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1
P. 19
·1296·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疾病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和远期不良预后风险(如 更好地评估慢阻肺。在慢阻肺患者中,DLco 较低(如
AECOPD、住院或死亡),从而用以指导治疗;(4) DLco<60% 预计值)与运动能力下降、症状加重、健
慢阻肺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 康状况较差以及死亡风险增加相关,与其他临床变量
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抑郁、焦虑、肺癌等疾病。 和气流受限程度无关。此外,低 DLco 慢阻肺患者不
鉴于这些合并症是影响患者住院和死亡的独立危险 考虑针对肺癌行肺切除术。而在没有气流受限的吸烟
因素,因此,对慢阻肺患者均应积极寻找合并症, 者中,DLco<80% 预计值(作为肺气肿的标志)提示
并给予正确治疗。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慢阻肺的风险增加 [15-16] 。与没
2.1.2 更新要点 GOLD 2022 强调关注慢阻肺患者 有患病的吸烟者相比,慢阻肺患者的 DLco 随时间推
的临床症状,测定弥散功能 DLco 以评估及预测慢阻 移加速下降,而且这种下降幅度女性比男性更大 [17] 。
肺的发生和发展。 然而,DLco 下降缓慢,在检测到 DLco 有意义的变化
2.2 关注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 慢阻肺起病隐匿, 之前,通常需要多年的随访。应对呼吸困难症状与
我国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2/3 的慢阻肺患者自认为“无 气流阻塞程度不成比例的慢阻肺患者进行 DLco 测量。
症状”,临床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 期待更多以 DLco 为研究重点的创新药物开发和临床
床症状。慢阻肺患者通常会有呼吸困难,尤其是劳 研究。
力性呼吸困难,这种症状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加拿大 3 预防和维持治疗的支持证据
阻塞性肺病(CanCOLD)3 年队列研究 [11] 发现,轻 3.1 关键点与更新要点
度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程度高于无慢阻肺〔OR=1.42, 3.1.1 关键点 (1)戒烟是关键。药物治疗和尼古
95%CI(1.05,1.91)〕和非吸烟无慢阻肺者〔OR=1.64, 丁替代疗法确实提高了长期戒烟率,由医疗专业人
95%CI(1.07,2.52)〕。在轻度慢阻肺患者中,女 员提供的立法禁烟和咨询提高了戒烟率;(2)目
性比男性报告的呼吸困难更严重〔OR=3.70,95%CI 前,电子烟作为戒烟辅助手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
(2.23,6.14)〕。在鉴别诊断主诉为呼吸困难的患 不确定;(3)药物治疗可减轻慢阻肺症状,降低
者时应优先考虑慢阻肺,呼吸困难评分高的患者通 AECOPD 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常需要承担更高的医疗费用。 和运动耐力,延缓肺功能下降率和降低病死率;(4)
痰量增加需要警惕患者是否合并支气管扩张。 每种药物治疗方案均应根据慢阻肺症状的严重程度、
GOLD 2022 引用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孙永昌教授团 急性加重的风险、不良反应、合并症、药物的可用性
队 Meta 分析 [12] ,该研究纳入 14 项观察性研究,结 和成本以及患者的反应、偏好和使用各种药物递送装
果发现与无支气管扩张的慢阻肺患者相比,合并支 置的能力进行个体化指导;(5)需要定期评估吸入
气管扩张的慢阻肺患者 AECOPD 风险〔OR=1.97, 技术;(6)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预防 SARS-
95%CI(1.29,3.00)〕、分离出潜在致病微生物风 CoV-2 感染,慢阻肺患者应根据国家建议接种新型
险〔OR=4.11,95%CI(2.16,7.82)〕、严重气道阻 冠状病毒疫苗;(7)流感疫苗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
塞风险〔OR=1.31,95%CI(1.09,1.58)〕和病死率 的发生率;(8)肺炎链球菌疫苗可减少下呼吸道感
〔OR=1.96,95%CI(1.04,3.70)〕增加。在临床症状、 染;(9)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建议青春期未接
合并症评估中需要关注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 [13] 。 种 Tdap 疫苗(dTaP/dTPa)的慢阻肺患者补接种,预
疲劳是劳累或精疲力竭的主观感觉,是慢阻肺患 防百日咳、破伤风和白喉的发生,并建议 50 岁及以
者最常见和最痛苦的症状之一,需要对慢阻肺患者 上的慢阻肺患者接种带状疱疹疫苗;(10)肺康复核
疲劳评价工具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14] 。 心内容,包括运动训练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可改善
2.3 强调肺功能检查中弥散功能对评估及预测慢阻 不同程度慢阻肺患者的运动能力、症状和生活质量;
肺发生、发展的价值 肺量计是诊断慢阻肺的重要 (11)在严重静息慢性低氧血症患者中,长期氧疗
检查仪器,特别在基层推荐配备便携肺功能仪器, 可提高其生存率;(12)对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和
临床上需要寻找能够预测气流受限发生、发展以及 静息或运动引起的中度氧合指数下降,不应常规进
全面评估慢阻肺呼吸生理的指标。肺泡弥散是气体 行长期氧疗,但是在评估患者对补充氧气的需求时,
分子通过肺泡膜(肺泡 - 毛细血管膜)进行交换的 必须考虑患者的个体因素;(13)对于有严重慢性
过程,采用单次呼吸法测定 DLco 以反映肺弥散功 高碳酸血症和急性呼吸衰竭住院史的患者,长期无
能,补充便携肺功能仪器之外的呼吸生理指标可以 创通气(NIV)可降低病死率并防止再次住院;(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