加环境适
            环境适应能力领域             0.409           0.329
                                                               应能力相关的内容尤为必要。(2)“治疗方便领域”
              治疗效果领域             0.427           0.396
                                                               和“总体疗效领域”合并为“治疗效果领域”。ESQ-
              注:P 均 <0.01;mMRC= 改良版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
                                                               COPD“治疗方便领域”涉及“疗法方便”“继续治疗”“增
           2.3.6 区分效度 肺功能 1、2 级与肺功能 3、4 级患者                    加不适”3 个方面,可理解为治疗效果的延伸之意;“总
           mESQ-COPD 及各领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体疗效领域”涉及“整体健康状况”1 个方面,是对接
           (P<0.01),见表 6。                                      受治疗后整体状态的评价,可归属于治疗效果领域。
           2.3.7 可行性 问卷接受率为 99.5%,完成率为                             基于经典测量理论的条目筛选方法,包括主观评价
           99.2%,平均完成时间为(6.13±4.59)min。                        法、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
                                                               逐步回归分析法、逐步判别分析法和 Cronbach's α 系数
           表 6 肺功能 1、2 级与肺功能 3、4 级患者 mESQ-COPD 及各领域得           法等,各种方法从不同角度筛选条目,各有优缺点                    [14-15] 。
           分比较( ±s,分)
           Table 6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score and domain scores of the mESQ-  条目评阅主要采用主观评价法,包括专家咨询法和患者
           COPD between mild/moderate and severe/extremely severe COPD patients  访谈法。专家咨询法主要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从重要性与
                领域        肺功能 1、2 级  肺功能 3、4 级   t 值   P 值     确定性角度筛选条目。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了两轮
                总问卷        1.48±0.57   1.84±0.69  5.306  <0.001  专家咨询,结果表明,两轮专家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
             临床症状领域        1.40±0.59   1.67±0.74  3.875  <0.001  权威程度均较高,第二轮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
            工作生活能力领域       1.26±0.66   1.78±0.91  6.219  <0.001  总体上较第一轮提高,条目更加优质。此外,两轮专家
            环境适应能力领域       2.08±0.88   2.57±0.85  5.434  <0.001  咨询过程均有专家就语言表达等提出意见或建议。患者
             治疗效果领域        1.36±0.78   1.72±0.88  4.010  <0.001  访谈法则主要是患者从重要性和适宜性角度筛选条目。
                                                               本研究进行了两轮患者访谈,结果显示,第二轮条目的
           3 讨论                                                适宜性较第一轮提高。离散趋势法是从敏感性角度筛选
               近年来,随着不同报告主体(患者、医生和观察者)                         条目,一般采用标准差反映离散趋势。本研究中 8 个条
           的临床结局测评工具逐渐增多,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从                            目评分标准差 <0.80,14 个条目评分标准差为 0.80~0.85,
           国外翻译的测评工具欠缺跨文化调试和适用性评价、国                            提示部分条目敏感性稍差。相关系数法是从代表性和独
           内自行研制的测评工具方法学和报告质量有待提高等,                            立性角度筛选条目,本研究中条目与所在领域的相关系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