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中国全科医学2022-30
P. 103
·381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校医既接受学校管理,又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 质控环节。在检查现场将检查结果登记在册,后统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出资在学校建立校卫生室,学校 利用 Excel 软件进行记录,并通过 SPSS 20.0 软件进行
2
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学生健康管理方面进行了紧密合 统计分析,采用趋势 χ 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儿童
作,本研究选择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青少年体格健康差异趋势,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
1.2 检查方法 体态检查包括颈椎(是否存在颈椎前 意义。
引、颈椎左弯曲、颈椎右弯曲)、肩背(是否存在圆肩、 2 结果
平背、高低肩)、脊柱(是否存在胸椎后凸、脊柱侧弯)、 2.1 体态检查结果 本研究纳入调查的 11 318 名学
骨盆(是否存在骨盆前倾、骨盆后倾、骨盆向右旋转、 生中男生 6 260 名、女生 5 058 名;小学生 7 979 名、
骨盆向左旋转)、下肢(是否存在膝关节过伸、X 型腿、 初中生 3 339 名。体态检查异常 4 679 名,异常率为
O 型腿)、踝足(是否存在扁平足、高弓足、足外翻、 41.34%, 其 中 颈 椎 异 常 28 名(0.25%)、 肩 背 异 常
足趾外翻)检查,检查方法为 3D 足底筛查设备及标准 1 069 名(9.45%)、脊柱侧弯 414 名(3.66%)、骨盆
化体态评估法结合。体态评估方法及标准见表 1。视力 异常 207 名(1.83%)、下肢异常 1 412 名(12.48%)、
检查方法为视力筛查仪和视力筛查表结合,视力筛查采 踝足异常 2 920 名(25.80%)。随年级的升高,高低肩、
用 RM-9000 电脑验光仪,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胸椎后凸、脊柱侧弯、O 型腿、足趾外翻检出率升高,
1.3 统计学方法 质量控制:筛查人员筛查前统一培 膝关节过伸、扁平足、足外翻检出率下降(P<0.05),
训筛查方法及数据登记标准,筛查现场由校医做好现场 见表 2。
表 1 本研究体态评估方法及标准
Table 1 Methods and standards used for posture evaluation
评估项目(测量方法) 评估要求 评估标准
标准体态正面观 头部处于正中位,身体两侧的耳、肩、胸廓下部、髂嵴、 中垂线穿过脸的中间,由前额、鼻子到下巴,向下依次穿过
膝和踝骨应该处于水平位上。 骨柄、胸骨、剑突、肚脐,两侧大腿、小腿、足踝中央。
标准体态背面观 身体两侧的肩、肩胛骨、髂嵴、臀横纹和膝横纹应该处 胸腰椎成一条直线,如果胸腰椎不成一条直线,可考虑有脊
于水平位上,肩胛骨应平贴着上背部,身体不侧倾。 柱侧弯的改变。骨盆应保持中立位,两侧髂后上棘呈水平位,
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标准体态侧面观 头部不前倾或后仰,颈椎保持正常曲度,轻微前曲,不 要求眉骨下方(眼睛上延)和耳朵上延在一条水平线上,颈
能过直,身体的耳垂、肩峰、躯干中间、髂嵴、膝关节 椎保持正常曲度,轻微前曲,不能过直。评估要求耳垂与肩
中央、腓骨外髁应该处于竖直排列位置。 峰突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颈椎前引、颈椎左弯曲、 端坐位或直立位,避免胸腰椎段屈曲。 下颈段和上胸部屈曲角度增加,上颈段伸展增加为颈椎前引、
颈椎右弯曲 两侧耳垂水平线来判断,左侧耳垂水平线低为颈椎左弯曲,
右侧耳垂水平线低为颈椎右弯曲。
圆肩、平背 自然站立,双臂自然下垂,双脚并拢并且脚尖朝前(观 肩胛骨应平贴着上背部,外翻越严重,说明圆肩越严重。
察肩胛骨是否外翻)。
高低肩 肩部处于水平位,不耸肩也不塌肩,两边肩应在同一水 双侧肩峰的高度差 <2 cm 为轻度,2~4 cm 为中度,>4 cm 为
平面上(如果两侧高度不一致,表示有高低肩),以双 重度。
侧肩峰的高度差来判断。观察两个耳朵和肩的距离是否
相等(如果两侧距离不相等,表示头有侧倾)。
胸椎后凸 观察及测量法。 以胸椎后面最突出的椎体顶端为原点,分别向耳垂、髂嵴引
线,形成的夹角为 220°。当夹角较 220°增加 <10°为轻度,
增加 10° ~20°为中度,增加 >20°为重度
脊柱侧弯 观察及测量法。 观察双肩是否等高,是否有一侧肩胛骨更向后突起,肩胛下
角是否等高,背部是否隆起、是否对称,触摸腰部是否隆起、
是否对称,棘突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骨盆前倾、骨盆后倾、 是当髂前上棘位于耻骨联合之前时骨盆的位置。 骨盆应保持中立位,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处于同一垂直平面
骨盆向左旋转、骨盆向 上。当髂前上棘超过耻骨垂直面时,表示骨盆前倾,当耻骨
右旋转 超过髂前上棘垂直面时,表示骨盆后倾,当双侧髂嵴的高度
差 <2 cm 为“轻度”,2~4 cm 为中度,>4 cm 为重度。
膝关节过伸 膝关节中心为原点,分别向外踝、髂嵴引线,根据两线 当该角度比 180°增多 0~10°为轻度,增多 10° ~20°为中
角度来判断。 度,增多 20°及以上为重度。
X 型腿 以踝关节距离来判断。 踝关节距离差 <1.5 cm 为正常,1.5~3.0 cm 为轻度,3.0~6.0
cm 为中度,>6.0 cm 为重度
O 型腿 严重程度以股骨内侧髁的距离来判断。 当股骨内侧髁的距离差在 0~<3 cm 为轻度,3~<5 cm 为中度,
≥ 5 cm 为“重度”。
扁平足、高弓足、足外 采用 3D 足底压力筛查系统筛查。 —
翻、足内翻、足趾外翻
注:—表示无此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