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2023-04-中国全科医学
P. 8
2023年2月 第26卷 第4期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393·
服务部自 1980 年开始每十年一度提出的国家健康促 特异,具国际可比性,故可考虑将以 GALI 为基础的
进和疾病预防项目“健康人民”(healthy people), 无活动受限健康预期寿命测量作为我国现阶段人均
在 1990 年制定“健康人民 2000”时首次将健康预期 健康预期寿命的首选评估指标。
寿命列入规划目标 [26] ,在 2000 年制定的“健康人 3.2 监测健康预期寿命的前期准备工作 国家卫生
民 2010”开始将无活动受限健康预期寿命纳入国民 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在分析和槪括国外健康预
健康规划指标,并在“健康人民 2030”计划中进一 期寿命测量及应用的基础上,自 2017 年起,与国家
步将其具体化(将其分为无活动受限的出生组预期 统计局和有关教学、科研单位合作研究,设立了监测
寿命、无失能的出生组预期寿命、自评健康良好的 点收集相关数据;在试测量的基础上,确定了适用于
出生组期望寿命) [22] 。至此,健康预期寿命与其他 评估国民健康预期寿命的指标、方法和所需要的数
功能指标(死亡率和人群健康、健康差异性)和更 据及其收集方法;在监测点连续收集数据进行测量,
广泛的社会指标(如生活满意度和社会凝聚力)共 初步分析健康预期寿命与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预
同成为评估国家健康战略总体进展的指标 [27] 。 测“十四五”期间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的具体值,
日本制定每十年一度的“21 世纪健康日本”计 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中国健康预期寿命测量的工作
划,明确日本政府全面实施国民健康促进的基本方 手册》,为规划目标评估做好技术准备。
针,以及国民健康促进基本政策、理念和具体目标。 4 我国健康预期寿命规划目标值的设定
2013 年进入了该计划的第二阶段(2013—2023 年)。 2022 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2019 年中国居
该计划把延长健康预期寿命(无受限地从事日常活动 民出生组健康预期寿命为 68.5 岁,高于全球平均水
的平均时间)和缩小健康差距(减少都道府县之间 平(63.7 岁) [29] 。但是我国居民的预期寿命和健康
健康预期寿命的距离)作为五大目标之首,要求所 预期寿命与日本、欧洲发达国家及美国相比仍存在
有都道府县以延长健康寿命为目标 [23] ,并开始动态 一定差距。欧盟健康预期寿命测量与发布自 2007 年
监测。2014年,日本国会通过《健康医疗战略推进法》, 起覆盖全部成员国。欧盟 27 国 2013—2019 年全人
提出“到 2020 年,将无活动受限健康预期寿命延长 群 0 岁组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均呈上升趋势,
1 岁以上”的目标。即将开始的第三阶段(2024—) 分 别 由 80.5 岁 增 至 81.3 岁,61.0 岁 增 至 64.6 岁,
计划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环境下 健康预期寿命的占比,分别为 75.7% 与 79.5% [7] 。
制定的,但日本将 COVID-19 疫情视为重要的提升公 21 世纪健康日本(Health Japan 21)中期报告显示,
共健康服务能力的机会,所以此阶段的目标是遏制日 2010—2016 年日本男性预期寿命由 79.55 岁增至
益严重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对日本国民健康的威胁 [28] 。 80.98 岁,健康预期寿命由 70.42 岁增至 72.14 岁;女
3 我国健康预期寿命指标的选择及其监测的前期准备 性预期寿命由 86.30 岁增至 87.14 岁,健康预期寿命
3.1 我国健康预期寿命指标的选择 健康预期寿命 由 73.62 岁增至 74.79 岁;健康预期寿命占比,男性
测量的关键在于对健康的理解和测量,2008 年以来 为 88.5%、89.1%,女性为 85.3%、85.8%。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纳入了生命质量相关的测量指标。 不过,近年来我国居民健康预期寿命与上述国
2008 年和 2013 年纳入的指标为自评健康、两周患病 家的差距已明显缩小,甚至已高于某些国家,例如
情况(用于无患病类测量)、生活需要照料情况(用 2019 年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虽与美国相差 1.1 岁,但
于无活动受限类测量)和 EQ-5D(整体健康状况类 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却比美国高 2.4 岁。人均预期寿命
测量),2018 年在以前基础上新增了 ADLs(无活动 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健康预期寿命更能
受限类测量)指标,2019 年和 2020 年的小调查纳入 体现出国家或地区卫生和健康发展的影响。世界卫生
了 GALI(无活动受限类测量)指标。 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带病生存”时间
从人群适应性的角度看,GALI、EQ-5D 自评健 占人均预期寿命的 10%(健康预期寿命占 90%),
康指标适合全人群。从变化趋势角度看,基于 GALI 低于全球的平均值 11.6%,在相同水平的预期寿命的
测量的无活动受限预期寿命 0 岁组人均健康预期寿 国家中,我国居民“带病生存”时间占比最低。这是
命呈增长趋势;且 GALI 被多国所采用,人群适用性 我国长期以来坚持以预防为主等政策所显现的效果,
均较好,其结果可用于国际比较。综合上述,考虑 也反映了我国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
到测量指标要适用于全人群,所需数据应可得,测 服务所发挥的作用。
量结果应呈稳定变化趋势,且应有效、可靠、灵敏、 参考近年来一些国家发布的关于预期寿命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