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3
P. 11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1645·
表 1 纳入 CHF 患者发生 CI 影响因素研究的基本特征
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studies abou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发表 NYHA 心 CI 发
第一作者 年份 国家 研究类型 样本 LVEF 功能分级 CI 的评估工具 生率 涉及的影响
或诊断方法
量
因素
(年) (级) (%)
毕莲茹 [6] 2020 中国(吉林市) 横断面研究 76 (55.08±9.04)% 2~4 MMSE<24 分 48.68 ①⑧ 16 25
≤ 40% 组:39 例;
[7]
李登杰 2020 中国(大同市) 横断面研究 90 1~4 MMSE<24 分 37.78 ① 11
>40% 组:51 例
CI 组:(34.67±6.23)%;
李云玲等 [8] 2019 中国(昆明市)病例对照研究 98 认知功能正常组: - MMSE<24 分 23.47 ①③ 16
(39.01±5.20)%
CI 组:(35.9±6.3)%;认知
[9]
臧鸿斌等 2016 中国(沈阳市) 横断面研究 222 - MMSE<24 分 46.40 ①③ 16
功能正常组:(38.0±5.2)%
吴晓黎等 [10] 2015 中国(沈阳市) 横断面研究 80 - 3~4 MoCA<26 分 58.75 ⑤⑥⑦⑨ 22 23
<45% 组:166 例;
[11]
卜晓佳等 2014 中国(北京市) 横断面研究 267 2~4 MoCA<26 分 37.83 ① 16 18 21
≥ 45% 组:101 例
随访 12 个月时
巢式病例对照
[12]
LEE 等 2019 美国 1 846 (24.8±7.5)% 2~4 MMSE 得分 - 基线 13.60 ①③④ 17 29
研究
MMSE 得分≥ 2 分
<50% 组:198 例;≥ 50% 组:
[13]
STERLING 等 2019 美国 横断面研究 436 - SIS≤4分 14.91 ①②③④ 20
178 例;无 LEVF 数据:60 例
MMSE<24 分 ①②⑦⑧⑩ 12
COMA 等 [14] 2016 西班牙 横断面研究 881 - 1~4 /SPMSQ ≥ 3 道题 33.48
回答错误 17 22
GONZÁLEZ- <50% 组:345 例; ② 13 15 19 26
MONEO 等 [15] 2016 西班牙 横断面研究 525 ≥ 50% 组:180 例 1~4 MMSE<24 分 27.62
PULIGNANO 等 [16] 2014 意大利 横断面研究 190 (32.9±10.7)% 3~4 MMSE<24 分 38.95 ①③⑩ 11
≤ 40% 组:38 例;
[17]
BASILE 等 2013 意大利 横断面研究 79 2~4 MMSE<24 分 63.29 ①⑦ 11
>40% 组:41 例
DEBETTLE 等 [18] 2007 法国 横断面研究 83 35%(35%) 1~4 MMSE<24 分 31.33 ③⑧ 17
①③⑦ 11 14 22
ZUCCALÀ 等 [19] 2005 意大利 横断面研究 1 451 - - AMT<7 分 36.25
24 26 27 28
注:- 表示无相关数据;CHF= 慢性心力衰竭,CI= 认知功能障碍,LVEF= 左心室射血分数,AMT= 简易智力测试量表,NYHA= 美国纽约心
脏病协会,MMSE=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oCA=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SIS= 六分法,SPMSQ=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①表示年龄,②表示性别,
③表示受教育程度,④表示种族,⑤表示冠心病,⑥表示高血压,⑦表示糖尿病,⑧表示心房颤动,⑨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⑩表示慢性肾
功能不全,11 表示贫血,12 表示卒中,13 表示衰弱,14 表示合并症指数,15 表示病因为缺血性心脏病,16 表示 LVEF,17 表示 NYHA 心功能分级,
18 表示社会支持水平, 19 表示接受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 20 表示使用抗凝剂, 21 表示是否规律用药, 22 表示收缩压水平, 23 表示舒张压水平, 24
表示高血糖, 25 表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26 表示血清清蛋白水平, 27 表示血清钠水平, 28 表示血清钾水平, 29 表示基线 MMSE 得分
表 2 纳入 CHF 患者发生 CI 影响因素横断面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Table 2 Risk of bias assessment for included cross-sectional studies abou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纳入研究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1 总分(分)
毕如莲 [6]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8
李登杰 [7]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否 是 否 7
臧鸿斌等 [9]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8
吴晓黎等 [10]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5
卜晓佳等 [11]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8
STERLING 等 [13]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是 是 否 是 否 7
COMA 等 [14]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9
GONZÁLEZ-MONEO 等 [15]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8
PULIGNANO 等 [16] 是 是 否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是 是 8
BASILE 等 [17]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否 是 否 是 否 6
DEBETTLE 等 [18] 是 是 是 是 否 否 否 是 否 是 否 6
ZUCCALÀ 等 [19] 是 是 是 否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4
注:①为是否明确了资料的来源(调查,文献回顾);②为是否列出了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病例和对照)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或参考以往的出版物;
③为是否给出了鉴别患者的时间阶段;④为如果不是人群来源的话,研究对象是否连续;⑤为评价者的主观因素是否掩盖了研究对象其他方面
情况;⑥为描述了任何为保证质量而进行的评估(如对主要结局指标的检测 / 再检测);⑦为解释了排除分析的任何患者的理由;⑧为描述了
如何评价和(或)控制混杂因素的措施;⑨为如果可能,解释了分析中是如何处理丢失数据的;⑩为总结了患者的应答率及数据收集的完整性;
11 为如果有随访,查明预期的患者不完整数据所占的百分比或随访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