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6期
P. 4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1961·
持体质量者占比低于男性,其原因可能是:虽然女性比 尚无法对居民实施体质量管理的合理性和目标达成情况
男性更关注自己的外表,但在体力、耐力、肌肉力量等 进行评价,未来仍应对居民的体质量管理模式进行系统
方面常劣于男性,运动总量相对较小 [22] ,更易盲目采 研究。
取“节食”这一减重措施 [23]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 维持健康的体质量对慢性病防控、健康促进具有重
女性通过服用药物减重者占比高于男性,然而在未经专 要意义。2017 年北京市 18~79 岁常住居民体质量管理
业指导下服用减重药物不仅疗效存在不确定性且存在较 措施采取率较低,为 29.93%,居民对饮食控制和体育
大安全隐患 [24] 。应倡导科学、理性、安全的体质量管 锻炼两大体质量控制措施的接受程度较高,但仍存在运
理方式,通过互联网、传统媒体、线下健康讲座等渠道 用不利于健康的方法管理体质量等问题。实施体质量管
宣传不良减重方式的危害,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 理的主要人群是男性、年龄较低、BMI 等级较高、文化
方式。 程度较高及健康素养水平较高的居民,应指导上述有意
本研究发现,年龄较低者(<60 岁)、文化程度较 向控制体质量的人群采取适宜措施来维持健康体质量,
高者、能够正确评估自身体质量者、主动接受健康体检 并引导其他人群关注体质量控制,鼓励其积极参与到体
者,更倾向于实施体质量管理。既往研究的结果显示, 质量管理中。
具备上述特征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更高 [25] ,而健康素 作者贡献:隗瑛琦负责文章的构思与设计、论文撰
养水平与健康饮食行为 / 运动习惯具有强烈的关联,健 写与英文的修订;方凯、谢晨负责文献 / 资料收集;董
康素养水平较高的人群,健康行为整体水平更高 [26] , 晶负责文献 / 资料整理;董忠负责论文的修订;马爱娟
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一致。这也提示,应重点关注健康素 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谢瑾、董忠对文章整体负
养水平较低的人群,通过拓宽健康教育路径,如微信公 责,监督管理。
众号、互动教育平台等 [27-28] ,逐渐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本文无利益冲突。
水平,让重点人群关注体质量管理并能够采取适宜措施。 参考文献
本研究发现,BMI 等级是北京市 18~79 岁居民实施 [1]ZHOU M,WANG H,ZENG X,et al. Mortality,morbidity,and
体质量管理的独立影响因素,超重 / 肥胖人群具有更为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1990—2017: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 Lancet,
[29]
强烈的减重意向,这与既往研究的结果相似 。有干
2019,394(10204):1145-1158. DOI:10.1016/S0140-
预性研究发现,由社区全科医生制定的个体化膳食方案
6736(19)30427-1.
与身体活动指导方案实施后,超重、肥胖或中心性肥胖 [2]JENSEN M D,RYAN D H,APOVIAN C M,et al. 2013 AHA/
人群体质量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0] 。由此可见,超 ACC/TOS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重 / 肥胖人群作为体质量管理项目的重点关注人群,社 in adults: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区全科医生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能够使其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he Obesity
Society[J]. Circulation,2014,129(s2):102-138. DOI: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此外,针对体质量尚处于正常范
10.1161/01.cir.0000437739.71477.
围的人群,应通过多种渠道、方式宣传体质量管理的重
[3]RYAN D H,KAHAN S. Guideline recommendations for obesity
要性、长期性和渐进性,提供个性化的体质量管理方案, management[J]. Med Clin North Am,2018,102(1):49-63.
进而降低其发展为超重 / 肥胖的风险,避免肥胖对居民 DOI:10.1016/j.mcna.2017.08.006.
健康造成的危害。 [4]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 .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
本研究探讨了成年人实施体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及 [EB/OL]. (2019-07-15)[2021-09-04]. http://www.gov.
主要采取的体质量控制措施,研究人群具有一定的代表 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htm.
[5]刘英惠,刘建蒙,刘伟宏,等 . 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
性,但仍存在局限性。第一,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
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7):
未能验证体质量管理的实施及其影响因素间的因果关
661-667. DOI:10.3321/j.issn.0254-6450.2008.07.010.
系,下一步还需通过开展前瞻性研究,对本研究的结果 LIU Y H,LIU J M,LIU W H,et al. Relations between pre-
加以论证。第二,本研究未采集与体质量管理措施实施 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gestational weight gain,and
时长、体质量管理成效相关的指标数据,尚不能对真实 the occurrence of neonatal asphyxia[J]. Chinese Journal of
世界中某种体质量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量化评价, Epidemiology,2008,29(7):661-667. DOI:10.3321/j.
issn.0254-6450.2008.07.010.
未来研究者应在将体质量管理方式与方法进一步细化的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华医学会心
基础上,开展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为个体化体质量
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等 . 中国高血
管理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更为客观的证据支持。第三, 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J].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
本研究未对居民实施体质量管理的初衷、目标,是否得 24(1):24-56. DOI:10.3969/j.issn.1007-5410.2019.01.002.
到了专业指导,体质量反弹情况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Writing Group of 2018 Chines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