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2023-06-中国全科医学
P. 13
·654·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February 2023, Vol.26 No.6
(8)2018 年发表的纳入 36 项含有雷公藤成分 激素和环磷酰胺的基础上联合黄蛭益肾胶囊治疗 6 个
的中成药安全性的循证评价研究(包括 RCT 16 项, 月,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西医方案相比无统计学
CCT 1 项,病例系列研究 6 项,病例报告 13 项)显示, 意义〔6.25% 与 9.38%,RR=0.67,95%CI(0.12,3.73),
雷公藤类制剂肾毒性发生率为5.81%〔 95%CI(4.43%, n=64〕 [58] 。因偏倚风险和不精确性,证据质量为低
7.57%)〕(n=1 999) [56] 。 质量。
因上述雷公藤类制剂的安全性研究并非在 IMN (2)纳入 5 项 RCT 的系统评价显示,在使用
患者中进行,但研究结果对临床用药有借鉴作用, 免疫抑制剂基础上联合服用补气活血中药,可降低
故本条形成专家共识推荐。 D- 二聚体水平〔MD=-0.18,95%CI(-0.30,-0.07),
7.9 中医药是否能预防 IMN 患者继发感染?中医药是否能预防 IMN 患者继发感染? n=390〕 [29,61-64] 。因偏倚风险、不精确性和不一致性,
【推荐意见】 证据质量为极低质量。
中医药联合西医方案治疗 IMN,未发现肺部感染IMN,未发现肺部感染 (3)纳入 6 项 RCT 的系统评价显示,活血类
中医药联合西医方案治疗
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
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2D)。2D)。 中药联合西医治疗 2~3 个月,可延长原本缩短的
7.9.1 推荐说明 感染是 MN 患者全因死亡率的主要 凝血酶原时间〔MD=0.93,95%CI(0.08,1.78),
原因,且增加住院率。一项来自日本的队列研究发现, n=452〕 [61-62,65-68] 。因偏倚风险和不一致性,证据
MN 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为 21/1 000 人年,其中死于感 质量为低质量。
染的占 41.7%,因感染而导致的住院率为 16.2/1 000 (4)纳入 11 项 RCT 的系统评价显示,活血
人年 [57] 。防治 MN 患者继发感染在疾病治疗过程中 类中药联合西医治疗 2~6 个月,可降低血浆纤维蛋
尤为重要。 白原水平〔MD=-0.67,95%CI(-0.91,-0.43),
7.9.2 证据支持 1 项 RCT 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 n=856〕 [36,61-62,64,66-72] 。因偏倚风险、不一致性和
激素和环磷酰胺的基础上联合黄蛭益肾胶囊,相比 发表偏倚,证据质量为极低质量。
于单纯西药治疗,肺部感染率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 (5)1 项 RCT 结果显示,脉血康胶囊联合西医
义〔3.13% 与 12.5%,RR=0.25,95%CI(0.03,2.12), 治疗 4 周,可升高血栓弹力图的 R 值〔MD=0.69,
n=64〕 [58] 。因偏倚评估、不精确性和间接性,证据 95%CI(0.34,1.04),n=73〕和 K 值〔MD=0.36,
质量为极低质量。 95%CI(0.16,0.56),n=73〕,降低 α 角〔MD=-5.11,
7.10 中医药能否预防IMN患者血栓形成或栓塞发生?中医药能否预防IMN患者血栓形成或栓塞发生? 95%CI(-7.48,-2.74),n=73〕和 CI 值〔MD=-0.38,
【推荐意见】 95%CI(-0.73,-0.03),n=73〕 [73] 。因偏倚风险
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IMN 患者 2~6 个月,IMN 患者 2~6 个月,
中药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和不精确性,证据质量为低质量。
未发现深静脉血栓发生明显减少 8 指南的制订过程与方法
未发现深静脉血栓发生明显减少(2C),但可改善(2C),但可改善
提示血液呈高凝状态的凝血指标如
提示血液呈高凝状态的凝血指标如 D- 二聚体(2D)、D- 二聚体(2D)、 8.1 指南制订方法学 本指南按照国际指南制订方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2C)、纤维蛋白原(2D)和提示血(2C)、纤维蛋白原(2D)和提示血 法与步骤实施,并参考 GB/T1.1-2020《标准化工作
栓风险的血栓弹力图参数指标 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栓风险的血栓弹力图参数指标(2D)等。使用中药(2D)等。使用中药
方剂包括:肾复康胶囊、补阳还五汤、真武汤合当:肾复康胶囊、补阳还五汤、真武汤合当
方剂包括 规定起草。
归芍药散、雷公藤类制剂、脉血康胶囊等。
归芍药散、雷公藤类制剂、脉血康胶囊等。 本指南的证据质量及推荐意见强度使用 GRADE
7.10.1 推荐说明 IMN 患者常存在高凝状态,瘀血 方法。证据质量是对合并效应量预测值的真实性的把
内阻的病机贯穿疾病全程。约 7% 的 IMN 患者至少 握程度,GRADE 系统将证据质量分为高(A)、中(B)、
发生 1 次静脉血栓事件,血清白蛋白 <2.8 g/dl 是静 低(C)、极低(D)4 级。
脉血栓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 [59] 。预防性抗凝治疗可 推荐强度反映了指南对一项干预措施是否利大于
有效防止静脉血栓事件发生 [60] 。然而抗凝药物的应 弊的确定程度。本指南推荐意见的推荐强度考虑了
用是一把双刃剑,亦可导致出血风险增加。活血化 干预措施的利弊权衡、需要的临床条件与实践中的
瘀类中药可降低 D- 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延长 差距、地域符合情况等因素,由共识会议专家综合
缩短的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改善凝血功能。 权衡后得出。
7.10.2 证据支持 (1)1 项 RCT 结果显示,对于 8.2 指南注册 本指南已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
新发 IMN 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中高危患者,在使用 注册(注册号:IPGRP-2017CN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