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2022-32-中国全科医学
P. 6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4033·


                                                               也是普遍存在的,SONG 等          [15] 对 806 例健康受试者同
                                                               时测量双臂血压,所有受试者的 IASBPD/IADBPD 的
                                                               均值为 3.3/2.0 mm Hg,其中 3.7% 的受试者的 IASBPD
                                                               ≥ 10 mm Hg,双臂间收缩压生理性差异可能主要归
                                                               因于左右肱动脉解剖结构差异以及优势手                    [16] 。而臂
                                                               间血压的异常增大可能与不对称性分布的外周血管疾
                                                               病有关   [17] ,CLARK 等  [18] 的荟萃分析显示,IASBPD
                                                               ≥ 10 mm Hg 诊断外周血管疾病的灵敏度为 32%,特
                                                               异度为 91%,灵敏度较低的原因可能与外周血管狭窄
                                                               程度较低或患者存在双侧对称动脉狭窄有关,IASBPD
                                                               ≥ 10 mm Hg 和锁骨下动脉狭窄〔RR=8.8,95%CI(3.6,
                                                               21.2)〕及外周血管疾病〔RR=2.4,95%CI(1.5,3.9)〕
                                                               显著相关。
              注:IASBPD= 臂间收缩压差,BMI= 体质指数,SBP= 收缩压,                 既往关于 IASBPD 与动脉硬化指标之间关系的
           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 mm Hg=0.133kPa                   研究均将简易获得的 IASBPD 作为因变量,分析
                图 1 IASBPD 与动脉硬化的亚组分析及交互作用检验                   IASBPD ≥ 10 mm Hg 发生的影响因素。CANEPA 等           [9]
           Figure 1 Subgroup analysis and interaction test of inter-arm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fference and arterial stiffness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  纳入 1 045 例社区老年人,构建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
                                                               型发现,cf-PWV 越大,IASBPD ≥ 10 mm Hg 的发生风
           对动脉硬化给出明确的定义。本研究将 IASBPD 这一参                        险越高〔OR=1.24,95%CI(1.05,1.48),P=0.01〕;
           数作为自变量,并以 baPWV>1 800 cm/s 为动脉硬化,                   SU 等 [10] 纳入 1 120 例患者的横断面研究发现,baPWV
           分析其与 baPWV 及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并在相应的亚                         每增加 1 cm/s,IASBPD ≥ 10 mm Hg 发生风险增加 0.1%
           组中检验 IASBPD ≥ 10 mm Hg 与动脉硬化关系的稳健                   〔OR=1.001,95%CI(1.000,1.001),P=0.022)〕;
           性,旨在探究 IASBPD 是否可以作为一个反映动脉硬化                        IIDA 等 [7]  在 234 例高血压患者中发现,logPP/Svi 越
           的简易指标。                                              大,IASBPD ≥ 5 mm Hg 发生的风险越大(OR=1.264,
               本研究纳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 IASBPD                          P=0.016)。本研究采用线性回归和 Logistic 回归分析
           ≥ 10 mm Hg 的 发 生 率 为 11.4%(780/6 834),              IASBPD 与 baPWV 和动脉硬化的关系,在充分调节性别、
           IASBPD ≥ 10 mm Hg 组的男性患者和动脉硬化占比更                    年龄、BMI、收缩压、IASBPD、血清肌酐、总胆固醇、
           高,IASBPD ≥ 10 mm Hg 组 的 三 酰 甘 油、 血 清 肌 酐            空腹血糖、三酰甘油、HDL-C、LDL-C 这些影响动脉
           和 baPWV 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ASBPD 与                      弹性的相关指标后,IASBPD 依然是 baPWV 的影响因素,
           baPWV 呈正相关,构建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                  IASBPD 每增加 1 mm Hg,baPWV 增加 4.3 cm/s〔B=4.31,
           IASBPD ≥ 10 mm Hg 是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且                    95%CI(3.29,5.31),P<0.05〕,IASBPD ≥ 10 mm Hg
           在 LDL-C ≥ 3.4 mmol/L 的患者中,这一关系更显著。                  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OR=2.28,
               臂间血压差异在临床诊疗中很常见,既往研究发现                          95%CI(1.76,2.94),P<0.001〕。与既往研究相比        [7,9-10] ,
           高血压患者中 IASBPD ≥ 10 mm Hg 的发生率为 11.2%                本研究将 IASBPD 作为自变量,动脉硬化及 baPWV 作
           〔95%CI(9.1,13.6)〕    [13] ,本研究的原发性高血压               为因变量,调整的变量更充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患者的 IASBPD ≥ 10 mm Hg 的发生率为 11.4%,与之                且本研究样本量更大。
           一致。此外,本研究对于双上臂的血压测量采用示波                                 IASBPD 异常增大的原因可解释 IASBPD ≥ 10 mm
           法同步四肢血压测量仪器进行三次测量,以此获得的                             Hg 与 baPWV 及动脉硬化风险增加的相关性,左右两臂
           IASBPD 数值重复性良好,而单肢序贯测量方式因“白                         血压相似是机体微调节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结果,而动
           大衣效应”和短时血压变异,往往会造成 IABPD 数值                         脉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以及其后续的不对称性的动脉硬化
           被高估以及 IASBPD ≥ 10 mm Hg 的可重复性低          [4,14] 。    分布导致这一血流动力学稳态被破坏,动脉反射波增
               CLARK 等 [5] 最新的 Meta 分析纳入了 24 项研究,              加两臂的血流动力学的不平衡程度,进而造成双臂血
           共包含 53 827 例受试者,推荐 IASBPD 的正常上限值                    压测量值的差异变大          [19] ,虽然既往研究报道 IASBPD
           为 10 mm Hg,我国最新的《同步四肢血压和臂踝脉                         ≥ 10 mm Hg 和外周动脉狭窄性病变显著相关,但这些动
           搏波速度测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4] 推荐正常        脉狭窄病变所致的 IASBPD 异常增大往往多为 35 mm Hg
           IASBPD<10 mm Hg,因此双臂血压差异在健康人群中                      以上,而在较低的 IASBPD 水平(如 10 或 15 mm Hg),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