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8
P. 2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919·
showed elevated levels of leukocytes (71.4%),platelets (57.1%),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100.0%),
C-reactive protein (CRP) (85.7%),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42.9%) and interleukin-6 (IL-6) (85.7%).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 showed
no stenosis and occlusion of large arteries,while PET-CT showed inflammatory changes in arterial walls at multiple locations,
including thecending aorta (28.6%),aortic arch (14.3%),common carotid artery (28.6%),subclavian artery (28.6%),
thoracic aorta (14.3%),abdominal aorta (14.3%) and renal artery (14.3%). Conclusion PET-CT is helpful in the
diagnosis and condition assessment of pre-pulseless Takayasu's arteritis presenting as FUO.
【Key words】 Arteritis;Takayasu's arteritis;Fever of unknown origin;Tomography,X-Ray computed;Diagnosis
大 动 脉 炎(takayasu's arteritis,TAK) 是 指 累 及 或上下肢近端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常为局灶或节
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段性;且不是由动脉硬化、纤维肌发育不良或类似原因
典 型 病 例 根 据 美 国 风 湿 病 学 会(American College of 引起;符合上述 6 项中的 3 项者即可诊断。
Rheumatology,ACR)分类标准诊断并不困难。TAK 后 1.3 研究方法
期可导致不同部位动脉狭窄或闭塞,出现相应组织或器 1.3.1 资料收集 收集 7 例患者一般情况〔包括人口统
官缺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因 计学资料、病程、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心悸、
此早期诊断对制订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 头晕、头痛、乏力、关节疼痛、肌肉疼痛、四肢跛行、
要的作用。发热虽为 TAK 的常见临床症状之一,但多 血管杂音、双上臂血压和无脉症等)〕、实验室检查结
为一过性,以发热待查(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 果〔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红细胞沉降率
为表现的 TAK 临床少见,由于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 (ESR)、C 反应蛋白(CRP)、抗核抗体(ANA)、
及大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影像学表现,常造成诊治延迟,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白介素 6(IL-6)、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以 FUO 为表现的 TAK 均以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血清铁蛋白(Fer)〕、
个案报道为主,未能提供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正电 PET-CT 检查结果。PET-CT 检查由本院核医学科完成,
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影像报告由核医学科专业医师出具,分析受累动脉部位
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 及其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收集
CT)通过检测不同病灶的代谢活性,在心血管系统、 患者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CT 血管造影(CTA)及磁
神经系统、良 / 恶性肿瘤以及不明原因的发热等疾病的 共振血管成像(MRA)等影像资料。
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本 1.3.2 随访 每 3~6 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诊,
文分析了通过 PET-CT 确诊的以 FUO 为表现的 7 例早 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ESR 和 CRP;每 6~12 个月
期 TAK 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探讨 复查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CTA 或 MRA。
PET-CT 在 TAK 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旨在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IBM SPSS 26.0 软件进行数据处
临床提供借鉴。 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计数资料以
1 对象与方法 相对数表示。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 2013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2 结果
月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以 FUO 为 2.1 一般情况 共纳入 7 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
表现而最终通过 PET-CT 确诊为 TAK 的 7 例患者的临 龄 27~58 岁,平均年龄(37.9±10.6)岁;病程 1~6 个月,
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 平均(3.9±2.4)个月。7 例患者均以发热待查(100.0%)
疗转归等,并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及对近 30 年来的相 为表现,其中伴活动后心悸 1 例(14.3%),伴头晕 2
关文献进行复习。 例(28.6%),伴头痛 1 例(14.3%),伴乏力 2 例(28.6%),
1.2 诊断标准 目前临床诊断 TAK 多采用 1990 年 伴关节痛 2 例(28.6%),伴肌肉痛 1 例(14.3%);7
ACR 的分类标准 [2] :(1)发病年龄≤ 40 岁:40 岁 例患者血管杂音、四肢跛行、双上臂血压不对称、无脉
前出现症状或体征;(2)肢体间歇性运动障碍:活动 症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为阴性;1 例 27 岁患者有高血
时 1 个或多个肢体出现逐渐加重的乏力和肌肉不适, 压病史半年;所有患者血糖、血脂正常。
尤以上肢明显;(3)肱动脉搏动减弱:一侧或双侧 2.2 辅助检查结果
肱动脉搏动减弱;(4)血压差 >10 mm Hg(1 mm Hg 2.2.1 实验室检查 7 例患者白细胞计数(WBC)升高
9
=0.133 kPa):双侧上肢收缩压差 >10 mm Hg;(5)锁 〔参考范围(4~10)×10 /L〕5 例(71.4%),红细胞
12
骨下动脉或主动脉杂音:一侧或双侧锁骨下动脉或腹主 计数(RBC)降低〔参考范围(3.8~5.5)×10 /L〕3 例
动脉闻及杂音;(6)血管造影异常:主动脉一级分支 (42.9%),血红蛋白(Hb)降低〔参考范围(11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