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2022-24-中国全科医学
P. 9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3033·


                1.0                                            块保留情况并不能在 BMI 中体现。因此,BMI 在预测
                       NRS2002 评分                              心血管预后方面缺乏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BMI 在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中无统计学意义。
                0.8                 ALB
                                                                   ALB 属于人体重要的蛋白类型,当患者出现慢性
                                                               心力衰竭时,肠道灌注受阻和肠道微循环障碍导致营养
                0.6                                            物质吸收障碍、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导致炎性反应、肝
               灵敏度                        参考线                  脏淤血导致肝细胞受损,蛋白合成能力下降,进而导致


                0.4                                            人体 ALB 水平下降      [12] 。本研究结果显示,ALB 可以
                                                               作为住院死亡及 1 年死亡的预测指标,虽然准确性不如
                                                               NRS2002 评分,但 ALB 在临床中容易获取,对于重症、
                0.2
                                                               昏迷等无法应答、无法进行 NRS2002 评分的患者,ALB
                                                               具有巨大的临床优越性。既往研究显示,血清 ALB 水
                                                               平降低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
                 0      0.2     0.4    0.6    0.8     1.0          [13]
                                1- 特异度                         风险     。根据 ROC 曲线提示,ALB 预测住院死亡及 1
           图 2 ALB、NRS2002 评分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1 年死亡的               年死亡的最佳截断值是 31 g/L,因此对于血清 ALB<31
           ROC 曲线                                              g/L 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注意营养干预,
           Figure 2 ROC curve of serum ALB and NRS2002 score in assessing one-
           year death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改善营养代谢情况。
                                                                   GNRI 最早由 BOUILLANNE 等提出       [14] ,包括身高、
                1.0                                            体质量和血清 ALB 3 个客观指标,能准确评估受试者营

                                                               养状态   [15] 。目前国内外关于 GNRI 和老年慢性心力衰
                0.8    NRS2002 评分                              竭预后关系的研究较少且仍存在争议,国内研究结果提
                                                               示 GNRI 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事件的能力优于血
                                                               清 ALB、BMI  [16] ,国外研究发现 GNRI 可用于预测射
                0.6                                            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17] 。本研究
              灵敏度                                              结果显示,GNRI 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预后评估中并

                0.4                     参考线                    无统计学意义,由于相关研究较少且本研究样本量较小,
                                                               因此该结果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
                                                               证实。
                0.2
                                                                   营养风险已被明确证实可增加住院患者感染性并
                                                               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并延长患者住院天数                   [18] 。早在
                                                               2003 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指南就推荐
                 0       0.2    0.4    0.6     0.8    1.0                                                 [19]
                                 1- 特异度                        NRS2002 评分作为住院患者的首选营养筛查工具                     ,
           图 3 NRS2002 评分评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半年再入院的 ROC                并沿用至今。NRS2002 评分综合了疾病严重程度、膳食
           曲线
           Figure 3 ROC curve of NRS2002 score in assessing readmission within   摄入量的改变和患者年龄,对于患者营养情况评估更完
           half a year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善 [20] 。本研究结果显示,NRS2002 评分对老年慢性心
                                                               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1 年死亡和半年再入院均有预测
           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10] 。目前常用于临床的营养评估                意义,AUC 提示其优越性高于其余 3 种营养评估方法,
           方法有 BMI、ALB、GNRI 和 NRS2002 评分。                      特别是在半年再入院的预测中,属于独立影响因素。根
               BMI 常作为患者营养情况的评估指标,BMI 低已被                      据 ROC 曲线发现,NRS2002 评分≥ 3.5 分的老年慢性心
           作为许多疾病预后不良的指标,而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                            力衰竭患者发生住院死亡及 1 年死亡可能性大,需要进
           相关性已被普遍认可。但相关临床研究及大型 Meta 分                         行营养干预,NRS2002 评分≥ 2.5 分的老年慢性心力衰
           析在 BMI 和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面尚存在争                          竭患者发生半年再入院可能性大,也需要进行营养干预。
           议,甚至部分研究显示肥胖患者表现出更好的心血管预                                本研究局限性:(1)本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以
           后 [10-11] ,可能与 BMI 表示的是体质量的改变,而不是                   现有临床资料为基础,通过整理、分析,从中总结经验
           体内脂肪的改变有关,如肌肉源性肥胖中,与预后不良                            与探索规律,各组患者的治疗方案未得到严格的统一。
           相关的脂肪量和肌肉损失联合增加,以及肥胖症伴肌肉                            (2)本研究对象是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不排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