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2022-24-中国全科医学
P. 131

·3072·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A









                                                             B






                                                             C





              注:A 箭头示患者第 16 号染色体上 CREBBP 基因发生错义突变:c.3832G>A(p.Glu1278Lys);B 箭头示患者母亲相应位置未发生突变;C
           箭头示患者父亲相应位置未发生突变
                                                   图 2 全外显子基因测序结果
                        Figure 2 Whole exome sequencing results of a 16-year-old female with Rubinstein-Taybi syndrome and her parents

           综合征 /Rubinstein-Taybi  综合征 /RSTS 综合征 and EP300 基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功能转录辅助激活蛋白 CREB 结合蛋白
           因”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                          (CBP,又名 cA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其突变所致 RSTS
           中检索 2001—2021 年发表的中文文献。同时以“Rubinstein-              被 定 义 为 RSTS 1 型(RSTS1;OMIM#180849)。EP300 基
           Taybi syndrome/RSTS”“Rubinstein-Taybi syndrome/RSTS and   因位于染色体 22q13.2 上,外显子数目同 CREBBP 基因,大
           CREBBP”“Rubinstein-Taybi syndrome/RSTS and EP300”为关  小约为 88 kb,编码 p300 蛋白,其突变所致 RSTS 被定义为
           键词,在 PubMed 中检索 200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 月发表的          RSTS 2 型(OMIM#613684)。FERGELOT 等   [14] 研究指出,
           英文文献。纳入标准:(1)对多病例进行详细分析的公开发                         RSTS 2 型患者除了认知功能水平相对更高及发生先兆子痫风
           表论文;(2)在动物、人体细胞进行有效研究的公开发表论文;                       险更高外,其余临床表现均较 RSTS 1 型患者略轻。两基因皆
          (3)全面、详细的综述报道。排除标准:(1)单一的病例报道;                       可编码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CREBBP 和 EP300 基因
          (2)研究结果相似的论文。最终检出符合要求的英文文献29篇。                       编码的 CBP 和 p300 蛋白是大量 DNA 结合转录因子的转录共
           3 讨论                                                激活因子,已在 16 103 个人类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被证实              [15] 。
               RSTS 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                     在这两个共激活因子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 HAT 结构域                  [2] ,
           多样,常见表现有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小头畸形、拇指和                          与 RSTS 的发生有很大关联。据报道,CBP 和 p300 在整个蛋
           第一脚趾宽大及特征性面容等,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                           白质水平上相似性为 57%,但在 HAT 结构域的相似性却达
               目前研究发现,RSTS 主要是因 CREBBP(OMIM#600140)            88% [16] ,二者可与 400 多个蛋白质相互作用,可乙酰化转录
           和 EP300(OMIM#602700)这两个普遍表达且高度保守的同                  因子,如 P53、核酸内切酶 APE1、DNA 聚合酶、DNA 糖基
           源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多项研究发现,55%~65% 的 RSTS 由                   化酶 TDG 等,参与调节细胞生长、分化、DNA 修复、凋亡、
           CREBBP 基因突变引起    [6- 8] ,其中约 80% 与致病序列变异有关,         神经元的可塑性和肿瘤抑制          [17] 。此外,CBP 和 p300 还可利
           约 20% 与缺失片段多少有关       [2] 。NEGRI 等 [9 -11] 发现 5%~10%  用 HAT 乙酰化组蛋白 H3 和 H4 N 端赖氨酸,中和其侧链正电
           的 RSTS 是因 EP300 基因突变所致,其中约 50% 为移码突变,               荷,解开 DNA 和组蛋白相互作用,促进 DNA 转录            [18- 19] 。
           缺失型较少见    [2] 。在 CREBBP 和 EP300 基因突变患者中出现               KORZUS 等 [20] 首次证明 CBP 的 HAT 活性是脑信息处理
           频率最高的是点突变(即移码、无义、错义和剪接位点),                          所必需的,同时认知功能的特定过程受去乙酰酶 / 乙酰化酶活
           其次是缺失(包括基因内、全基因或扩展到邻近区域)、易                          性对组蛋白的调节的影响。ALARI 等           [21] 从 3 例 CREBBP 基
           位和倒位   [12- 13] 。综上所述,仍有部分 RSTS 患者的发病机制             因和 2 例 EP300 基因突变患者的外周血细胞中建立了 RSTS
           尚不清楚,该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的体外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神经元模型,观察到患者
               CREBBP 基因位于染色体 16p13.3 上,有 31 个外显子,             的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和神经元兴奋性降低可能是导致 RSTS
           大小约为 150 kb,其可编码一个分子量为 2 6531Da、由 2 442             患者认知障碍的潜在病理机制之一。CALZARI 等                [22] 也利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