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2022-25-中国全科医学
P. 79

·314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表 3 关联式编码形成的范畴关系                                   表 4 两轮专家函询的专家基本情况
              Table 3 Categorical relationships formed by associative coding  Table 4 Basic information of experts attending a two-round Delphi survey
               主范畴         附属范畴              初始范畴                         项目               例数        占比(%)
           功能和职责         诊室功能           流行病学调查                 性别
                                        主动引导就诊                   男                           4         33.3
                                        发热患者跟踪管理                 女                           8         66.7
                         诊室职责           预检分诊                   年龄(岁)
                                        诊断上报                     30~45                       6         50.0
                                        转运流程                     >45~60                      6         50.0
                                        跟踪与随访                  最高学历
                                        转运和随访                    本科                          4         33.3
                                        功能与任务执行                  硕士研究生                       3         25.0
           诊室设置要求        房屋要求           诊室规范化设置                  博士研究生                       5         41.7
                         设施设备           基本设施设置                 职业(务)
                                        宣传栏                      高校教师                        5         41.7
                                        防护用品储备                   发热哨点诊室管理者                   6         50.0
                         标志标识           标志标识导引                   卫生发展研究机构人员                  1          8.3
           人员配备          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资质                 专业领域
                         行政人员           成立质控管理小组                 卫生政策与管理                     7         58.3
                         联合团队           人员配备                     医疗保障                        2         16.7
                                        完整的会诊模式                  全科医学                        3         25.0
           工作流程          预检分诊           就诊流程                   专业工作年限(年)
                         接诊与处置          健康宣教                     5~10                        3         25.0
                                        随访管理                     >10~15                      2         16.7
                                        处置方式                     >15                         7         58.3
                                        转诊流程
           工作规范          接诊工作规范         信息登记与检测                点诊室建设与运行方面的文献报道较少,在此种情况下,
                         防护规范           医务人员防护
                                                               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探索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
                         管理规范           闭环管理                   标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12-13] 。
                                        培训与监督
                                                               3.2 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本研
                                        隔离与消毒
                                        管理制度                   究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初步构建发热哨点诊室评价指
                                                               标,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咨询法对指标进行遴选,并
           <0.100 0,说明指标权重设置合理,见表 5。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检验各级指标逻辑
           3 讨论                                                一致性。将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有助
           3.1 构建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                           于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量化性、可测性和客观性                    [14-15] 。
           实用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上海市在全国                            12 名函询专家在卫生政策与管理 / 医疗保障 / 全科医学
           范围内率先探索建设发热哨点诊室,旨在充分发挥社区                            领域均具有≥ 5 年的工作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疫情
           卫生服务中心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网                             防控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靠性相对较高。两轮
           底”“第一道防线”作用,尽早落实“四早”原则,即                            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 100.0%,专家权威系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 。随后全国范围           数均 >0.70,提示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性均较高。第 2
           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学习借鉴上海经验和做法,着手建                            轮专家函询的 Kendall's W 系数为 0.320(P<0.001),说
           设和改造基层发热哨点诊室            [2] 。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              明专家协调程度良好。通过对专家意见进行分析和整理,
           炎疫情防控期间的产物,发热哨点诊室的建设与改造,                            并结合专家意见对评价指标进行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
           以及组织架构、管理团队及运行流程的打造等尚无成熟                            了具有共识性的研究成果           [16] 。本研究发现,将扎根理
           经验可供借鉴。2003 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疫情过后,                         论运用于(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
           全国各二、三级医院纷纷设立的发热门诊为发热哨点诊                            有较强的操作性、可行性,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
           室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但由于两者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领域的应用                     [17] 。
           发挥的功能、覆盖范围不同,发热门诊运作模式对发热                            3.3 发热哨点诊室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
           哨点诊室的适用性较弱          [11] 。目前,尚缺乏应用于发热               性 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底,上海市社区发热哨点
           哨点诊室运行情况评价的指标体系,且国内有关发热哨                            诊室累计接诊超过 2.5 万人次。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