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5
P. 101
·189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⑤收缩压(SBP),⑥舒张压(DBP),⑦血脂,⑧不良事件。 通过数据库检索获得文献(n=360): 通过其他的途径
1.3 排除标准 (1)非 RCTs;(2)研究对象非 T2DM;(3) EMBase(n=256),Cochrane Library(n=40), 检索获得文献:
PubMed(n=33),中国知网(n=11),万 Clinical Trails.gov
研究时间 <12 周,每组研究样本量 <50 例;(4)会议、综述、 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n=11),维普网(n=9) (n=12)
Meta 分析、摘要、重复发表的研究、无法获得全文或无法提
取原始数据。
剔除重复文献(n=248)
1.4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 由 2 名评价员独立按照纳入和排
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文献质量评估,如遇到分歧, 阅读题目和摘要筛选(n=248)
则由 2 名研究员协商解决或者由第 3 名评价员协助解决相关
剔除文献(n=226):综述(n=62),系统性评价和
分歧。提取的资料包括:研究发表的年份、第一作者、试验 Meta 分析(n=95),病例报告(n=1),其他(n=68)
注册号(NCT)、研究干预措施、纳入研究患者的基线情况、
阅读全文筛选(n=22)
治疗疗程等。
1.5 文献质量评价 2 名评价员采用 Cochrane 系统评价员手 排除文献(n=13):同一项研究(n=1),会议摘要
(n=3),无法提取数据(n=3),每组样本量 <50
册 5.1.0 版本中针对 RCTs 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 例(n=4),试验组的药物剂量中途被调整(n=2)
进行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随机序列的产生;(2)
纳入 9 篇文献进行 Meta 分析
分配隐藏;(3)对患者和实施者实施盲法;(4)对结局评 图 1 文献筛选流程图
价实施盲法;(5)结局数据的完整性;(6)选择性报道;(7) Figure 1 Literature screening flowchart
其他偏倚。评价结果按照产生的偏倚风险结果分为“高风险
偏倚”“低风险偏倚”“偏倚风险不清楚” [7] 。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 RevMan 5.3 软
件进行 Meta 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及其
95% 可信区间(CI)为效应分析统计量,计数资料则采用相
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及其 95%CI 表示,异质性检
2
2
2
验采用 χ 检验和 I 检验。若 P>0.1,I <50%,则提示各研究
结果同质性好,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反之,若
2
P ≤ 0.1,I ≥ 50%,说明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较大的统计学 图 2 纳入文献的风险偏倚条形图
Figure 2 Bias risk bar chart of included literature
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以 P<0.05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以及结果 依据上述检索策略进行检索,
共收集到372篇文献。剔除124篇重复文献后,获得248篇文献,
通过阅读题目和文献摘要去除 226 篇,其余 22 篇文献进行全
文阅读,其中 3 篇为会议摘要,3 篇无法提取数据,1 篇为同
一项研究,4 篇每组样本量 <50 例,1 篇在治疗过程中改变了
CANA 的剂量。因此,本次 Meta 分析共纳入 9 篇 RCTs [8-16] 。
流程图见图 1。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纳入的文献均为英文文献,包括
6 224 例 T2DM 患者。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见表 1。
2.3 纳入的 RCTs 文献质量评价 对纳入的 9 篇 RCTs 采用
Cochrane Handbook 5.1.0 进行风险偏倚评估,风险偏倚见图 2、
3。4 篇文献 [8-9,13,16] 描述分组为互式语音应答系统 / 交互
式网络应答系统,3 篇文献 [10,14-15] 采用随机数表法,2 篇文
献 [11-12] 仅提及随机;5 篇文献 [8-9,13-14,16] 提到了分配隐藏,
4 篇文献 [10-12,15] 未提及分配隐藏。所有文献表明了对患者和
实施者、结局评价实行盲法,结局数据完整,不存在选择性
注:+ 为低风险,?为未提及
发表。9 篇文献均未提及其他偏倚。
图 3 纳入文献的风险偏倚汇总图
2.4 Meta 分析结果 Figure 3 Summary of bias risk of included literature
2.4.1 HbA 1c 9 篇文献均分析 HbA 1c 水平变化,其中 7 篇文
献 [8,10-12,14-16] 为 PBO 对照组,4 篇文献 [9,11,13-14] 为活性对 P=0.03),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 分析结果显示,
2
照组。设置 PBO 对照组的 7 篇文献间无统计学异质性(I =47%,
100 mg CANA 联合 MET 组和 300 mg CANA 联合 MET 组 HbA 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