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2022-19-中国全科医学
P. 39

·234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虑得很,瞎了的话,这辈子就没得了,家里谁照顾你,                            疗人员要重视患者的药物负担。医护人员可对此类患者
           女儿要上班,老婆又有病,怎么会不焦虑。”P13:“这                          进行常用药物知识的普及,提升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
           次住院十几天了,见不到效,心里就慌,紧张,血没止                            帮助患者正确管理药物,同时可利用大数据下的智能化
           到(咯血),靠止痛片止痛,回家之后要是没有止痛片,                           手段来帮助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如智能药盒提醒功能、
           那不痛死。”P15:“朋友都说糖尿病害怕发生其他病(并                         用药监测表等。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共病管理及
           发症),我糖尿病不怕,我就是怕其他病发作。”                              多重用药的预防,从管理层面改善患者的药物负担。
           2.2.6.2 无法承担家庭责任的愧疚感 由于疾病原因,                        3.3 引导患者将自我管理融入日常生活 自我管理是指
           患者原来能承担部分家庭责任,而现在不仅不能承担,                            患者通过管理自己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监控
           反而还需要老伴、子女来照顾自己,自我价值得不到体                            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
           现,也影响了家人本来的生活,认为自己拖累了家人,                            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持之以恒地治疗自身疾
           出现了自己成为家庭的负担这一心理感受,引起了内心                            病的一种健康行为。自我管理对于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
           的愧疚、沮丧等负面情绪。P1:“原来都是我做家务,                           和控制并发症有明显效果,对于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老头子身体也不好,现在我生病了,就落到他头上,我                            减少卫生服务资源的利用、缓解社区卫生资源不足同样
           心头还是觉得过意不去,对他有点内疚,唉!”P7:“我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8]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慢性
           喊她(妻子)不过来,懒得跑,我怕她累到了嘛,毕竟                            病共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负担主要体现在改变生活方式、
           她现在什么都在做,我还是有点愧疚的,我现在也帮不                            自我病情监测、了解疾病知识 3 个方面。老年慢性病共
           了她。”P13:“悲哀!(毫不犹豫)心里很难过,特                           病患者在长期的自我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疲惫、烦躁
           别是像我这个年龄,对家里面没有贡献,不仅没有贡献,                           等不良情绪,在自我管理执行力与效果层面可能需要医
           现在反过来要给家里增加负担,我愧对家里人。”P20:                          院、社区、家庭等支持系统的帮助。从医院层面来讲,
          “家里人都没有嫌弃我,就我自己有点自卑。这些(治病)                           大部分医疗机构仅对患者疾病本身进行控制,较少关注
           总觉得有点痛啊,就不想活,太痛了,又耽搁我老伴,                            患者离开医院后进行自我管理时的负担,从而间接影响
           现在我身体不好,家务活也做不了,心里愧疚得很。”                            到医嘱执行力。因此建议医院可通过评估患者自身情况
           3 讨论                                                来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如经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3.1 经济负担在治疗负担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研究结果                          认知能力等,此外可通过定期随访患者医嘱执行情况,
           显示,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就诊过程及平常管理疾病                            解答患者在生活中遇到的自我管理难题。从社区层面来
           的花费是治疗负担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患者的收入情况、                           讲,社区医疗人员可开展慢性病预防及治疗的宣教工作,
           医保类型都对其治疗负担有着重要影响。刘明等                     [15] 和    有条件的社区应该鼓励和推动医疗人员开展慢性病义诊
           陶思羽等    [16] 的研究表明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经济负担                     与宣教活动,组织媒体人员加大慢性病治疗知识的宣传
           较重,特别是在药物、住院花费上。国外研究结果显示,                           力度,同时社区还可提供慢性病治疗及管理的咨询服务,
           经济状况不好的患者在购买药物时会遇到困难,导致不                            使慢性病患者能随时获得医疗帮助。从家庭层面讲,患
           能按时服药,同时无法坚持按时就医,加重获得医疗服                            者及家庭成员应重视慢性病的自我管理,若患者出现病
           务的困难,从而增加患者的治疗负担                [17] 。因此,建议         情波动应及时就诊。有条件的患者可使用智能手机上的
           针对经济负担较重的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制定援助计划,                           应用程序来监测自己的健康,并根据提示进行自我管理,
           如提高慢性病医疗费用的报销力度、将更多的慢性病药                            如监测药物服用、实验室指标、饮食运动等应用程序。
           物纳入医疗保险范围、降低特殊门诊的申请条件等。国                            3.4 指导患者疏导心理负担,加强社会支持 研
           家应大力发展社区医院,一方面让患者在社区医院治疗                            究表明,心理因素与慢性病治疗的健康结果相关。
           慢性病,获得低成本治疗和保健服务,同时也减少了因                            MALOUFF 等  [19] 进行的研究表明治疗负担与个体处理
           去大医院而产生的食宿、交通等非治疗费用;另一方面                            症状的方式有直接关系,不同人格的个体应对疾病、
           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判断预后的方式不同,最后的健康结局也会不同。
           3.2 指导患者采用合理方法减轻自身药物负担 服用                           SCHWARTZ 等   [20] 发现若个人能够积极、独立地解决问
           药物是治疗慢性病的主要手段,慢性病共病患者常涉及                            题,淡化消极的经验,其治疗负担水平常较低。研究发现,
           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慢性病共病                            慢性病共病患者由于病程长、生活能力下降、持续医疗
           患者在其用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药物管理不当、                           费用支出及对疾病发展预后的不确定性等情况,会出现
           胰岛素存储不当、使用过期药物、积攒药物行为等;用                            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内疚等负
           药依从性较差,患者服用多种药物时易出现忘服、漏服、                           性情绪,降低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增加了治疗难度,进
           错服的情况。此外,患者在长期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可                            而加重治疗负担       [21] 。故重视并干预患者的心理负担十
           能会出现药物副作用及潜在的不良事件负担。因此,医                            分重要。在本研究中,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心理负担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