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2022-22-中国全科医学
P. 19
·270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量高”,项目初步实现了为中西部地区培养基层卫 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长期
生人才的目的。 保留的效果仍有待观察。
3.1 我国订单定向医学生农村生源比例高,有利于长 3.4 我国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发展情况尚不明朗,
期基层保留 订单定向医学生多来自农村,这与泰国 进一步的研究应着眼于此 目前关于订单定向医学
的培养项目一致(农村来源比例为 59.2%) [103] ,但 生毕业后职业发展情况的研究不多,在执业医师考
与日本的培养项目不同(2010 年 63 所日本院校中,订 试方面,研究发现 90% 的订单定向医学生在毕业后
单定向医学生来自城市的比例为 69%) [96,106,108] 。这 1 年内可通过执业医师考试,与日本的研究结果相似,
与国情有关,2010 年日本农村人口占比为 9.3%,而 但缺乏订单定向医学生和普通临床医学生执业医师
2015 年中国的农村人口占比为 44.6%,2017 年泰国 考试通过率的直接比较。日本的相关研究发现,订
为 50.8% [111] ,相比之下,三者订单定向医学生中农 单定向医学生的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高于普通临床
村比例均高于国家当年农村人口比例。这不仅符合 医生,原因在于:订单定向医学生录取时考虑其高
政策本身助学的理念,同时许多证据表明,农村背 中表现、高中学校推荐信、笔试情况、面试情况等
景是毕业生基层执业的促进因素 [112-113] ,有利于提 多方面因素,这些被重视的因素可能有助于订单定
高履约率。 向医学生更快地通过执业医师考试 [108] 。
3.2 我国订单定向医学生动力不足,在校学习态度和 比较国外和国内的研究,发现:国内订单定向项
成绩有待提高 订单定向医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低 目的研究较少关注毕业生,当然这和政策实施的时间
于非订单定向医学生,这与泰国的研究结果一致 [102] 。 较短有一定关系,但是相较于在校生,毕业生随访难
可能有以下原因:第一,订单定向医学生一般比同 度和成本更高,这是导致上述研究现状的重要原因;
校非订单定向医学生高考成绩低,在学习能力上有 订单定向项目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数实证研究
一定区别;第二,订单定向医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 为描述性分析,在部分进行解释性分析的研究中几
经签订了就业协议,所以在学习上缺乏来自就业方 乎全部使用 Logistic 回归,而国外的研究不仅在统计
面的压力 [41] ;第三,因“免学费”“包就业”等优 方法上有所创新,如将 Cox 模型应用到长期保留率的
惠条件报考此专业,对专业本身缺少兴趣 [114] ;第四, 分析中 [99] ,同时在思想方法上也灵活巧妙,如用“农
基层就业环境、福利待遇差导致的个人发展前景不 村人口密度”间接表示执业地点 [99] 。
乐观对其学习意愿和态度产生了消极影响 [115] 。 未来关于订单定向项目的研究,应重点着眼于以
3.3 我国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情况较好,长期保留 下 3 个方面:第一,订单定向毕业生长期留任基层医
情况有待继续观测 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的实际履 疗卫生机构的情况。至 2021 年 7 月,大部分第一届
约率为 93.6%,表明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对 订单定向医学生已经完成义务服务期,真正有多少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招募的效果较好。实际履约 业生长期留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这应该是研究者
率远高于在校生的履约意愿(66.2%)。可能存在以 们未来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第二,订单定向医学
下原因:第一,受迫于合同中“违约金”和“信用分” 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职业发展差”是导致订
等的压力 [86,88] ,部分履约意愿不高的毕业生实际选 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62-67] ,那
择了履约;第二,发表偏倚,某些履约率较低的研 么实际到基层工作的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职业发展
究结果可能存在不被报告的可能;第三,相较于在 情况如何?职业发展情况对其基层长期保留率有怎
校生履约意愿的调查,毕业生实际履约率的调查回 样的影响?值得关注。第三,评价订单定向医学毕业
复率更低,而未回复的毕业生更有可能是未履约者, 生在基层卫生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订单定向医学生免
因此得到的履约率比实际偏高。在完成义务服务期 费培养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
后,我国仅有 22.8% 的订单定向毕业生有长期留任 力,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
基层的意愿;而在国外的研究项目中,订单定向医 那么订单定向毕业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
学生留任基层的保留率高于非订单定向医学生,认 基层医疗服务可获得性、人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如何?
为相应的特殊培养项目起到了积极作用 [99] 。由于政 需要未来的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
策实施时长较短,尚未有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完成 作者贡献:张柏松、胡丹、刘晓云负责文章的构
服务期,故实际的长期保留率无法测量,订单定向 思与设计;张柏松、张超、魏添添负责文献检索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