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23-03-中国全科医学
P. 32

2023年1月   第26卷   第3期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281·

               经过几十年的相关探索,肺癌患者的管理方法发生                          检测和影像学复发之间的中位时间为 167 d,而癌胚抗
           了深刻变革。可以明确的是,疾病监测是治疗成功的基                            原(CEA)升高和影像学复发之间的中位时间为 61 d,
           础,目前在肺癌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因复发导致术后患                             相比较液体活检缩短了临床诊断复发间隔时间,争取了
           者死亡的百分比仍然很高(2 年内Ⅰ B 期患者复发率为                         复发前治疗优势。有趣的是一份报告描述了 1 例Ⅱ B 期
           45%、Ⅲ A 期患者复发率高达 76%)           [1] 。因此作为肿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了放射治疗且影像学检查显示有
           瘤复发的“罪魁祸首”——微小残留疾病(MRD)越来                           残留肿块,尽管该患者在治疗后没有检测到 ctDNA,但
           越受到临床重视。MRD 是指经过治疗后,传统影像学                           根据 ctDNA 连续监测,该患者在治疗 22 个月后被视为
           或实验室检查不能发现,通过液体活检发现的癌来源分                            无病状态    [6] ,事后来看,该肿块代表辐射诱导的炎症
           子异常,代表恶性肿瘤的持续存在和临床进展可能                     [2] 。    变化,这也引起了业界对影像学筛查导致假阳性率过高
           在 TRACERx 研究中    [3] ,经液体活检分析证实 99% 以               以及辐射风险的关注。然而,液体活检要想进一步在
           上没有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MRD 阴性,并且发现                          临床应用中大有作为仍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克隆性造
           在通过标准成像检测到疾病之前复发的患者中可以检测                            血(cloning of hematopoietic,CH),在没有已知驱动突
           到 MRD。目前检测 MRD 的新兴手段之一便是液体活检,                       变的情况下,随着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增长,通过
           通过分析血液及其他体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cfDNA 检测到造血干细胞在造血的随机过程中可能获得
           tumor cell,CTC)、 循 环 肿 瘤 DNA(circulating tumor      突变,而大多数 JAK2 突变和部分 TP53 突变可能是由
           DNA,ctDNA)、外泌体等来源于实体瘤的生物标志物                         于 CH,这就使得样本中 CH 相关突变的检测可能被错
           监测肿瘤进展,可为后续治疗提供临床决策。液体活检                            误地解释为肿瘤切除后 MRD 的指示。研究者目前正在
           不同于组织活检的是可以多次、连续进行识别肿瘤驱动                            采用各种方法从真正的肿瘤 DNA 衍生突变中筛选出 CH
           突变、跟踪肿瘤演变和监测疾病复发的无创操作,且操                            相关突变。最直接的方法是对有核白细胞进行深度测序
           作方式更加便捷,能够动态反馈疾病的进展,相关报道                            (CAPP-Seq)以识别克隆性造血突变,并将其从样本
           称液体活检可使患者避免约 5% 与 CT 引导肺组织活检                        中排除   [7] 。虽然该方法在技术上可行且操作简单,但
           相关的主要并发症        [4] 。同时液体活检可以完全反映肿                  其却将成本翻了一番。其他如基因片段太小、t 1/2 短以
           瘤的异质性,为患者术后进行个体化靶向治疗、改善预                            及随着治疗效果显现,肿瘤 DNA 比例会大幅度下降等。
           后提供更多机会。本文综述了几种热点液体(外周血、                            鉴于检测成本较高及缺乏分析方法共识,目前液体活检
           尿液、唾液、痰液、胸腔积液)标本在肺癌 MRD 检测                          仍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检查,但作为后者的辅助检测手段,
           中的进展,并探讨多元化液体活检标本分析指导肺癌                             未来的研究必定需要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监测与评
           MRD 精准治疗的应用价值,期待其成为未来指导临床                           估 MRD 状态,进而完善肺癌患者术后个体化治疗。不
           决策并改善患者预后的一条崭新道路。                                   同液体活检的比较见表 1。
           1 肺癌 MRD 液体活检的优势及挑战                                 2 体液标本活检
               传统检查(包括组织活检、影像学、生化指标等常                          2.1 外周血 从早期至晚期肺癌,随着实体瘤的进展、
           规检查)一直在肺癌的发生、发展监测及治疗过程中起                            转移、复发等,大量的肿瘤细胞及其衍生物会进入外周
           着重要作用,在液体活检应用于临床之前其是包括原发                            血液循环中,在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发现之前其是
           性肺癌在内的恶性肿瘤病理诊断、分期和治疗决策的                             准确、可靠地识别 MRD 并指导后续治疗决策的标本。
           “金标准”。然而,传统检查受限于操作与时效性而难                            采集血液检查比活组织检查具有更小的侵入性,这使其
           以真正推动肺癌 MRD 监测的发展。液体活检的优势在                          易于获取,并允许对癌症进行近实时监测。外周血样本
           于,首先相对于组织活检其是一种非侵入性操作,患者                            中主要活检对象包括 CTC、ctDNA 以及外泌体等,特征
           的体液可以很容易地重复取样,这使得在治疗过程中可                            比较见表 2。目前国内外大量临床试验以及分析处理的
           以通过连续取样来监测肿瘤特征(“实时活检”),同                            方法已基本达成共识,使得上述对象在以血液为载体的
           时打破了其肿瘤异质性的取样局限。ROTHWELL 等                   [5]    基础上进行活检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方法。而某些特定体
           的一项研究发现,39 例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循环游离                            液中的肿瘤细胞及其衍生物因无法如同全身循环的血液
           DNA(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和患者相应肿瘤组             那样反映癌症转移的具体情况,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尚处
           织 DNA 的高通量测序(NGS)显示,在肿瘤组织中未                         于探索阶段。此外,相比于血液,其他体液有着更加复
           检测到的突变是来自血浆样本的 30%;其次,液体活                           杂的微生物环境,微生物自身及其代谢物会对检测结果
           检相对于常规检测具有时间优越性及较高的特异度。                             造成难以预测的影响。目前血液活检技术可根据其基因
           TRACERx 研究发现     [3] ,术后 ctDNA 预测肺癌患者 36            组覆盖范围进行分类,从靶向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
           个月复发的灵敏度为 48%,特异度为 100%;且 ctDNA                     反 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到 NGS 技 术,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