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9
P. 11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1137·
有研究显示胶质淋巴系统与脑卒中密切相关 [4-5] 。本文 在这个循环与代谢的过程,最重要的两个结构为血
拟通过探讨胶质淋巴系统及其对脑卒中的影响,为脑卒 管周围间隙(perivascular space,PVS)以及 AQP4 极性
中病理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分布。PVS 是围绕大脑动脉和静脉的微小组织间隙,内
1 胶质淋巴系统新发现 壁由血管壁,外壁由基底膜(细胞外基质成分)组成,
1914 年,WEED [6] 教授建立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受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包裹,其内充满着 CSF [18-19] 。
fluid,CSF)重吸收模型大致解释了脑内代谢产物排除 PVS 疏松的纤维基质为 CSF-ISF 流动提供低阻通路,
脑外的途径:CSF 从蛛网膜下腔流入上矢状窦,通过蛛 在脑内液体转运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星形胶质细胞终
网膜颗粒,经过脑神经周围的间隙,到鼻黏膜和颈部的 足上的 AQP4 以正交序列形式存在也有利于其高效水转
外周淋巴管,提出“脑内不存在淋巴系统”的观点 [7-8] 。 运,当 AQP4 在 PVS 外壁终足上呈极性分布时,有利于
不少的实验研究结果质疑这一观点,经典的 CSF 循环 CSF 与脑组织中的 ISF 快速交换,促进大脑代谢废物的
理论存在不少难以解释的问题:首先,通过传统 CSF 清除 [20] 。无论是动物实验或是临床试验均有研究表明
循环理论难以解释扩散系数较低的大分子物质是如何被 AQP4 的极性分布与胶质淋巴系统功能的强弱具有同步
高效清除的 [9-11] 。其次,脑内 CSF- 组织液(interstitial 性 [21-22] 。因此,PVS 结构破坏及 AQP4 极性分布异常可
fluid,ISF)如何实现物质交换这一过程,在传统 CSF 能是导致 CSF 和 ISF 的交换障碍、代谢废物沉积,最终
循环理论中也不能得到答案。但迫于没有发现实质性淋 导致或加重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
巴管的存在,故一直存在争论 [12] 。直到 2012 年,美 2 胶质淋巴系统:脑卒中病理机制的新探索途径
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 ILIFF 等 [2] 采用双光子成像 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
技术首次发现了 β- 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 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
这类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 CSF 与 ISF 交换的方式被清除 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23] 。脑
脑外,并将 CSF-ISF 交换系统命名为胶质淋巴系统才得 卒中后大量代谢废物(Aβ [24] 、tau [25] 、乳酸 [26] 、铁 [27] 等)
以解答。2016 年 LOUVEAU 等 [3] 于小鼠硬脑膜窦中发 堆积所引起的水肿、神经性炎症等病理反应是导致高致
现脑膜淋巴管的存在及 2017 年 ABSINTA 等 [13] 借助于 死、致残率的主要原因 [28] 。早在 2014 年 GABEREL 等 [29]
核磁共振在人体内观察到了淋巴管,使得人们对胶质淋 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
巴系统的认知进一步完善。 卒中均会损害胶质淋巴系统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
目前研究认为脑胶质淋巴系统是由星形胶质细胞上 胶质淋巴系统与脑卒中密切相关 [4] ,脑卒中后胶质淋
水通道蛋白 4(AQP4)介导的促进 CSF-ISF 交换、流 巴系统的功能显著降低,主要表现在大脑代谢废物清除
动的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动脉周围间隙、位于星形胶质 率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稳态失衡等方面;同时胶质淋巴
细胞终足上的 AQP4 以及静脉周围间隙组成 [2,14] 。通 系统结构和功能异常也会加速不同类型脑卒中病理发展
过动脉搏动、呼吸和 CSF 压力梯度等生理因素,促进 进程(其具体模式见图 2) [30-31] 。此外,胶质淋巴系统
蛛网膜下腔的 CSF 沿动脉周围间隙进入脑的深部结构, 还具有运输脂蛋白 E(apolipoprotein E,ApoE) [32] 、脂
再通过 AQP4 介导流入脑组织间隙,以整体流的形式推 质 [33-34] 等功能,可通过胶质淋巴液内流将 CSF 中的营
动 ISF 经静脉周围间隙回到蛛网膜下腔 CSF 中,最终 养物质和神经活性物质运输、分配到脑组织,发挥广泛
CSF 的代谢产物、毒性蛋白等经脑膜淋巴管流至颈部淋 的运输作用从而促进卒中后恢复。为此,改善胶质淋巴
巴结及外周淋巴系统,起到维持 CSF-ISF 平衡及清除脑 系统可能成为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新途径之一。
内代谢废物的作用 [15-16] (具体模式见图 1 [17] )。 2.1 胶质淋巴系统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 AIS 中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循
环性脑病,占我国脑卒中的 69.6%~70.8%,主要表现为
一过性或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 [35] 。缺血后神经细胞由
于不能维持正常的跨膜离子梯度和动态平衡,使得代谢
废物大量堆积,从而引发兴奋性毒性物质及炎性因子释
放等病理过程,最终引起神经细胞凋亡、神经细胞死
亡和血 - 脑脊液屏障损伤 [36] 。因此,在急性脑缺血疾
病的治疗中,清除大脑异常代谢废物从而缓解兴奋性毒
性、炎性反应十分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
图 1 正常生理状态下胶质淋巴系统工作模式图 到 AIS 后胶质淋巴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与代谢废物沉积之
Figure 1 Schematic depiction of the glymphatic system
(图 1 来源于参考文献[17]) 间的关系。有研究通过核磁共振研究和组织学检查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