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6期
P. 19

·193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于慢性病的严峻现状,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断探                              现,对慢性病患者实施 CCM 可以提高其疾病治疗的
           索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模式。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梳                              依从性,改变其不良健康行为,提高其对临床护理的
           理了国内外较为经典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并从特点、                             满意度,减少其医疗负担            [6-9] 。一项针对 CCM 在初
           服务提供方、优缺点等方面对各管理模式进行比较,                             级卫生保健中应用效果的研究发现,与未实施 CCM
           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农村地区开展慢性病管理的                              的对照组相比,实施 CCM 的干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
           启示。                                                 白(HbA 1c )、血压和血脂的测量率平均改善 15%,
           1 国外经典慢性病管理模式                                       健康行为(如 BMI 测量率、吸烟状况评估、足部检
               国外 3 种经典慢性病管理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                         查、视力检查)改善 5.6%~85%,平均改善 30%                [10] 。
           适用于不同环境,3 种模式之间的情况比较见表 1。                           STOCK 等  [11] 的研究表明,德国在 2003—2007 年实
           1.1 慢性病照护模式(chronic care model,CCM)                 施的 CCM 为每个参保患者节省了 446.75 美元的医疗
           CCM 是一种基于证据系统的综合慢性病管理模式,                            费用,缩短了 1.44 d 的住院时间。西班牙 2008 年的
           通过对各种慢性病相关证据进行综合,最终形成改善                             一项研究发现,在向贫困居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时
           健康和管理疾病的指南           [3] 。该模式由 WAGNER 等      [3]    实施 CCM,53% 的患者血压得到了控制,患有高血
           于 1998 年提出,并且在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基金会的                          压且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收缩压明显改善                     [12] 。总
           支持下在美国推广。CCM 能够帮助卫生服务提供者                            之,CCM 整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能够为全科
           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CCM 主要由 6                           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和治疗途径,可有效改善患者
           个模块构成:卫生保健机构、社区资源、自我管理、                             的健康结局,改变患者的不良健康行为。
           服务提供系统、决策支持和临床信息系统。其工作                                  CCM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CCM 共由 6 个
           模式为:在社区中建立一个积极、全面的医疗护理专                             模块构成,但很少有学者能同时对 CCM 的 6 个模块
           家团队,利用社区资源,由专科医生、护士、全科医                             进行研究,因此很难明确这 6 个模块对于慢性病管
           生等协调配合,共享患者信息,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                            理相对贡献的大小。换句话说,CCM 所有模块是否
           使患者能够更好地对慢性病进行管理。                                   都有必要存在?是否可以增加或减少某些模块来提
               通过对接受 CCM 服务的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                         高慢性病管理的效益?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
           发现,CCM 能够很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当患者遇                            CCM 各模块所发挥的作用          [13] 。
           到健康问题时,不需要去诊所或者医院,只需要给                                  需要注意的是,在初级卫生保健中实施 CCM 仍
           自己的医疗团队发邮件或者打电话,然后相关卫生                              然面临着巨大挑战:(1)CCM 需要有多学科的团队
           人员就会耐心解答、处理患者的问题,根据患者的                              支持,需要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提供临床决策支持,
           身体状况及时提供专业指导和护理服务,并每月对                              但基层医务人员专业单一、数量不足、技术水平不高,
           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4] 。因为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和                  在基层中可能无法大规模开展 CCM;(2)为了达到
           健康咨询的医生都是固定的,因此医生很清楚自己                              CCM 的预期效果,初级卫生保健机构需要拥有强大
           所管理的患者的疾病状况和用药信息,患者也容易                              的临床信息系统、政策环境的支持及专业知识扎实
           对自己的医生满意。费用方面,患者可通过补充保险                             的医务人员,因此对于初级卫生保健仍不健全的国
           或医疗救助金支付全部 CCM 费用。将接受 CCM 管理                        家来说难以实施        [10] ;(3)慢性病需要进行长期的
           的糖尿病患者与未接受者进行对比发现,CCM 能够                            预防和控制,实施 CCM 必定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卫
           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5] 。研究发        生资源,但目前的卫生资源更多的是用于危急重症

                                               表 1 国外 3 种经典慢性病管理模式比较
                                   Figure 1 Comparison of three foreign typical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models
            慢性病管理模式         特点         服务提供方                    优点                             缺点
           慢性病照护模式      基于循证的慢 专科医生、护士、 通过 6 个模块的相互协调配合,对慢性病进 不清楚 6 个模块是否都有存在的必要,
                        性病管理         全科医生等        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在初级卫生保健不健全的国家难以实施
           创新型慢性病照 从宏观、中观 社区、家庭、卫 适用范围广,能够在经济不发达国家使用, 不适用于多发病的概念,宏观和微观层
           护框架          和微观 3 个层 生保健服务团队          从 3 个层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实现慢性病一 面功能较弱,会因为资源缺乏而影响实
                        面进行管理                     体化管理                             施效果
           慢性病自我管理 基于社区的自 培训过的非专业 针对健康状况差和年龄大的脆弱人群,经过 项目实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受患者
           计划模式         我管理模式        人员           培训的非专业人员也可以实施该项目                 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