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9
P. 117
·113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起 EPVS 使得 CSF 大量涌入,是导致脑卒中后早期脑水
肿的重要原因与主要来源。此观点的出现颠覆了既往对
脑卒中后水肿的认识,表明脑卒中后脑水肿主要源于
CSF 涌入而非血管内液体渗出,提示以胶质淋巴系统为
突破点减少 CSF 内流可能对改善脑卒中后水肿有治疗
作用 [42] 。为此,提高胶质淋巴系统代谢废物清除功能、
保持胶质淋巴系统结构完整的治疗策略可为预防缺血性
脑卒中、脑卒中后痴呆及脑卒中后水肿的治疗提供新思
注:A 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动脉收缩引起血管周围间隙(PVS) 路,其中 AQP4 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增大,加速脑脊液(CSF)内流进入脑实质导致急性期脑水肿;且由 2.2 胶质淋巴系统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于脑组织缺血坏死破坏 CSF- 组织液(ISF)循环,水通道蛋白 4(AQP4) hemorrhage,SAH) SAH 是指脑底部或表面血管破裂,
极性分布紊乱,引起 Aβ/tau 蛋白、炎性废物、神经毒性产物大量沉积,
难以排出脑外,进一步加重神经细胞损伤;B 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 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的急性出血
纤维蛋白等血液成分堵塞于周围间隙增使得 CSF 流入减少,CSF-ISF 性病变,占所有脑卒中的 5%~10%,常伴有永久性的神
循环减弱,对异常蛋白清除能力下降,继而加重神经功能损伤;C 为 经功能损伤 [43-44] 。GABEREL 等 [29] 在小鼠模型中使
脑出血破坏 CSF-ISF 循环,代谢产物及毒素异常堆积于脑内而损害神 用对比增强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 SAH 模型中胶质淋
经元
图 2 脑卒中后胶质淋巴系统异常模式图 巴系统的内流严重减少,而脑室内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
Figure 2 Schematic depiction of the glymphatic system after stroke 激活剂(tPA)清除 PVS 中堆积的血液成分后可改善胶
质淋巴循环,提示 SAH 后 PVS 堵塞影响胶质淋巴系统
AIS 后胶质淋巴系统的流入和清除功能呈下降趋势 [37] , 的功能;另一项研究则进一步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中
提示 AIS 后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受损,而清除功能下降常 得到证实,实验结果显示食蟹猴脑内 Gd-DOTA 造影剂
伴随代谢废物的大量堆积,表明 AIS 后代谢废物的清除 内流情况显著降低 [45] ,均提示 SAH 下胶质淋巴系统
尤为重要。同时也有研究表明胶质淋巴系统功能减退可 循环受到严重损害。而胶质淋巴系统循环受损常伴有代
用于解释缺血性脑卒中后脑内的异常蛋白沉积引起血管 谢产物堆积、炎性反应等现象发生。PU 等 [46] 研究发
性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PSD)。磷酸化 tau 蛋白 现 SAH 后脑淋巴循环受损,tau 蛋白以及 CD 3 、CD 4 和
+
+
大量沉积被认为是 PSD 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发 CD 8 大分子和淋巴细胞在脑实质内异常积聚,引起神
+
现在 PSD 动物模型 CSF 中注入的荧光示踪剂减弱且 tau 经胶质细胞活化、神经性炎症以及神经元凋亡等病理变
蛋白在梗死部位大量沉积 [25] ,表明胶质淋巴系统功能 化,表明 SAH 损伤后脑淋巴内流功能障碍与神经病理
下降、tau 蛋白清除受阻,提示改善脑代谢废物(即 tau 损伤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究 AQP4 对 SAH 后胶质淋
蛋白)清除率的治疗策略也可能是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 巴系统的影响,LIU 等 [47] 比较了 AQP4 -/- 敲除小鼠与
碍、预防脑卒中后 PSD 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而 AQP4 野生型小鼠胶质淋巴系统的清除效率,结果表明 AQP4
在胶质淋巴系统中发挥清除代谢废物的功能至关重要, 的缺失会降低胶质淋巴系统在脑内的清除速率,提示
为进一步探究 AQP4 对代谢废物的清除作用,有研究发 AQP4 是影响 SAH 下胶质淋巴循环的重要原因。此外,
现微梗死大鼠模型中 AQP4 表达降低,并伴有代谢废物 另一项研究在磁共振成像 T1 加权成像(T1W1)下使
沉积的现象 [38] 。基于上述研究推测,代谢废物沉积可 用 Gd-DTPA 造影剂发现 SAH 大鼠模型中 AQP4 -/- 大
能与 AQP4 相关,从而影响胶质淋巴系统运作,可能是 鼠表现出更严重的脑水肿,加重神经功能缺损 [48] 。为此,
加速 AIS 病理过程的重要原因。此外,从结构上来说, 保持 AQP4 的极性分布似乎是维持胶质淋巴系统功能以
脑卒中后由于代谢废物进一步沉积可引起血管周围间隙 及减轻 SAH 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综上,SAH 后,其
间接性增大,有研究表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降解产物可通过胶质淋巴系统迅速扩散引发 PVS 堵塞、
perivascular spaces,EPVS)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 AQP4 极性分布异常以及对异常蛋白清除能力下降,继
功能恢复的重要危险因素,并证实 EPVS 与神经功能恢 而造成神经炎性反应、微循环功能障碍等神经功能损伤,
复和脑梗死复发密切相关 [39-40] ,从而推测改善胶质淋 而这可能是 SAH 病变的机制之一。
巴系统中 EPVS 可能为 AIS 治疗提供新方向。同时,有 2.3 胶质淋巴系统与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研究者从胶质淋巴系统 EPVS 的角度提出胶质淋巴系 ICH) ICH 是指非颅脑外伤引起的原发性脑实质出血,
统中 CSF 的流入是引发脑卒中后脑水肿的一大诱因。 占全部脑卒中的 15% [49] ,抑制出血后伴随的炎性反应,
MESTRE 等 [41] 利用多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辅以双光子 减轻氧化应激和细胞毒性级联反应及缓解血肿周围组织
成像技术证实缺血性扩散性去极化及缺血性血管收缩引 水肿是其重要的治疗策略 [50] 。RAPOSO 等 [51] 研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