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5 - 2022-24-中国全科医学
P. 85

·302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表 3 测序阳性真菌分布 〔n(%)〕                               表 4 测序阳性病毒种类分布〔n(%)〕
           Table 3 The distribution of fungi species detected by use of mNGS   Table 4 The distribution of viral species detected by use of mNGS
           technology                                          technology
                 菌属(种)             平均序列          构成比                   病毒类型              平均序列         构成比
                 限制马拉色菌              69         28(70.0)                 CMV               595       26(26.8)
                 马拉色菌属                3         2(5.0)               各型细环病毒                23        19(19.6)
                  德氏根霉                6         1(2.5)                 EB 病毒               307       13(13.4)
                 白色念珠菌               834        1(2.5)            人类 β 疱疹病毒 6B 型           209        6(6.2)
                   土霉菌              4 570       1(2.5)               人腺病毒 14 型              8         5(5.2)
                   曲霉属                3         1(2.5)               人腺病毒 55 型             42         5(5.2)
                近平滑假丝酵母               3         1(2.5)             人类 α 疱疹病毒 1 型           372        5(5.2)
                 球形马拉色菌              105        1(2.5)               人多瘤病毒 1 型            2 838       4(4.1)
                 近平滑念珠菌              15         1(2.5)               人腺病毒 B 型              61         2(2.1)
                阿萨西毛孢子菌             123 053     1(2.5)               人腺病毒 11 型              3         2(2.1)
                比氏肠微孢子虫               6         1(2.5)               人腺病毒 E4 型              1         2(2.1)
                  聚多曲霉                4         1(2.5)             人类 β 疱疹病毒 7 型           33         2(2.1)
                    合计               —         40(100.0)           人类 α 疱疹病毒 3 型          4 849       1(1.0)
              注:—表示无相关数据                                             人多瘤病毒 7 型             212        1(1.0)
                                                                     人腺病毒 7 型               1         1(1.0)
           色念珠菌、阿萨西毛孢子菌。mNGS 技术未检出相关病                                人腺病毒 12 型             41         1(1.0)
           原微生物但其他检测方法检出的样本数为 8 个,概率为                               肝炎GB病毒C型                5         1(1.0)
           21.0%,相关病原微生物包括嗜麦芽窄食单胞菌、EB 病                              乙型肝炎病毒                23         1(1.0)
           毒、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此                                      合计                —        97(100.0)
           外,根据 mNGS 技术检测结果调整用药的有 6 例患者,                          注:CMV= 巨细胞病毒;—表示无相关数据
           其中 4 例患者经治疗好转,2 例患者治疗效果欠佳,治
                                                                      表 5 mNGS 技术与其他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
           疗效果欠佳患者系多重感染且免疫力低下,见表 6。                            Table 5 Detection results by use of mNGS technology and other three test
           3 讨论                                                methods
               恶性血液病患者由于受原发病的影响,免疫力低,                             检测方法       4 种方法同时检       阳性样本数       阳性率
           传统的化疗药物会导致其免疫力进一步受到影响,感染                                          测样本数(个)          (个)        (%)
                                                                  mNGS 技术         38           38        100.0
           风险增加    [7] 。虽然近年来免疫抑制剂和小分子靶向药
                                                                   培养法            38           10        26.3
           物的使用改变了血液病患者的治疗前景,但其与患者                                G/GM 试验         38           13        34.2
           潜在的感染风险关系密切           [8] 。研究表明,感染是超过                  PCR 检测          38            7        18.4
           60% 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原因,病原微生物                             注:在进行 mNGS 技术检测的同时,大多数患者进行培养、G/
           感染所占比重从高到低依次为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                            GM 试验、PCR 检测
           毒感染   [9] 。有研究指出血液病患者和肿瘤患者血流感
           染的总死亡率为 12.3%       [10] 。此外,也有研究表明血流               达 70% [11] 。以上研究说明血液病患者极易发生感染,
           感染是肿瘤患者 30 d 内死亡的影响因素,其死亡率为                         及时检测出引发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对于正确使用抗感染
           22%,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死亡率可高                           药物、快速控制感染及降低血液病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

                                             表 6 根据 mNGS 技术检测结果调整用药情况
                                Table 6 Medications adjusted for seven patients by the mNGS technology detection results
             患者                       送检前使用药物                           调整用药            调整用药情况           治疗
             编号                                                          病原体                             效果
              25    利奈唑胺 + 美罗培南 + 卡泊芬净 + 两性霉素 B+ 复方新诺明                  EB 病毒           加用阿昔洛韦           好转
              33    利奈唑胺口服混悬液 +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 两性霉素 B                 白色念珠菌        加用卡泊芬净 + 氟胞嘧啶        好转
              16    无                                                 乙型肝炎病毒             恩替卡韦            好转
              35    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 + 美罗培南 + 卡泊芬净 + 伏立康唑                    土曲霉            卡泊芬净加量           欠佳
              17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 替加环素 + 卡泊芬净                           曲霉属             伏立康唑            欠佳
              46    注射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钠 + 替加环素 + 卡泊芬净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加用米诺环素           好转
              注:患者编号顺序同图 1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