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8
P. 21

·91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corrected age. The HC of AGA infants had an obvious trend of catch-up growth within 3 months of corrected age,while SGA
           infants'catch-up growth for HC was obvious after 3 months of corrected age,and it gradually slowed down after 12 months of
           corrected age. The body weight growth rate varied statistically across SGA,AGA and full-term infants during 40 weeks to 12
           months of corrected age(P<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s of growth rates in body length and HC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during 40 weeks to 24 months of corrected age(P<0.05). Conclusion The trends of catch-up growth for body weight,
           height and HC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SGA and AGA infants within 3 years old. Compared with AGA infants,the
           early catch-up growth rates of these three parameters in SGA infants were slower and imbalanced. Compared to full-term infants,
           the early catch-up growth rates of the three parameters in very premature infants were significantly slower. And the time point of
           peak for catch-up growth for each parameter vari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SGA and AGA infants.
               【Key words】 Infant,extremely premature;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Z scores;
           Catch-up growth


               随着医疗技术及营养支持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
                                                                本文价值及局限性:
           的出生率及存活率逐渐升高。我国每年出生的早产儿居                                 本文着重研究了极早产儿前 3 年的体格生长发育
           世界第二    [1] 。早产儿早期的生长模式不同于正常足月
                                                                情况,这部分早产儿宫内孕育时间短,各组织器官成
           儿,需通过适宜的追赶生长以缩小与同龄足月儿的差距。
                                                                熟度低,体格发育及神经系统发育均落后。本研究通
           追赶生长是指早产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去除某些阻碍生                             过对各时间段体格指标的监测,可以较客观地评估极
           长的因素(营养不良或疾病等)后出现的加速生长                     [2] ,
                                                                早产儿各时间段追赶生长的情况,并根据测量指标进
           以恢复到原有的生长轨道上。近年研究表明,低出生体
                                                                行更好地营养干预。同时,本研究揭示了极早产儿的
           质量儿童早期的快速追赶生长可能会增加成年后代谢性
           疾病和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3] 。目前主张低出生体质               生长模式,为临床促进极早产儿追赶生长提供了参考。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将神经系统发育追赶情况纳入研
           量儿童应采取“适度的追赶生长”,这样既避免了由于
                                                                究,完善极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评估。
           早期生长不足增加脑发育和体格发育落后的风险,又减
           少因过快追赶生长而增加成年后的慢性病风险。然而目                            各胎龄相应体质量        [5] ,将出生体质量在同胎龄平均体
           前“最适宜”的追赶生长模式仍没有标准,加强生长监                            质量的第 10 至 90 百分位的极早产儿归为 AGA 极早产
           测和合理评估是有效的探索手段。极早产儿胎龄小,各                            儿组,出生体质量在第 10 百分位以下的极早产儿归为
           组织器官发育成熟度相对更低,更需要重点关注他们的                            SGA 极早产儿组。其中 AGA 极早产儿组 109 例(男 60
           追赶性生长。目前国内对于早产儿体格指标的长期监测                            例、女 49 例),SGA 极早产儿组 11 例(男 7 例、女 4
           研究相对较少,国外已有对早产儿的远期随访,但对极                            例),同时间段出生的 121 例健康足月适龄儿(男 60 例、
           早产儿的研究仍属罕见。本研究对我院出生的极早产儿                            女 51 例)归为足月儿组。
           进行 3 年生长发育的回顾性研究,探索其追赶生长模式,                         1.3 方法
           为极早产儿出生后的随访提供参考,降低体格追赶生长                            1.3.1 资料收集 AGA、SGA 极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在
           失败率。                                                矫正年龄 40 周,矫正年龄 3、6、12、24 月龄,矫正年
           1 对象与方法                                             龄 36 月龄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并由儿保科医师采用相
           1.1 研究对象 选取 2017 年 08 月至 2018 年 09 月在               同测量工具对其体质量、身长、头围进行监测,体质量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诊治并在儿                             精确至 0.01 kg,身长和头围精确至 0.1 cm。
           保门诊按时体检的 120 例极早产儿(胎龄 28~32 周,                      1.3.2 评价方法 参照 2006 年 WHO 7 岁以下儿童生
           出生体质量 860~1 499 g)及同时间段出生的 121 例足                   长标准进行 Z 评分。Z 评分 =(实际测量值 - 该性别该
           月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在本院体检的体格指标资                             月龄平均值)/ 该性别该月龄标准差。正常 Z 评分范围
           料。早产儿体检频率参考《中国儿童体格生长评价建                             为-2~2。生长速率=(后一年龄Z评分﹣前一年龄Z评分)
           议》  [4] :出院后6月龄内1次/月,6~12月龄1次/2                     / 两个年龄点间隔时间(月)。由于儿童生长发育存在
           个月,1~3 岁 1 次 /3 个月。排除标准:有外科手术史、                     地区差异,本研究选择了同地区的足月儿作为参照。
           发育异常、遗传代谢性疾病、体格指标数据不全。本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
           究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                            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P 25 ,P 75 )表示,
           2021ky300)。                                         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 检验)。
           1.2 分组 根据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 age,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SGA) 及 适 于 胎 龄 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 age,     2 结果
           AGA)的定义     [3] ,参照 Fenton 早产儿生长曲线查找                2.1 一般资料 极早产儿 120 例,出生胎龄 28~32 周,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