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中国全科医学2022-18
P. 24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yx@chinagp.net.cn ·2197·
中的骨血流在骨重塑中的作用 [15-16] ;其次,Hcy 通过 项功能减退,相对于成年人,在补充 Hcy 代谢过程中的
破坏胶原交联,对骨小梁结构造成氧化损伤,从而导致 微量元素,如叶酸、维生素 B 12 等,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骨质量恶化 [17] 。因此,通过降低 Hcy 水平减少老年骨 或更大剂量才能产生有益的影响。
质疏松症发病率可能成为新的干预方式。然而,据国外 据一项动物实验显示,在存在睡眠障碍的大鼠实验
荟萃分析显示,降低 Hcy 对骨转换标志物或骨折风险无 组中,其成骨标志物及成骨细胞活性低于对照组,提示
影响 [18-19] ,其原因可能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老年 睡眠质量在维持骨代谢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21] 。长时
人中相当普遍 [20] ,而这两项荟萃分析所研究的对象并 间睡眠障碍可影响“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轴,促使
非仅针对≥ 60 岁的老年患者,因此,在分析过程中可 皮质醇分泌增加,而皮质醇可增强破骨细胞功能抑制骨
能掩盖了不同人群的特殊性;其次,由于老年人机体各 髓基质细胞的分化,从而导致骨吸收增加和骨形成减少;
表 1 非骨质疏松症组和骨质疏松症组一般资料和老年综合征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and geriatric syndromes between non-osteoporosis group and osteoporosis group
2
2
非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χ(t) 非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 χ (t)
变量 P 值 变量 P 值
症组(n=176) 组(n=126) 值 症组(n=176) 组(n=126) 值
性别〔n(%)〕 11.189 0.001 抑郁情况〔n(%)〕 5.544 0.019
男 115(65.3) 58(46.0) 无 81(46.0) 41(32.5)
女 61(34.7) 68(54.0) 有 95(54.0) 85(67.5)
年龄〔n(%)〕 8.619 0.013 焦虑情况〔n(%)〕 0.005 0.945
60~<75 岁 82(46.6) 38(30.2) 无 156(88.6) 112(88.9)
75~<85 岁 51(29.0) 44(34.9) 有 20(11.4) 14(11.1)
≥85岁 43(24.4) 44(34.9) 日常生活能力〔n(%)〕 10.710 0.013
身高( ±s,cm) 162.0±7.7 159.3±8.8 2.783 a 0.006 日常生活能力良好 77(43.8) 37(29.3)
体质量( ±s,kg) 61.8±10.5 58.4±10.5 2.767 a 0.006 轻度功能障碍 40(22.7) 49(38.9)
2
BMI( ±s,kg/m ) 23.5±3.4 23.2±6.1 0.527 a 0.599 中度功能障碍 29(16.5) 21(16.7)
食物或药物过敏史〔n(%)〕 39(22.2) 32(25.4) 0.428 0.513 重度功能障碍 30(17.0) 19(15.1)
语言功能异常〔n(%)〕 14(8.0) 8(6.3) 0.280 0.597 睡眠情况〔n(%)〕 8.619 0.013
视力下降〔n(%)〕 121(68.8) 87(69.0) 0.003 0.956 睡眠良好 87(49.4) 43(34.1)
听力下降〔n(%)〕 97(55.1) 78(61.9) 1.390 0.238 潜在失眠 46(26.2) 35(27.8)
皮肤异常〔n(%)〕 10(5.7) 6(4.8) 0.124 0.725 失眠 43(24.4) 48(38.1)
离婚或丧偶〔n(%)〕 34(19.3) 36(28.6) 4.153 0.125 近 1 年跌倒情况〔n(%)〕 3.343 0.067
饮食习惯〔n(%)〕 5.861 0.015 无 158(89.8) 104(82.5)
清淡为主 145(82.4) 116(92.1) 有 18(10.2) 22(17.5)
咸腻为主 31(17.6) 10(7.9) 跌倒风险〔n(%)〕 6.199 0.045
需服用助眠药〔n(%)〕 29(16.5) 31(24.6) 3.046 0.081 低度风险 103(58.5) 60(47.6)
当前吸烟〔n(%)〕 39(22.2) 26(20.6) 0.101 0.751 中度风险 32(18.2) 38(30.2)
当前饮酒〔n(%)〕 27(15.3) 20(15.9) 0.016 0.900 重度风险 41(23.3) 28(22.2)
尿失禁〔n(%)〕 13(7.4) 17(13.5) 3.060 0.080 平衡步态情况〔n(%)〕 3.178 0.204
疼痛〔n(%)〕 49(28.0) 48(38.1) 3.418 0.064 躯体功能良好 86(48.9) 49(38.9)
便秘〔n(%)〕 35(19.9) 38(30.2) 4.227 0.040 平衡障碍 50(28.4) 40(31.7)
营养情况〔n(%)〕 7.537 0.023 有跌倒危险 40(22.7) 37(29.4)
营养良好 97(55.1) 51(40.5) 衰弱情况〔n(%)〕 6.203 0.045
潜在营养不良 60(34.1) 51(40.5) 无衰弱 83(47.2) 43(34.1)
营养不良 19(10.8) 24(19.0) 衰弱前期 41(23.3) 43(34.1)
认知功能〔n(%)〕 3.210 0.523 衰弱期 52(29.5) 40(31.8)
认知正常 84(47.7) 53(42.0) 睡眠时间( ±s,h/d) 7.06±1.81 6.88±1.98 0.827 a 0.409
合并慢性疾病数量 a
轻度障碍 60(34.1) 49(38.9) 6.77±3.41 7.88±2.77 -3.129 0.002
( ±s,种)
中度障碍 20(11.4) 19(15.1) 用药数量( ±s,种) 5.86±3.51 6.66±2.99 -2.071 a 0.039
重度障碍 12(6.8) 5(4.0)
a
注: 表示 t 值;尿失禁 = 轻度尿失禁 + 中度尿失禁 + 重度尿失禁,疼痛 = 轻度疼痛 + 中度疼痛 + 重度疼痛;BMI= 体质指数