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2022-32-中国全科医学
P. 8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973·
瘤血管及周边细胞的生物学功能:ZHANG 等 [26] 通 刺激因子 -1(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过分离、培养人胶质母细胞瘤 PCs 证实 PCs 可通过 CSF-1)信号通路,促进 / 诱导表达 CXC 趋化因子受
旁分泌高表达细胞因子 CC 亚族趋化因子配体(C-C 体(CXC chemokine receptor,CXCR)-4 的 TAMs 与
chemokine ligand,CCL)-5,激活胶质瘤细胞趋化因 肿瘤细胞结合,继而促进二者共同向肿瘤血管区域
子 C-C- 基元受体(chemokine C-C-motif receptor, 募集、迁移 [31] 。有研究发现,胶质母细胞瘤中 M2
CCR)-5 及下游丝氨酸 / 苏氨酸激酶(AKT)-DNA 样巨噬细胞可通过猫眼综合征染色体区候选基因 1
依赖性丝氨酸 / 苏氨酸蛋白激酶催化亚基(DNA- (CECR1)-PDGF-BB/PDGFR-β 信号通路上调 PCs
PKcs)信号通路并促进 DNA 损伤修复,使肿瘤细 中骨膜素的沉积和表达 [32] ,而骨膜素是 ECM 的重
胞逃避化疗药物替莫唑胺的杀伤,提示 PCs 可通 要成分,具有促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此外,还有
过非屏障功能促进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研究者通过 pdgfb(ret/ret)小鼠模型发现 PCs 缺失可
multiforme,GBM)抵抗替莫唑胺的新作用机制。 导致细胞因子 IL-6 表达上调、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
WONG 等 [27] 研究发现,整合素 β3 低表达的 PCs 与 (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迁移增加,
多种肿瘤进展有关,在基因工程鼠的 PCs 中特异性 而后者大量募集可导致免疫抑制性 TME,进而促进
敲除整合素 β3 基因可促进小鼠肠癌及肺癌细胞系的 肿瘤细胞的生存和侵袭 [33] 。
生长;相关机制研究表明,低表达整合素 β3 的 PCs HAMZAH 等 [34] 通过胰腺癌自发瘤小鼠模型
可旁分泌高表达细胞因子 CCL-2、CXC 趋化因子配 (RIP1-Tag5)证实 PCs 可调节 TME 中 T 淋巴细胞
体(CXC chemokine ligand,CXCL)-1 和组织基质金 增殖活性,而在 PCs 中特异性敲除 RGS5 基因可促进
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 protease PCs 肿瘤血管正常化,在明显地减少肿瘤缺氧和血管
1,TIMP-1),其中 CCL-2 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渗漏的同时增加免疫细胞浸润并提高荷瘤小鼠存活
CCR-2 并通过增强 MEK1-ERK1/2-ROCK2 信号通路 率,相关机制研究表明,PCs 可通过 G 蛋白信号通路
促进肿瘤生长。LECHERTIER 等 [28] 研究表明,黏附 调节蛋白 -5(RGS5)基因和 IL-6 依赖性信号通路
+
+
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缺失的 PCs 可 抑制 CD 4 T 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化,在体外促进 CD 4
增强 Pyk2-Gas6-Axl-Akt 信号通路及其下游肿瘤血 T 淋巴细胞失能。需要指出的是,TIAN 等 [35] 研究
管的新生,而 PCs 旁分泌来源的高半胱氨酸蛋白 61 证实高覆盖具备屏障功能的 PCs 的恶性肿瘤周围浸
+
(cysteine rich 61,Cyr61)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 润着更多的 Th1 效应免疫细胞(如 CD 8 T 淋巴细胞),
2.5 PCs 与免疫抑制性 TME 作为 TME 的重要细胞 但同时可见恶性肿瘤细胞浸润增加,其机制如下:一
成分,免疫细胞与肿瘤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密切相 方面 PCs 可旁分泌 CXCL-9 和 CXCL-12,招募表达
+
关。既往研究表明,PCs 会释放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 受体 CXCR-3 和 CXCR-4 的 CD 8 T 淋巴细胞;另一
以响应促炎刺激,如 CCL-2、CCL-3、CXCL-1、干 方面,CXCL-12 分泌同时可增加依赖 CXCR-4 趋化、
扰素(interferon,IFN)-γ 和白介素(interleukin, 迁移的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同时 CXCL-12 还可增
IL)-8,同时 PCs 还会表达一些功能模式受体〔如 强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β(transforming growth
Toll 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4、TLR- factor-β,TGF-β)和 IL-10 的表达,而 TGF-β和
2、NOD 样受体 1(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1, IL-10 可抑制 T 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抗原呈递细胞活
NOD1)〕和巨噬细胞标志物〔如巨噬细胞单抗 性。TAVERNARI 等 [36] 研究发现,在中枢神经系统
(ED-2)〕,这意味着 PCs 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 淋巴瘤中 PCs 可通过旁分泌途径高表达 CXCL-9 并
作用 [29] 。需要指出的是,还有研究发现 PCs 具有 趋化、增强恶性 B 淋巴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进一步
细胞吞噬能力 [30] ,并可调节不同类型的白细胞运 证实了上述观点。总而言之,PCs 可通过异常旁分泌
输, 且 PCs 对 TME 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通路与肿瘤细胞 /TME 各类细胞成分进行串扰联系,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有明显影响,在小鼠 提示靶向 PCs 来源的异常旁分泌信号通路可能是肿
异种移植模型中受 PDGF-BB 刺激的 PCs 可产生 IL- 瘤抗血管治疗的新策略。
33,而 IL-33 可大量招募 TAMs 并塑造免疫抑制性 3 靶向 PCs 的肿瘤抗血管治疗及肿瘤血管正常化治
TME,进而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此外,PCs 衍 疗在重塑 TME 中的潜在价值
生的趋化因子 CXCL-12/SDF-1 还可激活表皮生长因 抗血管治疗一直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
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巨噬细胞集落 其靶点主要分为抗血管 ECs 和抗血管 PCs 两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