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2023-01-中国全科医学
P. 73
·68· http: //www.chinagp.net E-mail: zgqkyx@chinagp.net.cn January 2023, Vol.26 No.1
窒息、卒中;3 个症状的应对措施均为先观察再做决定、 43 例(57.3%)见过他人患脑卒中,4 例(5.3%)对脑
告知家人或朋友、立即去医院、打 120 叫救护车、自行 卒中知识一无所知,52 例(69.3%)听说过脑卒中案例。
处理 [40] 。3个症状识别相关条目的正确答案均为“卒中”, 两组居民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婚姻
3 个症状应对相关条目的正确答案均为“打 120 叫救 状态、个人月收入、医保参保情况、居住方式、脑卒中
护车”。 高危因素存在情况、体检频率、接受过脑卒中知识教育
2.1.4.3 SPDBI SPDBI 由 ZHAO 等 [5] 研发,主要用于 者占比、见过他人患脑卒中者占比、对脑卒中知识一无
测量居民脑卒中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水平。SPDBI 由 5 个 所知者占比、听说过脑卒中案例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
维度组成,分别为症状警觉(9 个条目)、不就医行为 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合理化(8 个条目)、症状归因(4 个条目)、习惯反 2.2.2 两组居民干预前后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
应样式(3 个条目)、急救系统使用(3 个条目);共 别与应对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居民对各脑卒中先兆
27 个条目,其中条目 10~27 为反向计分,各条目采用 症状的正确识别率、应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Likert 5 级计分法(1~5 分),各条目得分相加即得总 (P>0.05)。干预后,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对各脑
分,得分范围为 27~135 分,得分越高表示居民延迟就 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别率、应对率较干预前提高,差
医的意向越强烈、可能性越大。≤ 51 分为延迟就医的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
可能性非常小,52~66 分为延迟就医的可能性比较小, 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别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
67~96 分为延迟就医的可能性中等,97~111 分为延迟就 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除口角歪斜外的其他脑卒
医的可能性较大,≥ 112 分为延迟就医的可能性非常大。 中先兆症状的正确应对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
本研究 SPDBI 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08。 意义(P<0.05);两组居民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
2.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识别率、应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 ±s)表示,同组干预前后比 见表 2~3。
较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 2.2.3 两组居民干预前后 SPDBI 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
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 情况 干预前,两组居民 SPDBI 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
〔M(QR)〕表示,同组干预前后比较采用 Wilcoxon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收益框
符 号 秩 和 检 验, 组 间 比 较 采 用 Mann-Whitney U 检 架视频干预组 SPDBI 总得分及除不就医行为合理化维
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同组干预前后比较采用 度外的其他维度得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Mcnemar's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 χ 检验或 Fisher's 确切 (P<0.05);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 SPDBI 总得分及各维
概率法或 Fisher-Freeman-Halton 检验;等级资料组间 度得分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 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居民的 SPDBI 总得分及不就医行
计学意义。 为合理化、症状归因、习惯反应样式维度得分低于收益
2.2 结果 框架视频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2.2.1 纳入居民的一般情况 为保证组间基线资料的均 3 讨论
衡性,本研究共对 81 例(收益框架视频干预组 40 例, 3.1 收益框架和损失框架视频信息对居民脑卒中先兆
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 41 例)居民进行干预,剔除 6 份 症状识别和应对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观看视频
质量不合格的问卷,最终共纳入 75 例居民,其中收益 后,两组居民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识别和应对情况均
框架视频干预组 37 例,损失框架视频干预组 38 例。75 得到了改善,但两组居民对各脑卒中先兆症状的正确识
例居民中,男 34 例(45.3%),46~55 岁者 33 例(44.0%), 别率、应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
46 例(61.3%)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26 例(34.7%) 是:无论是收益框架视频,还是损失框架视频,均向居
居住地为市区,23 例(30.7%)职业为工人,71 例(94.7%) 民输出了“中风 120”的核心内容,并告知公众在面对
在婚,45 例(60.0%)个人月收入为 2 000~5 000 元, 口角歪斜、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症状时应及时
50 例(66.7%)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险,59 例(78.7%) 拨打 120。本研究也发现,与观看收益框架视频的居民
与家人同住,26 例(34.7%)患高血压,14 例(18.7%) 相比,观看损失框架视频居民的延迟就医意向较弱,出
患糖尿病,14 例(18.7%)患高脂血症,12 例(16.0%) 现延迟就医的可能性较小,这说明信息框架理论可在公
存在超重 / 肥胖现象,4 例(5.3%)患心房颤动或者其 众脑卒中认知教育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也提示在实施公
他心脏病,11 例(14.7%)直系亲属发生过脑卒中,14 众脑卒中认知教育时应从心理、社会等角度入手,分析
例(18.7%)缺乏运动,42 例(56.0%)体检频率为 1 公众就医心理,以居民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传播信息,
年 1 次,14 例(18.7%)接受过有关脑卒中的知识教育, 进而帮助公众在面对脑卒中先兆症状时做出正确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