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中国全科医学2022-30
P. 40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749·
能具有抗缺血和减少血栓事件的效果 [17] ,每隔 1 d 饮 酒模式和酒精饮料类型等影响因素,并控制其他混杂
用 1 个标准量的酒精饮料可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16] 。 因素 [23] 。并且不仅是酒精本身,与不饮酒、过量饮酒
近年来有关二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较为丰 相对应的其他因素,如体能锻炼、社会地位、心理适
富,基于现有流行病学调查、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主 应、环境等,也可能影响到患者预后。一项评价饮酒与
流观点认为酒精摄入量与心血管风险呈双向效应的非线 心血管健康(CVH)评分间关系的横断面调查,纳入了
性关系,即“J”或“U”型曲线关系 [1] 。酒精摄入量 1 773 例 25~64 岁无心血管疾病史的受试者,比较不同
与心血管系统损害之间形成一条“J”型曲线关系,曲 饮酒类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CVH 指标〔即体质指数
线上的最低点(少到中等量饮酒)对应于最佳酒精暴露 (BMI)、健康饮食、体力活动水平、吸烟史、血压、
量,可能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而大量饮酒或狂饮则导 空腹血糖和总胆固醇〕和 CVH 评分间的关系,结果发
致不良事件和死亡风险增加。一项为评价酒精成瘾与心 现饮酒与 CVH 间的关系和饮酒量、饮酒模式及酒精饮
房颤动、心肌梗死(MI)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 料类别有关 [24] 。该研究还发现,与不饮酒者相比,大
关系,纳入了 14 727 591 例 21 岁以上加州居民的纵向 量饮酒者更容易合并吸烟、舒张压升高、空腹血糖升高、
分析研究显示,被调查人群中有 1.8% 存在酒精成瘾; 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
调整多变量后,酗酒与心房颤动、MI、CHF 风险增加 平升高等特点,且只喝葡萄酒的饮酒者比只喝啤酒的饮
密切相关 [18] ,酒精成瘾的归因风险与其他可修饰危险 酒者有更好的 CVH,说明饮酒降低部分心血管疾病发
因素有相似的贡献权重,因此减少酒精成瘾可降低心血 生风险的效果还会受地域、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
管疾病发病风险。 4.2 不支持饮酒与心血管风险“J”型曲线观点的根据
4.1 饮酒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J”型曲线关系及影响 有研究者认为,虽然最佳酒精暴露量(即“J”型曲
因素 英国一项纳入 200 万例受试者的研究发现,不饮 线最低点处对应的酒精摄取量)可能对心脏起到保护作
酒者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突发冠心病死亡、 用,然而若要让饮酒者在实际生活中将饮酒量持续保持
心力衰竭(HF)、周围血管病及腹主动脉瘤的风险比 在“J”型曲线的最低点并不现实,并且此“J”型曲线
中等量饮酒者更高;大量饮酒者的未预期的冠状动脉相 效应的证据质量也不理想,还需临床 RCT 来验证,另
关死亡、HF、心搏骤停、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 外尽管倡导饮酒适量,但因酒精具有成瘾性,管控也较
卒中、脑出血及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风险增高,但心肌 为困难 [25] 。因此通过饮酒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其
梗死或稳定型心绞痛发生风险比不饮酒者及中等量饮酒 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者更低 [19] 。另有研究表明,少到中等量饮酒与冠心病、 部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并不支持“小剂量饮酒对
2 型糖尿病、HF、卒中及全因死亡风险下降相关,大量 心血管系统能起到保护作用”的说法 [26] ,目前也尚无
饮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 [20] ,表明饮酒水平 RCT 证实少到中等量饮酒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因此需重
与心血管疾病初始表现间存在着双向关联。 新评价少到中等量饮酒对心血管系统收益和风险比的争
一项持续随访 6 年的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纳入了年 论。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常利用遗传数据,确定酒精暴
龄 > 15 岁、存在心血管风险的 7 800 例受试者,结果显 露量与不同终点间的因果关系,称为孟德尔随机研究。
示每日摄入 15 g 酒精的受试者在非致命性 MI、非致命 孟德尔随机研究使用遗传变异替代饮酒,可作为判断因
性缺血性卒中、心绞痛住院、冠状动脉 / 颈动脉血运重 果关系的手段。
建、总死亡及新发糖尿病的复合终点事件风险,比从不 ALDH2-rs671 和 ADH1B-rs1229984 是能够影响机
饮酒的受试者下降了 15% [21] 。病例对照研究和荟萃分 体酒精代谢的 2 个常见遗传变异基因。乙醛是乙醇在人
析显示,酒精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间存在“U”型 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ALDH2-rs671 变异(仅在东亚人
或“J”型曲线关系。可见对心血管系统来说,少到中 群中常见)会大幅减缓机体对乙醛的降解能力,引起乙
等量饮酒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作用,而大剂量则会起到损 醛蓄积,该变异基因携带者在饮酒后很快会出现脸红、
害作用 [22] 。另一项研究也表明酒精摄入与心血管疾病 头晕、严重不适等症状,因此会自觉减少饮酒行为,
发病和死亡存在 “J” 型曲线关系,且不饮酒、过量饮 并逐渐养成少饮酒或不饮酒的习惯;ADH1B-rs1229984
酒与中等量饮酒比较,全部 / 致命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变异可加速酒精转化为乙醛,也会引起乙醛蓄积,该变
相对更高,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19] 。 异基因携带者同样会减少酒精摄入。一项纳入 261 991
酒精摄入与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在“剂量 - 效 例欧洲人(包括 20 259 例冠心病患者和 10 164 例卒中
应”曲线中呈“J”型曲线关系 [1] ,即酒精摄入量增加 患者)的孟德尔随机研究荟萃分析研究发现,ADH1B-
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具有双向效应,但若要对酒精与心血 rs1229984 等位基因携带者的每周饮酒量比非携带者少
管风险关系进行精确评价,还需考虑酒精摄入量、饮 17.2%,且该类携带者酗酒率低、戒酒率高,冠心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