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1
P. 35

·131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病毒进化技术指导组将其列为关注变异株(variants of                      参加了国际会议       [31] 。报告指出感染了 Omicron 变异株
           interest,VOI),2021-05-11 进一步归类为 VOC     [2,27] 。    的 6 名家庭成员中,只有 1 名完成疫苗接种,并且其
               ZHANG 等  [28] 分析了广东省 24 起聚集性疫情中                 中 5 名包括到访尼日利亚的 48 岁男性曾在 2020 年确诊
           Delta 变异株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现 Delta 变异株                    COVID-19。6 例患者感染 Omicron 变异株后均表现出轻
           的平均潜伏期为 4.4 d,平均代际间隔为 2.9 d,平均系                     微症状,并且 Omicron 变异株的潜伏期仅约为 72 h             [31] 。
           列间隔为 2.3 d,均明显短于野生株。WANG 等                [29] 的        2021-12-17 挪威奥斯陆市政府和奥斯陆大学发布
           研究纳入了 2021-05-21 至 2021-06-18 广东省 7 代传              了此前发生在奥斯陆圣诞派对上的 Omicron“超级传
           播的 159 例 Delta 变异株感染病例,结果发现,Delta 变                 播事件”的调查报告           [32] :2021 年 11 月末在奥斯陆
           异株的中位潜伏期(4.0 d)明显短于野生株(6.0 d,                       举行的一个 100 余人参加的圣诞派对中,有多人感染
           P<0.001);感染 Delta 变异株的非重症患者的中位潜伏                    Omicron 变异株,其中包括 1 名近期到访南部非洲的
           期(4.0 d)明显短于野生株(7.0 d,P<0.001)。                     人;报告指出,在 111 例受访者中,66 例(59%)为
               卓家同   [30] 对野生株引发的 COVID-19 疫情(大                确诊 Omicron 变异株感染病例,15 例(14%)为疑似
           连 2020-12-15 俄罗斯籍货轮冷链物品搬运引发的                        Omicron 变异株感染病例(仅 PCR 阳性),且在这些感
           COVID-19 疫 情) 和 Delta 变 异 株 引 发 的 COVID-19          染者中,98% 已经完全接种 COVID-19 疫苗,感染者
           疫 情(2021-05-20 及 2021-06-23 广 州 涉 外 相 关             中位年龄为 36 岁。假设高危暴露发生在本次圣诞派对
           COVID-19 疫情)进行了比较,发现广州涉外输入关联                        期间,对于有症状的病例,Omicron 变异株的潜伏期为
           本土疫情中 Delta 变异株第一代潜伏期为 4 d,第二代潜                     0~8 d,中位潜伏期为 3 d,短于 Delta 和其他流行的非
           伏期为 5~6 d,第三代和第四代潜伏期均为 10 d,Delta                   Delta 变异株(中位潜伏期分别为 4.3 d 和 5.0 d)。
           变异株潜伏期随着代数传递而逐渐延长;野生株第一                                 韩国一项研究纳入了 2021-11-24 至 2021-12-10
           代潜伏期为 9 d,第二代潜伏期为 4 d,第三代潜伏期为                       发现的 80 例 Omicron 变异株阳性患者,其中 66 例报告
           6 d,第四代潜伏期为 10 d;野生株第一代潜伏期(9 d)                     与国际旅行无关;Omicron 变异株阳性患者中,大多数
           明显长于 Delta 变异株(4 d),且二代之后也随着代数                      症状轻微,27.5%(22/80)无症状,在 6.1 d 的平均观
           传递而逐渐延长。                                            察期内未出现重症或死亡患者,预计潜伏期为 4.2(2.0
               法国的一项研究        [21] 纳入了 2021-05-23 至 2021-      ~8.0)d [33] 。
           08-13 招 募 的 SARS-CoV-2 感 染 者, 包 括 1 540 例 非             综上所述,从 COVID-19 疫情初始至今,SARS-
           VOC 感 染 者 和 7 553 例 VOC 感 染 者,VOC 感 染 者 中           CoV-2 重要的位点不断进化和变异,在全球形成了多种
           6 374 例感染 Alpha 变异株,528 例感染 Beta/Gamma 变            变异株。尽管目前 Alpha、Beta、Gamma 等变异株仅在
           异株,651 例感染 Delta 变异株;结果发现,Delta 变异                  东南亚、南美洲、非洲等少数国家流行,但 Delta 变异
           株的平均潜伏期为 4.3 d、中位潜伏期为 4(3,5)d,                      株已成为全球优势毒株,Omicron 变异株也传播至全球
           非 Delta 变异株的平均潜伏期为 5.0 d、中位潜伏期为                     多个国家。明确不同变异株的潜伏期是确定隔离期的关
           5(3,7)d。                                            键因素。既往研究估计的 SARS-CoV-2 野生株的潜伏期
           5 Omcrion(B.1.1.529)变异株                             为 4~7 d,中位潜伏期约为 5.36 d。Beta、Gamma 变异
               南 非 于 2021-11-24 首 次 发 现 并 向 WHO 报 告 了          株的潜伏期与野生株基本类似,约为 5 d。Alpha、Delta
           Omicron 感染病例   [2] ,此后该变异株迅速成为南非主要                  和 Omicron 变异株的潜伏期则显著低于其他毒株,分别
           流行变异株,并传播至全球多个国家(如博茨瓦纳、以                            为 4 d、4 d 和 3 d,见表 1。
           色列、比利时、英国、德国等)。研究人员对来自博茨
                                                               表 1 感染 SARS-CoV-2 不同病毒株的患者平均潜伏期和中位潜伏期
           瓦纳的 Omicron 变异株感染病例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                       Table 1 Average and median incubation periods of COVID-19 caused by
           该变异株的刺突蛋白 S 有 30 多种突变,包括 A67V、                      different strains of SARS-CoV-2
           T95I、Δ211/L212I、G339D 等突变。Omicron 的突变与                 菌株      编号      平均潜伏期(d)        中位潜伏期(d)
           Delta 和 Alpha 变异株有多处重合,并且与传染性增强                                      均值      范围      均值      范围
                                                                  野生株      -    5.94  5.2 [9,10] ~6.93 [15]  5.36  4.0 [7,16] ~6.93 [15]
           和逃避感染阻断抗体的能力有关。2021-11-24,WHO
                                                                Alpha 变异株  B.1.1.7  4.27  3.53 [22] ~5.0 [21]  4.0  3.0 [22] ~5.0 [21]
           病毒进化技术指导组将其列为 VOI,2021-11-26 进一
                                                                Beta 变异株  B.1.351 5.1 [21]  -    4.8  4.5 [25] ~5.0 [21]
           步归类为 VOC    [2] 。
                                                                Gamma 变异株  P.1  5.1 [21]  -     5.0 [21]  -
               美 国 疾病 预 防控 制 中 心(CDC)报 告 了一 起                                         [30]  [28]       [29]  [21]
                                                                Delta 变异株  B.1.617.2  4.23  4.0  ~4.4  4.0  4.0  ~4.0
           Omicron 家庭聚集性疫情,该起疫情中共 6 名家庭成员                      Omicron 变异株 B.1.1.529  3.6  3.0 [31] ~4.2 [33]  3.0 [32]  -
           感染 Omicron 变异株,其中 1 名家庭成员曾在尼日利亚                        注:- 表示无相关数据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