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2023-01-中国全科医学
P. 52
2023年1月 第26卷 第1期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47·
表 7 退而不休对老年人入睡时点影响的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
Table 7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working after retirement on the time go to sleep in Chinese older people
模型 1 模型 2
变量
2
2
OR(95%CI) χ 值 P 值 OR(95%CI) χ 值 P 值
性别(女) 0.890(0.714,1.110) 1.072 0.301 0.834(0.667,1.043) 2.527 0.112
年龄 0.963(0.944,0.981) 14.992 <0.001 0.953(0.934,0.972) 22.245 <0.001
学历(小学及以下) 0.820(0.646,1.042) 2.639 0.104 0.875(0.687,1.115) 1.169 0.280
婚姻状况(无配偶) 1.284(0.969,1.701) 3.029 0.082 1.239(0.934,1.642) 2.213 0.137
户籍所在地(农村) 0.515(0.409,0.648) 31.865 <0.001 0.588(0.462,0.749) 18.532 <0.001
过去两周身体不适(否) 0.756(0.611,0.934) 6.684 0.010 0.768(0.621,0.950) 5.901 0.015
移动上网情况(否) 0.435(0.335,0.565) 39.122 <0.001 0.464(0.357,0.603) 32.761 <0.001
人格特征
尽责性 0.919(0.773,1.092) 0.916 0.338 0.936(0.787,1.113) 0.561 0.454
外向性 1.051(0.920,1.202) 0.536 0.464 1.053(0.921,1.204) 0.572 0.449
亲和性 1.112(0.926,1.335) 1.295 0.255 1.099(0.916,1.320) 1.034 0.309
开放性 1.041(0.915,1.186) 0.376 0.540 1.047(0.919,1.192) 0.480 0.489
神经质 0.957(0.862,1.062) 0.696 0.404 0.963(0.867,1.069) 0.503 0.478
退而不休(否) — — — 1.596(1.253,2.033) 14.311 <0.001
注:—表示无此项数据;模型 1 执行控制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户籍所在地、过去两周身体不适、移动上网、人格特征)
与因变量的回归模型,模型 2 执行自变量(退而不休)、控制变量与因变量的回归模型
睡时点;年龄越大的老年人越易睡眠时长异常、入睡时 睡眠质量感知、更正常的睡眠时长、更早的入睡时点。
点较晚,这与现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如研究表明身体 睡眠质量感知是个体对自身睡眠效率与效果的评价,是
疼痛程度与老年人睡眠质量明显相关,躯体的不适会 反映个体睡眠质量的重要主观指标,睡眠主观评价己经
明显干扰个体入睡效率、延长个体入睡时长,从而导 成为睡眠障碍诊断与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16] ;睡眠时
致整体睡眠质量较差 [25] ;至于年龄,已有较多研究表 长则是反映个体睡眠质量的重要客观指标,也是影响个
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以致生 体健康状况的间接或直接因素,现有研究表明睡眠时间
理健康水平降低,从而导致老年人睡眠质量遭受负面 长期过短会诱发不同程度的相关疾病,如心血管疾病、
影响 [26-27] 。由此可见,高龄及身体状况较差老年人的 精神疾病等 [33] ;入睡时点是反映个体睡眠习惯与睡眠
睡眠质量需重点关注。 质量的参考指标,相关研究表明熬夜晚睡是个体健康的
本研究结果表明,学历、婚姻状况、移动上网情况、 危险因素 [34] 。综上可见,退而不休的老年人睡眠健康
人格特征对老年人睡眠质量存在影响。(1)学历较低 状况相对更好。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为:(1)劳
的老年人睡眠质量感知相对悲观,这可能是因为受教育 动本身及劳动所获得的金钱收入均可以给个体带来幸福
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进而影响到了睡 感 [35-36] ,而幸福感的提升可以改善个体的睡眠质量 [37] 。
眠质量感知 [28] 。(2)有配偶的老年人睡眠时长更为正常, (2)研究表明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利于帮助个体形成健
这可能是因为有配偶的老年人感知社会支持水平相对较 康的昼夜节律与生理节律,促使个人体分泌适量的褪黑
高,进而对睡眠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 [29] 。(3)使用 素 [38] ,从而保护个体的睡眠质量 [39] 。老年人按时上
手机移动上网的老年人入睡时点相对较晚,已有研究表 班与下班的工作作息规律可能有助于老年人拥有更正常
明睡前使用智能手机可对老年人睡眠时点产生延迟作 的睡眠时长。
用 [30] 。(4)神经质人格特征的老年人睡眠质量感知较差, 综上,老年人退休后继续参与劳动有利于其保持良
亲和性人格特征的老年人睡眠质量感知较好,这与其他 好的心理、生理与睡眠健康水平,促进健康老龄化战略
研究基本一致 [31-32] 。即神经质人格特征的老年人更容 的实施推进;同时,积极的劳动参与能提升老年人社会
易产生烦恼、愤怒等消极情绪,这对睡眠质量的感知具 参与的程度,补充老龄人力资源,推进我国积极老龄化
有消极作用;相反,亲和性人格特征的老年人更容易拥 的发展进程。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以支
有活跃、友好与热情的积极心理状态,睡眠质量感知通 持老年人退而不休,如积极推进延迟退休政策、出台退
常相对乐观。 休老年人的灵活就业政策等,为“银发工作者”提供相
本研究结果表明,退而不休的老年人拥有更乐观的 应的环境与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