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2022-36-中国全科医学
P. 49

·452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海拔高原地区,而 TC、LDL-C、FPG 低于中等海拔高
           cholesterol,HDL-C)<1.0 mmol/L, 满 足 以 上 任 意 一        原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项则诊断为血脂异常          [8] ;(5)体质指数(body mass           2.2 ICVD 主要危险因素暴露情况 本研究人群高血
                                2
                                                 2
           index,BMI):24.0 kg/m ≤ BMI<28.0 kg/m 为超重;           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体质量异常的暴露率分
                        2
           BMI ≥ 28 kg/m 为肥胖,超重及肥胖均定义为体质量                      别为 48.8%、4.7%、24.7%、57.7%、29.1%。其中男性
           异常。                                                 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
           1.4 风险评估模型及定义 本研究采用改良国人 ICVD                        2)。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及体质量异常暴露率升高,
           10 年发病风险评估表          [4] ,将性别、年龄、吸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3)。高海拔高原地
           BMI、SBP、糖尿病、TC 进行分层评分。(1)年龄:                        区的高血压暴露率高于中等海拔高原地区,而高海拔高
           40 岁以下得分为 0,40 岁及以上每增加 5 岁得分加 1。                    原地区糖尿病暴露率低于中等海拔高原地区,差异有统
           (2)吸烟:男性吸烟者得分为 2 分,女性吸烟者得分                          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为 1 分,不吸烟者得分为 0 分。(3)BMI:BMI<24.0                   2.3 ICVD 主要危险因素聚集分布情况 将 ICVD 主要
              2
                                          2
           kg/m 得分为 0 分;24.0~<28.0 kg/m 得分为 1 分;28.0           危险因素聚集于个体进行分类,分为 0 个、1 个、2 个
              2
           kg/m ~ 得 分 为 2 分。(4)SBP:SBP<120 mm Hg 得             及≥ 3 个,本研究中 15.7% 的纳西族农村人群有 0 个
           分 为 -2 分,120~<130 mm Hg 得 分 为 0 分,130~<140          ICVD 主要危险因素,分别有 29.1%、33.6%、21.5% 的
           mm Hg 得 分 为 1 分,140~<160 mm Hg 得 分 为 2 分;           纳西族农村人群合并 1 种、2 种、≥ 3 种 ICVD 主要危
           160~<180 mm Hg,男性得分为 5 分,女性得分为 3 分;                 险因素,不同海拔地区 ICVD 主要危险因素比较,差异
           SBP ≥ 180 mm Hg,男性得分为 8 分,女性得分为 4 分。                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段纳西族农
           (5)糖尿病:男性糖尿病患者得分为 1 分,女性糖尿                          村人群 ICVD 主要危险因素聚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
           病患者得分为 2 分,未患糖尿病者得分均为 0 分。(6)                       学意义(P<0.05),见表 5。
           TC ≥ 5.2 mmol/L,得分为 1 分,否则为 0 分。将以上                 2.4 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纳西族农村人群 ICVD 10 年
           得分相加,对应不同性别评估表查找 ICVD 10 年发病风                       发病绝对危险度比较 男性 ICVD 10 年发病绝对危险度
           险,计算 10 年发病绝对危险度,10 年发病绝对危险度                       〔2.9(2.1,7.3)%〕高于女性发病绝对危险度〔1.8(0.8,
           <10% 为低危,10%~<20% 为中危,≥ 20% 为高危。                    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 35~5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                    岁年龄段男性 ICVD 10 年发病绝对危险度高于女性,差
           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两组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男性、女性
           比较采用成组 t 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P 25 ,                    ICVD 10 年发病绝对危险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75 )表示,两组比较采用 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                (H=56.130、137.955,P<0.05),见表 6。
                                                  2
                                    2
           资料用相对数表示,采用 χ 检验或趋势 χ 检验。以                          3 讨论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不
           2 结果                                                良生活行为等影响,CVD的危险因素流行趋势不断上升,
           2.1 中、高海拔高原地区纳西族农村人群基线资料比较                          导致 CVD 的患病率不断增加          [2] ,然而目前国内针对跨
            本研究共调查 475 例纳西族农村人群,排除民族、年                         高原地区纳西族人群的 CVD 风险因素的研究较少,因
           龄、体格检查结果及实验室结果缺失者,实际合格人数                            此本研究调查该地区纳西族农村人群 ICVD 危险因素暴
           共381例,其中男147例,女234例,平均年龄(53.7±9.1)                  露及聚集情况,并评估未来该人群发病绝对危险度,为
           岁,中等海拔高原地区 189 例,高海拔高原地区 192 例。                     当地 CVD 防控提供客观依据。
           高海拔高原地区纳西族农村人群的 SBP、TG 高于中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跨高原地区纳西族农村人群中高

                                           表 1 不同海拔地区纳西族农村人群基线资料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of rural Naxi population in low-to-high altitudes
                                年龄      SBP     DBP      FPG    TG〔M(P 25 ,   TC   LDL-C〔M(P 25 ,  HDL-C  BMI
                海拔       例数                                                                                  2
                               (岁)    (mm Hg) (mm Hg) (mmol/L) P 75 ),mmol/L〕 (mmol/L)P 75 ),mmol/L〕 (mmol/L)(kg/m )
           中等海拔高原地区       189  53.9±9.3  136±26  82±15  5.30±1.26 1.15(0.88,1.54)5.43±1.12 3.11(2.59,3.66)1.57±0.50 22.7±3.5
            高海拔高原地区       192  53.5±9.0  142±22  84±13  5.01±0.90 1.41(1.07,1.82)5.19±1.17 2.78(2.29,3.57)1.54±0.41 22.6±3.4
              t(Z)值             -0.48   2.71     1.56   -2.62      -3.81 a   -2.06     -3.24 a    -0.62  -0.14
                P 值             0.630   0.007   0.120   0.009      <0.001    0.041     0.001      0.534  0.887
                 a
              注: 表示 Z 值;SBP= 收缩压,DBP= 舒张压,FPG= 空腹血糖,TG= 三酰甘油,TC= 总胆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 体质指数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