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3
P. 89

·162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表 2 社区慢性病患者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验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                     表 3 社区慢性病患者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体验影响因素验证模型拟合
           归分析                                                 度指标
           Table 2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able 3 Goodness of fit indices for the verification model of the influencing
           community-dwelling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 experience of integrated   factors of the experience of integrated medical-elderly-nursing services in
           medical-elderly-nursing services                    community-dwelling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
               自变量          b(95%CI)     SE   b'  t 值  P 值         项目          适配标准        本模型结果      结果判定
           性别(以男为参照)                                           绝对拟合度指数
             女           0.175(0.048,0.302)  0.064  0.112  2.713  0.007  χ 值    P<0.05       194.479    良好
                                                                   2
           月收入(以实际值纳     0.115(0.021,0.210)  0.048  0.100  2.409  0.016                    (P<0.001)
           入)                                                    RMSEA     <0.08 为适配合理,       0.07      合理
                                                                            <0.05 为适配良好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0.785(0.178,1.392)  0.309  0.098  2.540  0.011
           (公费) a                                                SRMR           <0.08         0.05      良好
           患病数量(以实际值                                             GFI            >0.90         0.95      良好
           纳入)          -0.111(-0.208,-0.013) 0.050 -0.088  -2.227  0.026  AGFI  >0.90        0.92      良好
           更换服务团队(以否为参照)                                       增值适配度指数
             是          -0.128(-0.251,-0.004) 0.063 -0.078  -2.030  0.043  NFI  >0.90         0.92      良好
           接受的服务内容项目     0.254(0.196,0.313)  0.030  0.350  8.518  <0.001  RFI   >0.90         0.90      良好
           数(以实际值纳入)
                                                                 IFI            >0.90         0.95      良好
           接受的服务方式种类
           数(以实际值纳入)     0.178(0.107,0.248)  0.036  0.199  4.944  <0.001  CFI   >0.90         0.95      良好
           常量           -3.348(-3.809,-2.887) 0.235  -  -14.271 <0.001  简约适配度指数
                 a
              注: 表示支付方式为无序多分类变量,设置哑变量后进行分析,                      PNFI           >0.50         0.70      良好
           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是“公费”(P<0.05)这一类别,其他 2 类                    PGFI           >0.50         0.72      良好
                                                                   2
                                             2
           (全自费和部分自费)未进入回归模型;模型 R =0.248,F=24.403,               χ /df          >1~<5         3.30      良好
           P<0.001;- 表示无此项内容                                      注:RMSEA= 渐进残差均方和平方根,SRMR= 标准化残差均方
                                                               和平方根,GFI= 适配度指数,AGFI= 调整后适配度指数,NFI= 规准
                                                               适配指数,RFI= 相对适配指数,IFI= 增值适配指数,CFI= 比较适配
               在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内容中,个性化服务需求较
                                                               指数,PNFI= 简约调整后的规准适配指数,PGFI= 简约适配度指数,
           高 [17] ,但本研究中未见患者选择接受过个性化服务。                        χ /df= 卡方自由度比值
                                                                2
           分析原因可能是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内容多,在人力资源
           有限的情况下,很难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也可能和该服                            这和服务机构的配套设施及人力资源不足、患者的认知
           务在普及的同时对患者个性化需求的关注不足有关。提                            度不够等有关      [18] 。研究结果提示随着这些服务方式的
           示在提供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过程中,特别要重视服务                            进一步加强和推广,患者服务体验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
           对象的个体差异,注重患者的感受(如老年人需要更多                            3.2.3 充分发挥智慧医疗的作用 2015 年《杭州市医
           的倾听与沟通),评估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                            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促进办法》中明确提出,利用
           务,改善服务对象的体验。该结果也提示今后可以进行                            信息技术、整合部门资源提供医养护一体化服务                     [13] 。
           相关内容的调查,针对个性化需求大、可行性强的服务                            智慧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等待,简化就
           内容,整合现有资源,择优开展个性化的服务。                               诊流程,能帮助行动不便者居家接受医疗护理服务                      [19] ,
           3.2.2 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方式 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方                         对于提升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的作用
           式包括门诊、入户、电话、短信、APP(如微信)、服                           是肯定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诊间结算利用率达
           务相关活动或讲座、远程健康检测设备。本研究结果显                            到 100.0%,但远程健康监测等利用率仅为 0.38%,
           示,慢性病患者接受的服务方式越多,患者的服务体验                            而在服务方式中 APP 等方式利用率也仅为 11.6%。
           越好。本研究中 486 例(92.6%)利用的服务方式≤ 3 项,                   提示对于医养护一体化服务的主要接受者——老年人
           门诊(100.0%)的利用率最高,而参加过医养护一体化                         而言,智慧医疗的载体,如智能手机、电脑等网络设
           服务相关活动或讲座的患者仅有 7 例(1.33%)。分析                        备的使用能力较低,阻碍了其享受智慧医疗所带来的
           原因可能为当前智慧医疗的发展使得健康相关信息获取                            便利。为了解决这些障碍因素,国家在 2020 年出台
           更为便捷,患者无须参加现场的活动和讲座。但同时也                            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
           提示社区医护人员在开展活动和讲座时可使用多样化的                            方案》   [20] 等政策指引,社区层面可组织老年人学习微
           形式,如成立自我管理小组、采用授课与小组讨论相结                            信使用、预约挂号、健康码申请方法及反诈骗知识等知
           合、进行现场实践等来提升服务对象对该项服务的利用                            识和技能,在技术层面可开发适合老年人的数字化学习
           率。本研究中利用过远程健康监测设备者仅2例(0.4%),                        平台等   [21] 。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