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中国全科医学2022-01
P. 57
·18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2
非快速眼动睡眠 3 期占总睡眠时间比例(N3%)及快眼 17.8)kg/m 。轻度 OSA 组 86 例,男 55 例、女 31 例;
动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R%)、OAHI、觉醒指数 中位年龄为 6.6(5.4,8.4)岁;中位 BMI 为 16.7(14.5,
2
(arousalindex,ArI)、 氧 减 指 数(oxygen desaturation 19.1)kg/m 。中重度 OSA 组 77 例,男 49 例、女 28 例;
index,ODI)、平均 SpO 2 以及最低 SpO 2 。睡眠分期及 中位年龄为 6.6(5.7,8.3)岁;中位 BMI 为 17.4(15.3,
2
呼吸事件判定标准:按照美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判读手 22.0)kg/m 。三组儿童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
2
册,由睡眠中心有经验的儿科 PSG 技术人员对睡眠数 学 意 义(χ =0.087,P=0.957;Z=0.038,P=0.981)。
据进行人工判读(不同设备监测结果一致)。OAHI 指 三组儿童 BMI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32,
每小时发生阻塞性呼吸暂停、混合性呼吸暂停以及低通 P=0.036);重度 OSA 组 BMI 高于原发鼾症组,差异有
气的次数。ArI 指睡眠中平均每小时微觉醒发生的次数。 统计学意义(P<0.01)。
ODI 指睡眠中平均每小时经皮动脉 SpO 2 下降≥ 3% 发 2.2 PSG 指 标 比 较 三 组 儿 童 N1%、R%、OAHI、
生的次数。(3)注意缺陷、多动 - 冲动情况:由睡眠 ArI、ODI、平均 SpO 2 、最低 SpO 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中心工作人员,面对面询问儿童家长,完成注意缺陷、 意义(P<0.05)。三组儿童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
多动 - 冲动诊断量表父母版 [4-6] 评价。该量表内容涉及 N2% 及 N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
注意缺陷(A1~A9)、多动 - 冲动(B1~B9)核心症状, 重度 OSA 组 N1%、OAHI、ArI、ODI 均高于原发鼾症
共18个条目,每个条目为二分类选项,回答“是”与“否”, 及轻度 OSA 组,平均 SpO 2 和最低 SpO 2 均低于原发鼾
用于注意缺陷、多动 - 冲动症状评定。根据我国注意缺 症组、轻度 OS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陷多动障碍(ADHD)的儿科专家共识 [7] ,满足注意 中重度 OSA 组 R% 低于原发鼾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缺陷症状≥ 6 条者,为注意缺陷;满足多动 - 冲动症状 义(P<0.05);轻度 OSA 组 OAHI、ArI、ODI 均高于原
≥6条者,为多动-冲动;满足注意缺陷症状≥6条和/或 发鼾症组,最低 SpO 2 低于原发鼾症儿童,差异有统计
多动 - 冲动症状≥ 6 条者,为注意缺陷、多动 - 冲动诊 学意义(P<0.05)。见表 1。
断量表阳性。 2.3 注意缺陷、多动 - 冲动及注意缺陷、多动 - 冲动
1.4 统 计 学 方 法 应 用 JMP 11.0 软 件(SAS Institute 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比较 三组儿童注意缺陷及注意缺
Inc.)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陷、多动 - 冲动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
±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 学意义(P<0.05);三组儿童间多动 - 冲动发生率比较,
较使用 Tukey-HSD 事后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 OSA 组注意缺
资料以 M(Q 1 ,Q 3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 Wilcoxon 秩 陷及注意缺陷、多动 - 冲动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高于原
和检验,并通过对每对执行 Wilcoxon 秩和检验完成两 发鼾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见表 2。
2
两比较。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 检 男性儿童注意缺陷、多动 - 冲动及注意缺陷、多
验,多组间两两比较使用 Bonferroni 方法调整每个检验 动 - 冲动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
水平,即 P'=α/n,α=0.05,n= 比较的次数,P'=0.016 7。 计学意义(P<0.05),见表 3。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及
采用双侧检验,以 P<0.05 或校正后的 P'<0.016 7 为差 注意缺陷、多动 - 冲动诊断量表阳性发生率高于学龄前
异有统计学意义。 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期儿童和学
2 结果 龄前儿童儿童多动 - 冲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2.1 基本情况 原发鼾症组 76 例,男 47 例、女 29 例; 义(P>0.05),见表 4。男性儿童注意缺陷 A1、A2、
中位年龄为 6.8(5.7,8.1)岁;中位 BMI 为 15.6(14.3, A3、A4、A5、A8、A9 及 多 动 - 冲 动 B1、B2、B4、
表 1 三组 SDB 儿童多导睡眠监测指标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polysomnography parameters among three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SDB
总睡眠时 睡眠效率 N1% N2% N3% R% OAHI ArI ODI 平均 SpO 2 最低 SpO 2
组别 例数 间( ±s, ( ±s, ( ±s, ( ±s, ( ±s, ( ±s, 〔M(Q 1 ,Q 3 ), 〔M(Q 1 ,Q 3 ), 〔M(Q 1 ,Q 3 ), 〔M(Q 1 , 〔M(Q 1 ,
min) %) %) %) %) %) 次 /h〕 次 /h〕 次 /h〕 Q 3 ),%〕 Q 3 ),%〕
原发鼾症组 76 460.0±44.1 89.2±6.1 9.1±3.8 48.7±6.8 22.6±6.0 19.6±4.3 0.4(0.1,0.7) 5.7(4.3,7.2) 0.5(0.1,1.1) 98(97,98) 94(92,95)
轻度 OSA 组 86 459.7±49.9 89.0±8.0 10.6±4.9 47.6±6.8 22.6±6.0 19.2±4.0 2.2(1.7,3.0) a 7.0(5.7,9.3) a 1.1(0.6,2.6) a 98(97,98) 92(90,94) a
ab
ab
ab
a
中重度 OSA 组 77 456.6±38.9 88.2±7.2 12.4±4.7 ab 47.2±6.9 22.5±4.9 17.8±3.4 11.3(7.6,18.8) 11.9(8.5,15.2) 9.2(4.1,16.5) 97(97,98) ab 88(84,91) ab
F(Z)值 0.138 0.474 10.610 1.015 0.001 4.480 211.426 c 98.525 c 130.980 c 12.519 c 75.760 c
P 值 0.872 0.623 <0.001 0.364 0.999 0.012 <0.001 <0.001 <0.001 0.002 <0.001
注:SDB= 睡眠呼吸障碍,OSA=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N1%= 非快速眼动睡眠 1 期占总睡眠时间比例,N2%= 非快速眼动睡眠 2 期占总睡眠
时间比例,N3%= 非快速眼动睡眠 3 期占总睡眠时间比例,R%= 快眼动睡眠占总睡眠时间比例,OAHI= 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rI= 觉醒指数,
c
a
b
ODI= 氧减指数,SpO 2 = 血氧饱和度;与原发鼾症组比较, P<0.05;与轻度 OSA 组比较, P<0.05; 为 Z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