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2022-22-中国全科医学
P. 1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2701·


           项目相关文献对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方式和课程                              低于后者    [33-35] ,整体平均分亦明显低于后者(78.64
           设计进行探讨。(1)在政策初期,由于没有实际培                             分比 80.93 分)   [36] ,挂科率明显高于后者(19.5%
           养经验,关于培养方式的探讨主要来源于研究人员                              比 11.8%)  [36] 。2019 年关于青海省订单定向医学生
           的思考。其中,专业性的全科医学课程设计                      [5-7] 、    的研究发现,订单定向医学生在执业医师分阶段第 1
           订单定向医学生的态度 / 兴趣培养               [6] 、基层实习基          阶段考试(在校期间)中,理论成绩明显低于非订
           地的建设与交流       [6,8] 、毕业后再教育     [6] 、因材施教 / 因       单定向临床医学生(207.3 分比 230.3 分)           [37] 。其中,
           地制宜   [7,9-10] 的培养理念是主要观点。(2)在政策                    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倦怠比例较高(46.2%)是重要
           实行一段时间后,关于培养方式的探讨主要基于培                              原因  [38] 。学习倦怠体现了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                [39-40] ,
           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其中,学生签约比例低                     [11-13] 、   订单定向医学生没有就业压力,且有部分学生并非
           学习 动力不 足       [11-12,14] ,教 材与课 程体 系不配             因热爱而选择这个专业           [41] ,最大的学习动机仅是为
           套 [11,13] ,师资基地建设资金不足          [11-12] 等是突出的        了应对以后的工作         [42-44] 。
           问题。对此,研究人员提出改进招生环节                    [15-17] ,优    2.3.3.2 职业认同感 职业认同是存在于学习过程之
           化教学内容     [15,17-19] ,完善职业保障     [16-17] 等对策。       外的个体对职业的一种认知和评价。当学习者具有
               对于课程设计,研究人员主要从教学大纲、教学                           明确的职业目标时,职业认同可以促使个体努力学
           内容、师资力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5 个方面进                            习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对学习过程产生
           行探讨   [20-22] 。另外,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课程设计也                     重要影响     [45] 。2019 年关于四川省订单定向医学生
           是研究的重点。例如,2016 年的研究,从知识、技                           的研究发现,职业认同感可以通过提升订单定向医
           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动机等维度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间接影响其学业成绩                  [45] 。
           分析农村“订单式”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要素,在                                  目前关于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水平的研究
           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农村“订单式”医                              结论不一。部分研究认为,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认
           学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工作职责为核心的知识                              同感处中等偏上水平          [46-51] ;另一部分研究则认为其
           培育体系、以“治病救人”为目标的技能培育体系、                             职业认同感不强,有很大提升空间                  [52-54] 。如 2020
           以职业动机为核心的医德培育体系                [23] 。               年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订单定向医学生的研究发现,
           2.3.2 招生录取 有 2.3%(10/427)的文献主要对                     仅有 46.6% 的学生表示对所学专业有兴趣                [52] 。而订
           招生录取情况进行研究,其中对政策的了解情况、                              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感与普通临床医学生比较的
           报考的原因和个人 / 家庭情况是这类文献的主要研                            研究结论较为一致。研究发现,订单定向医学生职
           究话题。(1)关于订单定向医学生对政策了解情                              业认同感明显低于非订单定向医学生                  [55-57] ,其中非
           况的结论较为一致,2013 年河南省               [24] 、2015 年广      自愿报考、对专业了解不全面、对发展前景担忧为
           西壮族自治区       [25] 、2016 年中西部 3 个省份        [26] 、    主要原因    [55-57] 。另外,订单定向医学生中,年级越
           2019 年安徽省    [27] 的学生对于订单定向政策的知晓                    高者职业认同感越低          [45,58-60] 。
           率分别为 84.9%、78.5%、>75.0%、90.9%,学生对                   2.3.3.3 履约意愿 有 29 篇(6.8%)文献对订单定
           订单定向项目政策比较了解。(2)就业有保障                     [25-28]   向医学生履约意愿进行了研究。其中 19 篇文献对于
           和免除学杂费 / 补助生活费          [29-31] 是订单定向医学生报           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意愿有较为一致的定义,即毕
           考这一专业的两个主要原因。(3)订单定向医学生                             业后是否愿意到签约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61-79] 。
           来自农村的比例较高,为 57.6%~84.2%             [26-27,29-31] ,   但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订单定向医学
           大多数为非独生子女(59.4%                [32] 、88.2% [30] 、   生的履约意愿从 42.4%        [61] 到 98.4% [62] 不等。以样
           91.1% [31] ),父母学历多为中学或小学             [30,31] ,父     本量为权重对各文献的履约意愿进行加权平均,最
           母职业多为农民(75%         [30] 、73.2% [31] )。             后得到平均履约意愿为 66.2%(表 2)。个人发展受
           2.3.3 培养过程 有 63.2%(270/427)的文献对培                    限 [62-66,80] 和工作待遇差    [67] 是订单定向医学生产生
           养过程进行研究,其中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学习情况、                             违约意愿的最主要原因。
           职业认同感及履约意愿是主要研究话题。                                      有 10 篇(2.3%)文献调查了订单定向医学生
           2.3.3.1 学习情况 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习成绩明显差                         长期基层工作意愿,即合同服务期结束后是否愿意
           于非订单定向临床医学生:多门课程的平均分明显                              继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62-63,67,73-74,79-81]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